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教育学研究中,有一个基本的共识:立德树人、知识创新、服务社会。其实,从广义的概念来说,这三个职能是“三位一体”互不分离,它们都服从于“在各自层面助力人类经济社会发展”。
中外合作大学,就其创办初衷来说,与其他大学有同样的使命和责任。我们的讨论应该聚焦于在其独特的中外合作办学环境下,与区域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关联,以及我们对此的思考。或者说,中外合作大学如何更好地运用国际化平台,在立德树人、知识创新、科研成果服务于产业发展这些方面,探索一条可行的道路。
中外合作办学的现实特性是国际化。可以说,国际化是我们办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然而,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化不只是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而是有其自身的初心使命——扎根中国大地的国际化,必须也必将助力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通俗讲,中外合作办学是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汇聚全球智慧、吸引国际顶尖人才等方式,融入中国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建设中。
城市建于智慧之上(A City is built on wisdom)。这是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理念,体现了英国诺丁汉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关系,更体现了大学之为大学的一种使命。宁波诺丁汉大学(简称“宁诺”)作为诺丁汉大家庭的一员,在办学中同样把此理念植入始终。
来自世界各国的学子汇聚于此,学习、研讨、合作
“宁诺”15年的探索与实践
2006年2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出席宁波诺丁汉大学校园落成典礼时说,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创建和成立,开中国高等教育与国外优质高等教育相结合的先河,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建校以来,宁波诺丁汉大学系统引进英国诺丁汉大学质量保障体系,在满足中国教育部对高等院校办学要求的同时,接受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AA)的质量评定。2013年,QAA实地评估后指出:“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果,其在短短不到8年的时间内已经实现了办学宗旨,让中国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接受世界优质的高等教育,其学术水平及学生的学习质量与英国诺丁汉大学一致。宁波诺丁汉大学不是单纯地照搬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做法,而是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实践。”
与此同时,各学院对接国际高等教育权威学科认证,以国际化标准引领教学国际化特色。商学院获得欧洲质量改进体系(EQUIS)的认证,理工学院所有工程类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均获得国际专业机构的权威认证。
宁波诺丁汉大学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根据“2019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宁波诺丁汉大学在1243所办学层次为本科的大学中整体排名55位;其中科研质量单向排名中,宁波诺丁汉大学并列论文质量(FWCI)排名首位。
2015年,学校“2020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学校科研工作从招募科研领军人才和培育年轻学者、培养博士、创造高质量科研成果、提升科研影响力、探索商业化机会等5个方面推进。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科研发展形势喜人,宁波诺丁汉大学科研论文发表数量逐年上升,科研论文发表在世界前10%的刊物比例已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相当。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以“李达三首席教授”为核心,科研团队和带头人驱动,理工、人文社科、商学院三大学院协作,各科研平台并进的科研体系。
宁波诺丁汉大学现有重点科研领域是交通电气化、医疗健康、先进材料、智能系统。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这两个学科被浙江省教育厅认定为浙江省一流学科。
现有重点科研平台有国际海洋经济技术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余姚电气化中心、国际博士创新研究中心。其中,国际博士创新研究中心作为国内首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平台,2012年在宁波诺丁汉大学成立,目的是通过借鉴英国博士生培养模式,聚焦能源及数字经济两大领域,在5年内培养100名具备国际视野和技能的创新型人才。随着2017年最后一批博士生招收工作完成,中心已从全世界不同学术背景的904名申请者中招收了100名优秀博士生,在SCI期刊上发表200多篇学术论文,申请专利9项。此外,中心与40余家国内外大型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为产学研合作和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第一期的成果和经验,并将研究领域与宁波作为中国制造2025第一批试点城市这一情况相结合,宁波诺丁汉大学拟推出国际博士创新研究中心2.0模式——中国制造2025国际博士创新研究中心。
现有重点科研项目有国家、省、市级等纵向科研项目及企业的合作项目,且数量逐年上升,从另一方面说明学校的科研实力在不断提升。仅2017年学校就获国家项目18项和省级项目11项,已超过“2020发展战略”设定的最终目标值。
