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是福州市的“名片”,有诗云:“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青瓦白墙、石板深巷的三坊七巷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名人故居,福州欧美同学会坐落于其中的安民巷。留学日本后回国成功创业的丁友玲,已是福州留学归国人员中的代表人物,曾任福州欧美同学会会长的她,在安民巷为归国留学人员打造了一个温暖的家。
从福州市区往西南方向13千米,在素有“八闽首邑”之称的闽侯县内,有丁友玲创办的福州新北生化工业有限公司。目前,丁友玲所办公司生产的鲎试剂已经占有国内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并出口到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新冠疫苗成为到目前为止全球控制新冠肺炎的最主要策略,而鲎试剂检测是新冠疫苗出厂必检项,是保证疫苗质量的重要一环。为了快速生产出适应新冠疫苗检测的鲎试剂,一直忙碌不停的丁友玲,更完全没有了闲暇时间。
丁友玲参加福州市欧美同学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从0到1的突破
“新北生化是一家研发、生产鲎试剂和各种生物试剂及其配套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1998年,我们首先在国内研发生产高灵敏度高活性定量的鲎试剂,并且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检测灵敏度完全合格。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在鲎试剂领域研发的空白。”丁友玲的介绍中透着自豪。她穿着妥帖的格子连衣裙,戴着银边眼镜,头发微卷,优雅知性是她给人的第一感觉,熟悉她的人却更佩服于她对于科学的敏锐和对创业的执着。
如今已经是她和鲎打交道的第49个年头,与鲎相识缘于接受一项国家任务的巧合。鲎是一种蓝血古老生物,出现时间比恐龙还早两亿多年,它的蓝色血液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的生物活性不仅可以起到抗菌、抗病毒的作用,甚至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早在1956年,美国科学家弗雷德·邦(Fred Bang)就开始了对鲎血液及其与细菌内毒素关系的研究。1968年,邦和病理学家莱文共同开发出了鲎试剂。此时,我国的鲎试剂研制相关工作尚未启动。
“直到1978年,我从江西调入福建省药品检验所工作,刚好赶上了国家卫生部将‘研制鲎试剂’的课题下达到福建省药品检验所,我参加了攻关小组,与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单位协作进行鲎试剂的研发工作,从此和鲎试剂结了缘。”
改革开放前,国内科研条件落后,科研工作很辛苦。在当时的科研条件下,研制鲎试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攻关小组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缺少仪器设备。
夏天,鲎的血液最符合实验条件,也是攻关小组最忙的时候。“福州夏天非常湿热,温度最高可以到40度,实验室里没有空调,常常人刚进去没多一会儿,就已经满身大汗。我们经常做实验做到半夜,那时消毒设备差,为了避免反复进出给实验室带来的细菌污染,实验中间我们都不会出来。一天的实验做下来,全身的衣服都可以拧出水来。”丁友玲对这段初识鲎的经历印象深刻。因为实验过程要接触一些有机溶媒,她的白血球下降过多,患上了白细胞减少症。
就这样,花了3年的时间,1981年攻关小组终于成功研制出了鲎试剂,经过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及中国药典委员会等全国34个药检、医疗、科研、生产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多次检测,确定丁友玲等领衔的攻关小组研制的鲎试剂,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质量标准,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项目中的空白。1982年此成果获得了卫生部重大科研成果甲级奖。
在研制鲎试剂的过程中,丁友玲一直紧盯国际前沿动态。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通过国际合作加快自身发展,成为不少科研人员的重要选择。她发现,日本对鲎血液凝固机制的研究超过美国,已悄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便萌生了去日本进修的想法。
1986年,丁友玲通过了全国考试,被派到日本国立卫生试验所大阪支所进修,师从鲎试剂和细菌内毒素权威加纳晴三郎教授。在加纳教授的指导下,短短几个月,丁友玲便完成了“细菌内毒素研究”课题,并在国际会议上宣读成果。
