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世界读书日 | 做珍贵古籍用的羊皮纸是如何加工的?跟留英小姐姐到英国国家艺术图书馆去看看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从赶论文到查资料,学校里的图书馆是留学的你最常去的地方之一。跳出学业,单纯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一座城市的图书馆或许也是留学的你最想去探究的地方之一。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们在这一天特别策划推出专题,用一组留学人员撰写的自己与图书馆的故事,传递阅读带给人的快乐,让你从一间图书馆开始,认识一座城。

  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间图书馆与你有“缘”,也祝福你一生能与图书馆结“缘”。


  如果说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那么图书馆绝对可以被称为映照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镜子”。一座图书馆不仅珍藏着各种类型的知识与文化的承载物,也保存下了一段段知识与文化被记载的过程,见证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书籍的热爱和珍视,守护着每一次触碰书页时由指尖传达到心底的悸动和共鸣。

  我所在的学院每年都会由亲切的图书管理员组织“伦敦各大专科图书馆体验课”。从研究生时代开始,新生们每年都有机会与各家专科图书馆进行为期几天的“深入接触”(老生如果愿意也可以加入)。虽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这种线下体验课暂时被线上模式取代,但每次只要通过屏幕看到各间图书馆官方网站的首页,就能立刻回想起现实中那间图书馆本身,和自己曾经身处其间的那些时光,仿佛又能听见那些图书管理员们悦耳温柔的声音,看到那些自己与夹在每一对封面封底之间的知识碰撞出的每一段故事。

  记得研一开学后的第一周,我们每天都跟着学院“热血沸腾”、精力充沛的图书管理员穿过伦敦的一条条街道,向各家图书馆奋力冲刺。由于专业的原因,我们所走访的图书馆都是各大艺术博物馆和研究院的内部图书馆,因此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在综合图书馆里不常见到的精美画册和抄本。无论是那些欧洲中世纪的大部头,还是来自中东地区精巧便携的小手稿,都被有“图书馆护士”美誉的图书管理员们体贴地照顾着。

  因为我有每走一处都“到此一画”的习惯,所以从“伦敦各大专科图书馆体验课”首站开始,就会利用预约时间开始前的零星几分钟,为各间图书馆所在的博物馆画上一张速写。运笔之间,已对这些藏在或壮美或袖珍的博物馆里的专科图书馆浮想联翩。

  参观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里的国家艺术图书馆的过程便是如此。从我们一行人跟随温柔的管理员走上被众多雕塑围绕着的楼梯石阶,推开有雕刻精美的黄铜把手的大门的那一刻起,一座壮观又深沉的图书馆便像一本艺术杰作般向我们翻开了它华丽的扉页。

  因为事先有预约,所以当漫步在这座暂时只属于我们的艺术图书馆里时,会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富有感。这种感觉不像“碰巧赶上空无一人的电影放映厅”那种包场的快感,更像是因为被所有这些历经岁月磨洗的珍贵书籍散发出的厚重历史感和艺术感深深拥抱而产生的感动。在这里,包括关于版画、油画、设计、家具、木艺、纺织、服饰、陶瓷、玻璃、雕塑、金属器等在内的,来自欧亚各地的相关艺术文献、画册、抄本,都在书架和展桌上向我们发出热情的“邀请”,对于或是喜欢当代艺术杂志或是沉醉于传统艺术手稿的我们来说,所有的心愿都可以尽情地得到满足。

  当管理员将我们从前期的自由参观拉回到橡木展桌时,全体同学都齐刷刷地掏出小本本,开始一边聆听一边记录下管理员讲述的图书馆与书籍的前世今生。我格外喜欢那些被摊开来躺在展示靠枕上的老旧抄本,其中的花体字或许需要时间来辨识,但颜色依旧鲜艳的装饰插画无论怎么看都是那么地讨人喜欢。当介绍起这些抄本背后的故事时,管理员并不是刻板地背诵出大段冷冰冰的背景资料,而是力图贴近我们的专业,从传统书籍制作的角度向我们细述每本书的可爱之处。

  用管理员的话说,这些书之所以脆弱又珍贵,是因为每一页都是羊皮纸或牛皮纸。在14世纪,造纸术尚未传入欧洲的时候,抄本都是由这种特殊处理过的小羊皮或小牛皮制成。为了保证页面的完整性,每一张皮子都需要经过精心筛选。“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匠人们都不得不身处散发着臭气的环境中,毕竟皮子可不是那种闻起来很甜美的材料嘛。有谁知道在传统熟制浸泡工艺中具体是用什么液体来泡制皮子吗?”管理员调皮地朝大家挤了挤眼睛。

  “听起来有点不妙哦!应该不是普通材料吧?”同学们彼此对视着,也抿嘴露出一丝“仿佛预感到了什么”似的微笑。

  管理员摸了摸鼻子,揭晓了答案:“为了更好地把皮毛分离,曾经是用动物尿液之类的东西来浸泡的。另外,最好的抄本使用的羊皮纸都是浸泡在修道院院长的尿液里的,有谁知道原因吗?”

  此时的同学们已经快把早餐麦片都吐出来了,彼此搀扶着期待管理员给出答案。

  “因为修道院院长的伙食比一般修士吃得好,营养成分高,所以化学反应可以更加强力。据说使用他们的尿液,可以制出更上乘的羊皮纸。”管理员轻松地描述着。

  “虽然这些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闻起来更让人不那么愉悦,但正因为有匠人们的奉献和智慧,才为抄本提供了高质量的载体。随后,这些羊皮纸会被送到艺术家手中,经过数年的时间,被他们用妙笔和巧思誊写或描绘上金灿灿的插画。作画期间,艺术家们不仅要有高超的绘画功底,连呼吸都要被严格训练和控制,否则珍贵的金箔可就要被一口气吹跑了。仅仅一块小小的首字母装饰插画,可能就会花上艺术家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之后,书页会被送到专门从事书籍装帧的作坊里,由细心的工匠们悉心打理,所有书页都是纯手工装订,针线在纸间穿梭过的痕迹,会在书脊处留下特有的纹路,并确保书籍足够坚固。同时,装饰在书籍边缘的金箔不仅起到美化和装饰的作用,更彰显了书籍的地位和价值。同样,书皮上的烫金装饰,以及或皮革或布帛的面料,都要经过数月的炮制才得以成形。”

  由此可见,这些抄本本身就有来自自然的灵性,经历千年的时间仍能以完好的状态向世人讲述珍贵的知识,让它们不仅可以成为供人阅读的知识承载物,其本身更是受人尊重的艺术品。文学、科学、宗教、艺术、历史、哲学透过这些安静的艺术品,以文字、插图、色彩的形式在沉静的图书馆中相互碰撞,折射出的超越时空的智慧,点亮了无数前来拜读它们的灵魂。能够以艺术研究者的身份,通过造访一座座专科图书馆而认识并阅读每一本书是我的幸运,透过每一本书背后的故事,了解每一间图书馆的精神气质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升华。

  每一本书,都是一部史诗;每一间图书馆,都是一个世界。(作者系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在读博士生。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