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学人网(记者 段风华)11月8日,2020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在浙江杭州举办。本届大会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突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出2020中国留学生论坛、中国人才50人论坛、“创客天下•杭向未来2020杭州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长三角人才云市场高层次人才招聘大会等35场系列活动,活动吸引3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才线上线下参会,67位海内外院士出席活动。
大会成为浙江省和杭州市招引高层次人才的“金名片”
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通过视频致辞。陈竺说,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以“开放、合作、创新、创业”为主题,深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广大人才碰撞思想火花,成就远大理想搭建了良好平台。希望大家坚持互信互助,深化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勇于创新创造,助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合力共享共赢,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全球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注入源动力,增添新活力。
浙江省省长郑栅洁在开幕式上致辞。郑栅洁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从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靠的主要是千千万万在浙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这些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持续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以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温州环大罗山科创大走廊等高能级创新载体集聚人才,为一切有情怀、有抱负的人才提供成就事业的平台和机会;“鲲鹏行动”“浙江人才大厦”尽最大努力让创新创业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政府致力于营造人才舒心生活的最佳环境,始终把服务人才作为核心任务,对标全球最好,创新推进集成服务的人才码,精准办好“关键小事”,让人才无后顾之忧。
据了解,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自2009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1届,累计吸引58个国家(地区)5770名海外人才携5700多个项目到杭参会;累计签约项目1797个,签约金额达到256.24亿元。本届大会以“立足杭州、面向全球、服务浙江、辐射全国”为宗旨,以“高起点、国际化、重市场、强实效”为原则,突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努力打造吸引海外项目来杭落地、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杭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为杭州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打造最优人才生态 助推世界名城建设
杭州作为浙江省会,在创新创业活力、前沿产业实力、城市人文底蕴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目前杭州全市人才总量276.7万,累计引进海外归国留学人员5.5万人、外籍人才3万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383人。杭州连续10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行业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保持全国第一。今年以来,杭州新引进诺奖获得者、院士等全球顶尖人才24名,1月至10月,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毕业生30.9万人,比2019年全年总数增长45.84%。
杭州在新时代如何以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值得深入探讨。作为大会期间的主要活动,2020年“中国人才50人论坛”首次落地杭州。 由全球化智库(CCG)发起主办的“中国人才50人论坛”已连续举办了7届,该论坛旨在为各地政府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资源开放和引进政策。
本次论坛聚焦杭州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集国内人才研究领域知名专家为落实浙江人才强省、创新强省战略,为杭州打造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优势和世界名城建设建言献策。
与会嘉宾分别围绕“杭州高质量发展与人才生态建设”“世界名城建设与国际人才竞争力”两大议题展开讨论。
国务院参事、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主持了第一议题的圆桌会议。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原副局长李志刚、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理事长王晓初、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华为(杭州)全球培训中心公司总经理王端军、科技日报社原社长张景安等就杭州在人才生态建设实践中面临的挑战,以及促进人才在杭州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需采取的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日报前资深外籍专家戴维·布莱尔(David Blair)主次了第二议题的讨论。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提升城市的国际人才竞争力,推动世界名城建设,如何充分发挥杭州创新、文化、生态等优势,以及如何在新变局中打造杭州独特的城市人才品牌等积极献言建策。
论坛上还分享了《全球数字人才发展年度报告(2020)》的有关内容。
“启航、远航、归杭”
作为大会的重点活动之一,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与杭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留学生论坛吸引了众多留学人员的关注和参与。论坛以“启航、远航、归杭”为主题,旨在搭建中国留学生与政府、企业、学术界的沟通桥梁,帮助中国留学生了解中国的政策与机遇,呼吁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归国贡献所学,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海归新动能,也希望更多的海外留学生能关注杭州,加盟杭州,共创未来。
论坛上,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上海纽约大学荣誉校长俞立中、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学院荣誉院长倪军、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秘书长刘丽彬等还结合自己的留学经历与青年学子们分享了心得体会。他们表示自己的海外求学经历既是一次人生的启航和远航,同时也使他们成为国家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更是受益者。留学事业历来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每一个留学人员的个体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密切关联。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青年学子更应走在创新前列,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积极学习吸收借鉴先进国家的科技文化等知识,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推动者。
俞立中说,在上海纽约大学的整体运作中,中美双方提出了“三C理念”,即:中美双方坦诚的沟通(Communicate)、兼容(Compromise)、合作(Cooperation)。上海纽约大学成立至今的8年间,已有4届毕业生,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证明了这所学校所走的路是对的。学校也培养了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善于跨文化沟通交流,具备国际合作能力的中国学生,以及来自世界80多个不同国家的外国学生。“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当中必须有这样的纽带,我们也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纽带,能够把不同文化连接在一起,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让人类文明的发展能够更顺利地向前推进。”俞立中说。
在杭州G20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杭州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界。如今的杭州,是开放的杭州,更是世界的杭州,涌动而来的不仅是壮观的钱塘潮,还有海归创业创新的热潮。杭州累计引进海外归国留学人员5.5万人,2014年,中国首个海归社区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扎根。近年来,得益于在政策、平台、服务、生态、数字治理、营商环境打造等方面的持续努力,杭州已渐成为对海归吸引力上升最快的新一线城市。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海归和杭州一起成长,一起扬帆起航。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