这段为期一年的进修经历,让丁友玲拓展了能力,开阔了视野,也发现了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一条新路径。1988年,她自费留学日本,先后在大阪大学、九州大学学习。先进的仪器设备、陌生的语言环境、严格的课业要求,让丁友玲无暇顾及其他,一心扑在科研上,常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
在九州大学,丁友玲师从当时在国际上研究鲎血液凝固机制的权威——岩永贞昭。岩永教授非常严格,不仅对科研实验把关严,还要求大家用英语进行学术讨论。赴日留学前,丁友玲自学了日语,补习了英语,为了跟上研究节奏,她在忙碌的研究、实验间隙恶补两门语言。高度紧张的学习节奏下,她的体重骤降了20多斤。功夫不负有心人。丁友玲在鲎试剂研究中再次取得重大进展,她人生第一次在日本生化学会上介绍研究成果,并且在生物化学界权威期刊《生物化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
“领异标新二月花”
在鲎试剂之前,“家兔法”是检测细菌内毒素常用的方法,但“家兔法”成本高、操作繁琐费时,使用时要提前7天测量兔子的体温,而且3周内同一只兔子只能使用一次,准确度低。所以鲎试剂研制成功后,其优势尽显。丁友玲从开始接触鲎试剂,就将对其成果转化造福更多百姓的梦想埋在了心底。
结束了在九州大学的学业,1991年,丁友玲被日本尼普洛(NIPRO)公司聘为研究所顾问。有机会进入日本公司工作,给丁友玲打开了又一扇窗,让她看到了中国在科技产业发展上的差距。她在公司努力工作,心中盘算着中国如何借鉴国外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企业管理的经验。1992年,邓小平南巡,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提速,国家面临又一次大的发展机遇。丁友玲了解到福州市马尾开发区有很多优惠政策,正在对外招商引资。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尼普洛公司的董事长佐野实正有想到中国投资办厂的计划,她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把项目引回马尾。为此,丁友玲做了很多功课。她将马尾的优惠政策、营商环境等资料全都翻译成日文,给佐野实董事长生动详实地描述马尾的政策环境,分析在马尾投资的利弊。
马尾的发展机遇,企业在华发展的综合考虑,加上丁友玲帮助做的大量周倒细致的准备工作,终于让佐野实下定决心,决定在马尾开发区投资1500万美元,建设一个生产人工肾透析器的工厂——福州尼普罗有限公司,并决定让丁友玲出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这对马尾开发区而言是一件大事。当时马尾开发区的制造业,大多是一些台资服装鞋帽加工企业,福州尼普洛公司的成立,一下子提升了马尾开发区引进外资企业的档次。但是从科研转做管理,对丁友玲确实是一大挑战,“在当时能有这么大规模的外资企业进来不容易,我也有责任帮助企业做好,但就管理来说,我是被赶鸭子上架啊。”作为常务副总,她从项目引进、厂房基建、生产流水线建立、技术队伍组建,都要亲力亲为。涉及中日协商沟通的场合,她还要亲自做翻译。
就这样,丁友玲哪怕春节也在工地上忙个不停,盯着施工进度、组织慰问员工。她在这项自己从未涉足的领域提升了自己的创业能力,带领团队用了两年的时间,超前建成了当时中国最大的人工肾透析器流水生产线。
丁友玲帮助家乡成功引进了外资,又在其中干得风生水起,就在大家都在佩服她的能力、羡慕她的成功的时候,她却在酝酿一个重大变化。她一直惦记着国内医药行业发展急需的鲎试剂事业,关注着这一事业的发展。终于,她决定再次创业,目标就是把她在国内鲎试剂研究方面的成果和她在日留学期间的科研成果结合起来,实现鲎试剂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
1995年,丁友玲毅然独自创建了福州新北生化工业有限公司,专注于鲎试剂研发和试剂产业化市场化。但创业与做科研不同,新生的公司在创立之初连续亏损了三年,她甚至一度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沮丧,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太适合当创业者。”
像大部分初创科技公司一样,资金是困扰丁友玲的一个大难题,“最窘迫的时候,我们连给员工发工资都困难,为了留住员工,我去银行贷过款,还把送女儿出国留学的钱拿出来。再难,也要给大家发工资,留住人才,企业才能有进一步发展。”除了资金问题,行业领域的低端恶性竞争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少挑战。“一些人觉得我是国外回来的,带着新技术,会给他们造成严重威胁,就给我制造难题。”丁友玲说,“他们一次次地恶意压价,搞市场排挤。那段时间,公司真的非常困难。”
但是再难,丁友玲也不会放弃。在丁友玲的经历中,坚持是她人生最亮的底色,退却,从来都不是她的选择。
