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亚古姆·奇纳帕(Vinayagum Chinapah),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名誉教授,曾于2009年至2017年担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教育研究所主任和学术主席,于2023年获得明远教育奖,以表彰其对中国教育研究作出的杰出海外贡献。
奇纳帕教授为多个联合国机构(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粮农组织)、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双边机构(如瑞典国际发展合作署、芬兰国际交流中心、挪威发展署、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英联邦秘书处)以及145个国家政府和机构提供研究、培训、能力建设和高级教育政策咨询服务。
自1994年农教中心于河北省保定市成立之时,奇纳帕教授便参与了农教中心的多项工作。近期,他参与评审了农教中心中长期战略行动框架(2024-2029),并为“数字时代的学习型乡村(Learning Villages in the Digital Era)”项目提供咨询。
自1994年成立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农教中心”)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系统中承担了独特使命,主要关注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教育需求和愿望。实施世界全民教育大会的目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它不仅涉及教育需求缺口、教育质量下降、教育资源严重浪费以及与就业机会不匹配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各国内部、国与国之间教育不平等等挑战。此外,当时普遍强调的“应试教育”并未给世界上大多数学习者带来益处或提供附加价值,尤其是女孩、妇女、少数民族和主要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弱势群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与农教中心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成立教育质量司时,我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评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各机构的工作情况,这是我与农教中心合作的开始。
我与农教中心的专业合作最初聚焦于帮助其响应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的使命,解决诸如女童教育、基础教育和农村人口教育等问题。当时,我被要求与还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农教中心合作准备一份文件。这份文件经过了多次协商,也标志着一个持续了30多年的过程的开始。
农教中心的使命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唯一关注占世界人口很大部分的农村人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机构。这不仅激励我参与到这项事业中,也促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农教中心更广泛的合作。
2004年,农教中心成立10周年之际,我们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上海市等地的多个合作伙伴,共同商议如何解决农村发展和农村教育面临的挑战。并由此促成了一个重要成果的诞生,也就是农教中心在2004年发布的报告《教育促进农村转型——迈向政策框架》(Education for Rural Transformation – Towards a Policy Framework)。我们意识到仅仅关注农村发展的概念是不够的,更需要改变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而教育是其中的关键部分。这种从农村发展到农村转型的转变,为我后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团队一起完成的许多项目奠定了基础。我们从与农教中心的合作实践中总结了经验,最终形成了报告中的行动议程部分,它强调了以下7个教育促进农村转型的优先领域:一是缩小教育资源差距,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资源差距;二是在全民教育战略中反映农村关切;三是重新设计教育统计数据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四是实现从富裕国家到贫穷国家和农村人口的技术转让;五是将信息和通信技术带给农村人口;六是真正建设学习型社区;七是国际和区域行动。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与农教中心
2008年底,我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退休后,接受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教育研究所的全职教授、讲座主持人及主任一职。在这一对瑞典乃至全球都举足轻重的专业和学术职位上,我更加致力于推动教育促进农村转型的工作,强调能力发展而非简单的能力建设。
在大学里的工作让我看到了各大学在实现其自身教育、培训、发展与创新研究、网络构建和社会服务使命中日益扩大的差距。1992年至2008年,我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成功开发并实施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项目,用于监测80多个国家的教育质量和学习成果。我将此项目中运用的能力发展方法引入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国际教育研究所,并围绕能力搜索、能力共享、能力强化、能力维持四个核心组成部分,进一步推动与农教中心在教育促进农村转型方面的项目合作。
2009年至2017年间,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教育研究所与农教中心合作,共同举办教育促进农村转型年度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2010年,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教育研究所与农教中心及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在斯德哥尔摩举办了首届教育促进农村转型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约50名国际和瑞典学者的集体智慧成为教育促进农村转型行动的世界性里程碑。所有人都团结一致地强调教育对农村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性。这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农教中心的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至今仍是我与农教中心合作中最独特的记忆之一。