宁波诺丁汉大学多电飞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就成功入选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学校科研团队为国产宽体客机CR929提供多电技术支持,获得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宁波市“3315计划”创新团队的殊荣,并获得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重点实验室是对学校科研实力的有力证明,标志着学校在学科平台建设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多电飞机技术重点实验室由克里斯托夫·杰拉德教授领衔,他是高性能电机和能量转换驱动系统研究领域的翘楚、英国皇家工程院电气工程讲座教授。在空客公司全球20人专家组中,他享有电机驱动领域的唯一席位。
这个案例清晰地呈现了中外合作大学的自身优势,宁波诺丁汉大学利用这些优势,集聚世界顶尖智力资源、人才资源,形成归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
目前,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科研合作着眼于三个方面:与有关央企合作;与中科院、重点大学合作;与地方政府合作,服务于地方产业体系。合作的特点是构建国际科技平台,以问题为导向,科技研发与博士培养同步推进,这不同于简单的技术引进,更注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共生推进。
可以说,“宁诺1.0”成功引进了国际一流大学的教学与质量保障体系,同时依托自身发展环境形成了学科、师资等国际化特征,积极探求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起步良好。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所处的环境已完全不同于15年前宁诺刚建校时的情况。国际关系、新技术变革、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对像我们学校这样以培养国际化人才、努力促进国际理解与世界和平、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己任的新兴大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宁波诺丁汉大学正处在新的历史发展节点上。
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全体研究员
“宁诺2.0”的重点
建校15年,学校启动“宁诺2.0”。2019年6月1日,经过严格的组织程序,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会议进一步明确学校要坚持“以本为本”的办学理念,以更开放的姿态,汇聚全球智慧,利用学校立足宁波、面向国际的独特优势,要像打造亮丽的“宁诺1.0”一样,打造出精彩的“宁诺2.0”。
2.0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卓越灯塔计划(宁波)创新研究院。
为实现成为英国前五强、世界前60强高校的雄心远景,英国诺丁汉大学于2017年6月启动了“卓越灯塔计划”,对全球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探索并找出解决方案,涵盖“未来食品”“精准成像”“未来动力”“绿色化工”“智能工业系统”等六大领域。计划启动两年来,联动及整合了诺丁汉大学三个校区各大学院及研究中心的科研创新资源与力量,发表了数百篇国际学术论文。
宁波诺丁汉大学卓越灯塔计划(宁波)创新研究院由宁波市政府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由宁波市高新区、宁波市科技局、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负责具体建设。研究院聚焦智能制造、绿色化工、大健康三大重点战略领域,分别由三个中心领衔。
智能制造创新研究中心的特色方向为复合材料,功能、能源材料,先进功能材料可控制备工程,先进智能制造技术。
绿色化学与能源创新研究中心研究重点是化学品、药品、可持续能源技术、绿色能源转化技术、青蒿素的绿色生产、清洁空气和水源的环境催化、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燃料电池技术、节能技术等。
生命健康创新研究中心的研究重点是系统评价和指导方针、健康经济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临床研究设计、医疗保健管理和领导力、未来医疗技术研究,重点为精密成像、生物材料、生物传感器、健康信息学和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医疗基础设施。
研究院建在宁波市高新区,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将形成1000名博士培养规模。
2018年年底,英国诺丁汉大学将“卓越灯塔计划”中两大领域的重要平台落户在宁波:诺丁汉中国卫生健康研究所汇集了来自全球的卫生健康相关领域优秀科研人员,通过发展系统评价和GRADE中心、健康经济学中心、未来医疗技术中心等五大中心助力中国优质医疗的发展;诺丁汉大学医学影像中心宁波分中心也已成立,中心将以英国诺丁汉大学诺贝尔奖成果、全球领先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和科研资源为基础,开展MRI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重点进行超级化惰性气体核磁共振、盐成像、快速食品检测三大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合作,并已经与地方相关企业建立合作。
从实践来看,宁波诺丁汉大学正努力从单纯的科研项目合作向涵盖科研攻关、科研服务、决策咨询、成果转化、人员培训、教师和科技专家互聘、学生实习实践等多方面、多领域合作转变,合作方式从原有的短期、松散、单项向长期、系统、团队、综合的合作转变,其核心是致力于汇聚全球智慧,打造国际化科研与知识转移平台,借鸡生蛋、蛋孵小鸡,引进国际著名专家,使科研成果本土化,并带出一支年轻团队,全面助力区域及城市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应浑然一体、无界融合。(作者系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神州学人(2019年增刊第1期)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