24日,2025年中国海归创业大赛线下直通车暨“海创中国”导师行(厦门站)在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举办,来自厦门的多个“海归”创业项目同场竞技,争夺入围机会。
十一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于3月26日正式启动,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海归创业赛事之一,中国海归创业大赛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0届,累计吸引逾5000个海归项目参赛,带动社会投资超200亿元。本次大赛创新推出“线下直通车”模式,旨在为优质项目提供更高效的参赛通道。
企业比拼创意
导师现场点评
在项目路演环节,腾基医疗、博智深度、北洋恒瑞等7家厦门本地海创企业现场比拼创意,全面展示企业在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
由厦门鸿石联合投资、福建瀛坤律所、厦门高新投等机构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从技术壁垒、商业模式、市场潜力等维度对项目进行了专业点评。
经过激烈角逐,7个项目均成功晋级大赛复赛,后续大赛将结合“海创中国”导师行活动,对参加直通车选拔的部分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深入企业“把脉问诊”,进行“靶向解难”,切实为企业痛点“开药方”。
“本次活动不仅为厦门海创项目提供了展示平台,更搭建了与全国资源的对接通道。”据留创园工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厦门留创园合作,通过“资本+服务”的双轮驱动,助力海归人才实现创业梦想。
以赛促创聚人才
打造招才引智“金名片”
作为第一批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近年来,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聚焦生物医药、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国际化人才需求,构建“市域—国家级—全球”赛会引才模式,据介绍,除了承办“2025中国海归创业大赛线下直通车”活动,园区还对赛事品牌进行了提质升级,精心筹备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和厦大火炬创业成长营,向全球人才投递“橄榄枝”。目前,园区通过赛会活动累计邀请超6000名海外留学人才来厦考察对接,落地科技项目超50个。
好的项目离不开资本赋能,多年来,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通过成立股权投资公司、设立中小企业母基金等,打造“创投+基金”双驱动,同时,依托资本、服务机构、高校、产业园等资源“蓄水池”,为不同阶段人才项目提供融资。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当下正积极探索设立创业园创投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切实助力人才创新成果落地转化,耐心陪伴企业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据悉,目前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生命周期培育链,累计引进留学人员创业团队超700个,聚集90%来厦创业海归人才,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四。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