2011年,我们与农教中心在成都共同举办了第二届教育促进农村转型国际研讨会,即都江堰国际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农教中心主任以及许多参与农教中心工作的专家都出席了此次活动,这再次见证了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教育研究所与农教中心之间持续的合作。2009年至2017年间,教育促进农村转型系列研讨会在推动改善农村人口教育体系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研讨会最早于2010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随后先后于2011年在中国成都、2012年在印度瓦多达拉、2013年在泰国农业大学、2014年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2015年再次在泰国农业大学举办,最终于2017年在中国农教中心落下帷幕。8年间,该系列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政策制定者、大学研究人员、教师,以及在农村地区学校和教育机构工作的教育工作者,这些会议上探讨的比较研究案例证明了通过教育实现成功农村转型的可能性。会议上的论文和讨论都指出,有必要从农村人口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教育和学习在农村地区的作用,并重新评估当前的政策和优先发展事项。
一直以来,我们的关注点始终是农村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我们现在称之为“全球南方”。我们工作的一大部分是为农村人口发声,这在我转向学术界时变得尤为重要。许多学者并不熟悉农教中心的工作,因此,2014年,我们在加德满都大学创办了一本专注于教育促进农村转型的科学期刊。这本期刊被世界各地的学者广泛阅读,并经常引用农教中心的工作成果。我邀请了许多农教中心的成员参与投稿,该期刊成为向更广泛的学术界分享农教中心成果的重要平台。
我与农教中心的合作跨越了多年,从20世纪90年代一直持续至今。目前,我正参与制定农教中心的中长期战略行动框架(2024-2029),专注于利用技术促进教育和农村发展。我开始着手于中心的项目“数字时代的学习型乡村(Learning Villages in the Digital Era)”。2024年10月10日-11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举行的第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创业教育会议上,农教中心的专题讨论和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在《塔什干成果文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我们与创业教育相关项目的六条主要行动之一。该文件指出,“让农教中心成为每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创业教育会议的合作伙伴:为了扩大创业教育领域的合作,我们建议农教中心成为会议的关键合作伙伴。农教中心在农村教育发展方面的专业知识将为促进包容性创业教育政策和实践发展方面提供宝贵见解”。
对农教中心及其使命的反思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在我与农教中心的工作中,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整个团队对农村社区和农村转型的坚定承诺。我们不仅用头脑工作,更用心工作,大家的奉献精神有目共睹。我的许多同事都如此,20世纪70年代初,曼苏·艾哈迈德教授便致力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相关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令人钦佩。我们还逐渐意识到,非正规教育在解决农村人口需求方面的重要性。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农教中心团队想传递的信息始终如一,致力于改善世界上农村人口质量。这是我们所有人工作的驱动力,这样的驱动力将北半球和南半球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包容并团结一致,共同为地球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令人难忘的一次经历是在2014年第四届教育促进农村转型国际研讨会期间访问尼泊尔山区。我们走访了农村地区和社区学习中心,目睹了当地社区如何在村庄层面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见识了农村村民如何利用当地力量主动改善自己的未来。我们深受鼓舞。
对我来说,在准备农教中心10周年出版物《教育促进农村转型——迈向政策框架》的经历是一个关键时刻。那时,我们在上海,反思农村发展的经验教训,并讨论了已经取得的成就。我将自己与农教中心的旅程描述为丰富、启蒙和赋能。这三个词不仅反映了我的个人经历,也反映了与农教中心同事们的集体努力,以及农村转型、发展和创新的更广泛的教育使命。第一,通过这种合作,我们都学到了宝贵的东西,在合作中所获得的集体智慧不断丰富了我的认识,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丰富”作为第一个词。第二,当你生活在大都市,视野可能会变得相当狭窄,只关注周围发生的事情。但当你参与全球议程,尤其是与世界上大多数人相关的议题时,视野会拓宽。这带来了启蒙和希望,并强调了你与你所服务的社区之间的相互需求。第三,赋能至关重要,因为对人类的真正贡献需要我们制定相关策略,以赋能相关个体。通过政策、教育和发展,我们帮助农村人口赋能,让他们相信可以在世界上有所作为。
总结
农教中心在国际社会上为促进世界农村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发挥着关键作用。30年来,农教中心独特的使命与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相连。农教中心在动员人们关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公平、包容的优质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减贫、建立伙伴关系、性别平等、环境和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粮食安全、健康与福祉等问题。
农教中心在探索和推广农村创新的成功因素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始终在思考农村转型中的优秀实践是什么。正如最近在“数字时代的学习型乡村”草案中所提出的,要考虑相关实践的可扩展性、互惠性、效率和可持续性。我很感激农教中心十分重视我在共同推动多方利益相关者建立伙伴关系方面的意见,这已融入农教中心中长期战略行动框架(2024-2029)。我现在也是农教中心团队的一员,专注于实施这一综合愿景,即将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将教育、健康、能源、水等资源分割开来。
最后,我相信农教中心将继续有效地履行其独特使命,为全球农村人口服务。秉持着这样的使命,农教中心被赋予了将17项可持续目标作为统一的目标来实施的任务。正如联合国改革致力于协调各组织和专门机构(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难民署、世界粮食计划署等)之间的工作一样,农教中心也旨在将教育、卫生、气候与环境、食品、能源、水等各个领域纳入一个框架内。农村发展和农村转型需要一种整体的教育战略,以提升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及各个方面。农教中心这一愿景根植于其历史成就,并将在过去30年建立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作者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名誉教授)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