1970年,丁友玲从北大毕业以后,学习生化专业的她曾被分配到南昌安义县军垦农场, “打土砖、做砖坯、烧砖块”是她的日常工作,她一做就是两年。尽管工作与所学专业毫不沾边,她却一直对未来满怀希望,坚信自己一定能依靠所学闯出一片天地。
离开农场,她被分配到九江地区卫生局防疫站做科研。在这里,她终于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当时九江地区爆发松毛虫灾,很多农民得了松毛虫病,由于病菌特殊,得病后无药可治。丁友玲主动担责,加班加点做实验找病因,很快发现了农民们感染的细菌菌种,当地医生根据她的实验结论对症下药,顺利解决了松毛虫灾引起的感染病。那一年,她被评为单位唯一的先进工作者。
在江西的这段经历对丁友玲影响很大。她说:“保持希望、坚持、收获、感恩是我那段时间里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
尽管创业初期公司运转困难重重,丁友玲不仅不放弃,还一直坚持科研标准,保证研发投入,严把质量关口。她领导新北化工采用日本的先进技术,结合国情,攻关高灵敏度新产品。2000年,新北化工公司终于率先在国内研制成功高活性、高灵敏度定量鲎试剂。“当时我们把这些产品送到中检所去检验,灵敏度高达0.03Eu/ml,而且没有阴性污染。中检所的研究人员都对如此高的灵敏度感到惊讶。”提到自己的产品,丁友玲很是骄傲。
丁友玲与科研人员在实验室沟通实验细节
靠着这些高灵敏度的鲎试剂,新北生化产品迅速在药品检测市场推广应用,企业也终于度过难关。
如今,新北化工的产品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药品领域,有检测注射药品中热原质的产品,在临床领域,有检测人体血液中细菌内毒素和真菌多糖的试剂盒,一项项不断升级换代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使得他们在国内鲎试剂生产厂家中独树一帜。
传承与未来
丁友玲出生在一个底蕴深厚的家庭中。她的祖父丁先诚先生是清末最早参加革命的民族志士,曾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回国后在福建参加了同盟会,他渴望祖国复兴、富强的心愿一直影响着后辈。
丁友玲的母亲陈淑媚曾是中共英华特别支部的成员,早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丁友玲的父亲丁汉波曾在美国学习生物科学,在父亲和妻子的影响下,他克服困难,在海上整整漂泊三个月,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到祖国的怀抱。作为我国著名动物学家,他主编的《发育生物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曾获得国家教委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
在前辈爱国情怀的熏陶下,丁友玲学习、科研、创业的每一次进步,都挂怀着国家和社会,都掂量着历史的责任。她也更懂得传承的意义。为了做好鲎试剂,发展中国鲎试剂产业,丁友玲不断育才引才聚才,培育创新文化,增厚公司底蕴。目前公司拥有科技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例达30%以上。公司还和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协作研究关系。2012年,新北生化与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中科院院士戚正武开展院士合作项目,2013年还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福建省院士工作站。公司常年邀请日本、美国鲎试剂专家到访,组织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2019年3月,丁友玲担任董事长的福州市新北生化有限公司被正式授牌为榕城海归精英驿站铁岭分站,驿站为归国生物医药人才提供衔接好国内外环境的桥梁,帮助海归人才尽快适应国内环境。在丁友玲的带领下,驿站组织了一批国内外专家为留学人员答疑解惑,帮助开展项目对接等服务。
丁友玲在其位于闽侯县的公司办公室内
在优秀人才和良好研发氛围的加持下,丁友玲如虎添翼,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向一个个新目标发力。
2016年,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丁友玲的“福建省特有资源海洋生物鲎血液酶制剂临床感染检测试剂盒产业化示范工程”海洋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项目,该项目于2020年顺利完成,通过验收。这种新型临床检测试剂盒,特别是临床真菌检测试剂盒,在全国18个省市推广应用,解决了深部真菌感染长期以来诊断困难的重大难题,使因糖尿病、器官移植免疫力低下引起的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可以得到快速诊断和治疗,拯救了无数这类患者的宝贵生命。
