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学人网讯)4月20日是谷雨节气,是第13个“联合国中文日”。4月20日前后,在波兰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中文教育机构以“中文:共筑美好未来”为主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认识汉字:一笔一画感悟东方符号深厚底蕴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4月20日当天,波兰西里西亚大学孔子课堂在当地高中举办“学汉字、画熊猫”活动。活动上,中文教师介绍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联合国中文日”的来历、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写“你”“我”“他”“一”“二”“三”等常用汉字,还学习使用毛笔,用毛笔画熊猫,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幅水墨画作品。在弗罗茨瓦夫大学孔子学院教学点,中文教师带着大家“词语接龙”,学生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对中文的学习热情更上了一个台阶。
习练书法:一收一放触摸华夏文明腕底风华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中国书法持续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4月20日,克拉科夫孔子学院举办《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讲座,以“永字八法”为例讲解了汉字间架结构、基本笔画、运笔顺序等,带领大家体验书法,学习写作“永”字,带领学生吟诵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还将大家书写的诗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制成精美的汉字描红书签,作为纪念品赠予参与者。奥波莱孔子学院走进当地中学,向学生们介绍汉字的起源、演变、特征,书法的哲学内涵和功用,通过甲骨文与现代简体字的连线小游戏,让第一次接触中文的学员对中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悠扬的古筝伴奏中,学生们用毛笔练习了“你好”“中国”“波兰”“我爱你”等日常用语,中文老师还用毛笔写下了学生的中文名字给大家留作纪念。弗罗茨瓦夫大学孔子学院则在当地教学点向小学生们介绍了“文房四宝”,指导学生使用毛笔,练习写作“中文”二字。
诵读经典:一腔一调吟咏中华诗词文化内涵
中华诗词或豪迈奔放,或婉约细腻,能用简洁的语言表现耐人寻味的意境,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弗罗茨瓦夫大学孔子学院开展古诗诵读活动,中文教师带领该校汉语专业学生朗诵了唐代王维的绝句《画》,向大家解释这首诗的意思和意境,引导大家谈感受、悟诗情。在弗罗茨瓦夫环境与生命科学大学教学点,中文教师结合秦观所作的《好事近·梦中作》,讲解了宋词的基本特点和该词的内容与意境,还以古典音乐为伴奏与学生一起富有节奏地朗诵该词。
品鉴茶艺:一茗一盏品味东方树叶独特魅力
“水能洗铅华,茶可净心尘”,中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茶道文化蕴含着中国人的优雅和淡泊情怀。华沙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春日品茶”文化座谈会,中方院长讲解了“春”和“茶”两个主题汉字的甲骨文含义,阐释了茶与阴阳五行的关系,带领学生在米字格中规范地书写这两个汉字。活动现场,学生还就饮茶和泡茶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品尝了绿茶和茉莉花茶等。4月20日,雅盖隆学院孔子课堂与波兰托伦市姜饼博物馆联合推出中华茶艺展示,中文教师和志愿者们合作录制了《中国茶艺》视频。奥波莱孔院也在当地中学的活动中加入了茶艺展示环节。
修习武术:一招一式参悟刚柔并济传统智慧
刚柔并济,内外兼修,中国武术讲究刚健雄美的外形,更讲究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奥波莱孔子学院在当地高中举办了太极扇学习体验活动,中文教师志愿者向30余名学员讲解了太极的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大家分步学习了李德印太极功夫扇的相关套路,在练习中体验了太极“以柔克刚”“可攻可守”与“出其不意”的独特魅力。
观看演出:一音一律赏析中国歌舞别样风采
各种风格的中国歌曲、中国舞蹈,均有其独特的艺术美感,深受波兰中文学习者的喜爱。4月22日,雅盖隆学院孔子课堂举办中国歌舞表演活动。活动在欢快活泼的集体舞《小苹果》中拉开帷幕,中文教师和志愿者们带来了刚柔并济的太极扇《中国功夫》、古风浓郁的独唱《但愿人长久》、柔情似水的合唱《甜蜜蜜》,很多学员也积极参与其中,表演了新疆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此外,格但斯克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走进当地电视台宣传“联合国中文日”,波兰各地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还举办了“筷子”体验课、汉服制作体验工作坊、制作熊猫图样剪纸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
谷雨过时,万物生发。上述活动在波兰当地种下中文的种子,不仅很好地宣传了“联合国中文日”,也让中文爱好者体验了中文之美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当地民众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供稿/驻波兰使馆科教处)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