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于1945年4月24日
上篇
己亥庚子年之交,对海外华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且终身难忘的一段时间。作为像候鸟一样迁徙的澳大利亚中国留学生,我们先后经历了澳大利亚大火-中国疫情-封城隔离-开学返澳-航班取消-禁止入境-泰国中转-曼谷枪击-辗转返澳-厕纸抢空-食品限购-停课关校-留澳/回国入境隔离等一系列极具色彩的剧情;我们也体验了回国机票经历新航-港龙-日航-南航-厦航的传奇流程。疫情蔓延,整个世界像是被塞进了一个狭窄的金属管道,在密闭空间中发酵的恐惧不断滋长。
置身其中,我不得不感叹世界潮流,浩浩汤汤,早已大大超出了个人能力的范畴,每个单独的个体仿佛风雨中飘零的蒲公英,不知何去何从。正当我们逡巡彷徨的时候,中国,中国人民成为了与疫情搏击的中流砥柱,他们把极其硬核的一面展示给世界。
蜕变是痛苦的,我们无法确切地形容出每一位中国人在此过程中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对于疫情蔓延的恐惧,数月居家隔离的抑郁,面对谣言不知所措的焦虑,医护人员超负荷运转的舍生忘死,与个别懒政和形式主义形成强烈对比,无一不在考验着人性和政府的决策力、公信力。但往往到了生死存亡的节点,炎黄子孙骨子里的坚韧会被激发出来,即使再黑暗,前路也会充满希望,我们生生不息、前赴后继地寻求光明。在这场与疫情的伟大战斗中,全国上下一盘棋,政府坚决问责打击懒政,不使为众人抱薪者冻毙于风雪;各个地方政府砸锅卖铁似的支援,争相踊跃派出自己最好的医护人员参与决战,献出最硬的鳞片,编织成保卫武汉的铠甲;普通民众也付出了极其巨大的代价,服从近乎悲壮的封城令,给疫情以釜底抽薪一样的阻击。
我自己的大家庭里,就有两位医护人员,她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援鄂,但在这次战斗中,无论是在呼吸科、放射科,都坚决履行岗位职责。对于自己的付出,她们异常谦逊低调,只说自己只是普普通通的医务工作者,沧海一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真正的英雄是援鄂的医护人员,而她们自己做的不值得一提。但在我看来,哪怕她们从事的是最最普通的医护工作,但她们仍是我们家的英雄,正是亿兆人民成千上万的意志凝聚一起,才有力地保障了国家机器的运转,洗涤了病毒污垢,续存了我们的文明火种,为世界防疫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这种大国的担当气魄和牺牲精神,是前所未有的,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都担得起赞美。
左图:作者的三姨;右图:作者的小姨
海外华人作为华人文明圈的一份子,从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用光荣自豪的姿态抗击疫情。疫情伊始,我们在第一时间纷纷购买市场上的库存口罩等医疗用品,甚至买下了生产工厂,把大多数物资寄往国内。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和留学人员慷慨激昂发起募捐活动,将医疗物资通过多种渠道尽数送往国内对口医院,支援国内疫情防控。在异国他乡,中国留学生群体同样经历了恐惧、迷茫、无助甚至个别当地人的误解和敌意。尽管只有星星之火,我们依然选择成为照亮别人的微光,和国内的人民共命运。我们坚信,经历过最初的阵痛,国家机器轰鸣运转后,一切都会走上正轨,而我们的努力将会被人民赋予它应有的意义。
作者的妈妈(左)
因为我相信,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下篇
对于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已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国内产能逐步恢复,我们已经度过了海外华人为祖国满世界搜集口罩、为祖国输血的最艰难阶段。随着海外疫情形势逐渐严峻,国内加大了多方面支援海外华人的力度,母子情深般地维护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安全。
在驻澳使领馆的指导下,各省份的华侨同乡会根据留学信息名单组建了互助群,解决中国留学生的实际困难,分享信息,分发医疗物资;西澳大学的中国学联给中国留学生们派发了国内支援的几千只口罩;为了百姓的安全,国家做的既硬核又温情,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有句诗说的好,绝知此事要躬行,居家隔离第三天,爱社交的我早已处于憋疯的边缘,再次深刻体会到了人民群众居家数月的不易。正当我盘算着到后院参加“草地半日旅行团”时,母亲少有动容地告诉我:“我们中国太厉害了,为了疫情防控,追踪到我们家有海外关系,民警和社区纷纷打电话,询问你有没有回国的计划。”在那个瞬间,这种来自国家对我个人的人文关怀达到了我认知的顶点,它轻松攻破了我的心理防线,让我有种热泪盈眶的原始冲动。这种跨越距离的真真切切的牵挂,既是为我回国隔离提前做好准备,也是对其他国内居民的负责,让我觉得每一个爱国的人,都被国家发自内心地尊重——不抛弃,不放弃,不计成本,不知疲惫。
祖国就像我那略显唠叨的母亲,她曾经苦难岁月,她吃糠咽菜,她穿着土气,但是她会把最鲜亮的衣食给我们,哪怕只剩一个鸡蛋,也要一边嘟囔着自己不饿,一边硬塞进我们嘴里;她身体力行地教会我们仁义礼智信,教会我们圣人之道,最后省吃俭用,全力送我们前往远方求学;她也在努力从各方面提升自己,尽量创造好的机会给那些留学的孩子,帮助他实现心中的理想和抱负;当在外闯荡的游子受欺负时,她如母鸡护雏,恨不得自己冲上去替孩子承担风雨;同样,当我们的母亲身体有恙,我们也会心急如焚,会用自己所学和集聚的力量帮她,而她会心疼地说声:这孩子,别耽误学习,妈妈没事……这种遥相呼应的默契,是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最高尚的诠释。
不管别人承认与否,我们海外华人和国家从未分开过。诚然,她身上有着不完美,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但是不管你在哪里,她都会给你坚实的支持,尽可能给你她最好的东西,让你有底气追逐梦想。
改革开放,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留学生,同千千万万的人民一起奋斗,经过40余年的积累,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了,也使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敢于对外展示自己的立场,在投机取巧和浑浑噩噩的环境之下依旧保有一颗赤子之心;文能执笔行文,武能操戈迎敌,不枉少年时。
多难兴邦,我们中国留学生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今后代表谁的利益,是我们需要做出的重大抉择。我不知道别人的答案,但是我自己和身边的伙伴会坚定地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永远也不会分离,因为只有这里,才是我们战无不胜的精神家园和最后的灵魂港湾。(作者系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土木工程博士生)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