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乒乓球的魅力 中国人的智慧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必须要弘扬中国精神、传递中国思想,这需要在表达上“润物细无声”,又掷地有声。

  我想到了“乒乓外交”。1971年,毛泽东指示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小球推动大球”,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时至今日,乒乓球仍是中国重要的“运动名片”。现在,有很多外国小朋友喜欢打乒乓球,相信未来会有很多外国青年来中国和中国青年切磋球技。通过乒乓球推动中外友好交流是润物细无声的典型例子,而乒乓本就作为象声词用来形容东西碰撞的声音,因此“乒乓外交”也绝对是掷地有声的。

  乒乓球是圆的,打场球、交朋友,“圆”和“缘”妙不可言。我在孩童时代就开始打乒乓球了,但水平一般。今年,我遇到了一位愿意指导我打球的智者,也是因为他,我开始享受打乒乓球的乐趣。练球的时候,他跟我说:“小伙子,打乒乓球时心里千万不要想怎样把对方打‘死’,而是要让两个人能够对拉弧圈球,让乒乓球不掉在地上。”

  当时我还不是很理解这句话,只是按照他的教导纠正动作。直到前几天和一个13岁的少年打乒乓球时,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他大秀球技,想把我一招“干掉”,但是却经常会下网。我向他转述了智者之前对我说的话,希望他也能有所领悟。

  那时,我明白了为什么乒乓球能成为中国人最喜欢的运动,被称为“国球”,我想这就是中国人的大智慧。乒乓球的精髓不是博弈,而是共赢。小球碰撞大智慧,大国合作聚伙伴。相信我们一定会用中国智慧来展示好、传播好中国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作者系西南大学团委书记)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