凭着坚持不懈的精神,重视研发的远见,质量上乘的产品,新北化工在国内鲎试剂产业中展现了实力。公司多次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的扶持,产品被国家五部委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公司研发的第二代产品鲎试剂和第三代显色鲎试剂获得福建省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金奖4项、福建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福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6年,公司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四种体外诊断试剂盒产品的注册证,实现了临床真菌、细菌内毒素感染检测试剂盒的产业化。目前,新北化工的鲎试剂产品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采用全国首创的终点显色基质法,临床上可以在1-2小时内检测出细菌内毒素感染或真菌感染,实现快速检测。
科技创业的路上,往往每闯过一道关口,就会很快出现下一个挑战,但也正是不断的挑战带来一次次机遇,给了创业者一次次展示情怀和才华的机会。2021年2月5日,中国鲎、圆尾蝎鲎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21年3月26日,新北生化就发布了《关于鲎试剂正常生产的告知书》,对中国鲎和圆尾鲎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事作出回应,其中明确提出,公司正在积极寻求多种可持续利用鲎资源的方案,如推出减少鲎试剂用量的微量动态显色法鲎试剂、重组C因子鲎试剂等产品。
鲎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成了丁友玲的又一个新目标。丁友玲打算,一边继续创新研发,一边着手开展鲎资源保护,努力找到新的长远有效的鲎试剂开发和鲎资源保护的并行之路。在鲎保育日科普宣传活动上,她带队一边宣讲鲎对自然和人类的重要价值,一边科普鲎血液的采集和鲎试剂的制作过程,号召大家保护宝贵的鲎资源,让鲎与人类共生互益。
从与鲎初识到出国留学,从为家乡引资到艰辛创业,丁友玲不负时代,坚毅传承。一条荆棘路,过后万丛花。从鲎的世界中走出来时,她会弹琴、养花、摄影,在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和从容,背后是她数十年如一日追求奋斗形成的个性和底蕴。
丁友玲小传:
丁友玲,福州新北生化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担任福州市欧美同学会会长。她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化专业,进入福建省药检所工作后,与鲎结缘,开始从事鲎试剂相关的研发工作。随后前往日本大阪大学、九州大学继续进修,回国后创办了福州新北生化工作有限公司。公司目前专注于鲎试剂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产品技术经过了四次迭代更新,占有国内鲎试剂市场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公司最新的产品——可用于新冠肺炎疫苗的检测试剂盒目前已经在药厂和临床得到了应用。她担任福州市欧美同学会会长期间,组织了不少活动,帮助留学人员切实解决回国发展的难题,组织海归开展义诊、助学等活动,知国情助民生,履行留学人员的社会责任。
鲎及鲎试剂相关产业发展概述:
鲎是一种拥有蓝血的古老生物,出现时间比恐龙还早两亿多年,鲎血液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的生物活性不仅可以起到抗菌、抗病毒的作用,甚至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早在1956年,美国科学家弗雷德·邦(Fred Bang)就开始了对鲎血液及其与细菌内毒素关系的研究。1968年,邦和病理学家莱文(Levin)共同研制成功鲎试剂。美国和日本在国际鲎试剂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上世纪80年代前后,鲎试剂技术传入中国,随后相关研究迅速发展。鲎试剂是一种生物试剂,需先从鲎的血液中分离出变形细胞,然后提取细胞溶解物后经过低温冷冻干燥制成。其中采血过程如果操作不当,会影响鲎的生活和生殖能力,再加上由于民间迷信带来的滥捕滥杀和滥食乱用等现象,鲎濒临灭绝。2021年2月5日,中国鲎、圆尾蝎鲎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何找到鲎资源保护和鲎试剂生产之间的平衡点,成为今后鲎试剂及相关产品研发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报道采写过程中得到福建省引进人才服务中心、福州市欧美同学会大力协助,谨致谢忱。)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