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两会回响 | 以教育科技人才融合之力,铸就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基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立足当下,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此之前,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

  近年来,我国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方面,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教育公平和质量不断提升。科技上,我国科研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在5G通信、高铁技术、航天航空等众多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部分前沿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为各领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教育、科技、人才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教育方面,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依旧突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适配度有待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拓展。科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还需增强。人才层面,顶尖科技人才和创新型领军人才相对匮乏,人才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除。面对这些挑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规划目标与措施。

  在教育领域,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教育部将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推动高等教育优化布局和分类改革,更好地引导学校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急需培养人才。

  科技领域,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通过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的统筹协调,抢占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未来发展制高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科技领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协同。

  人才工作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通过制定科学规划,依托各地特色资源禀赋,差异化打造人才高地,引导人才合理布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等方面的障碍,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引进方向,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同时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海外优秀人才。

  教育、科技、人才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教育是基础,为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知识储备和智力支撑;科技是动力,为教育创新和人才成长提供先进的手段和平台;人才是关键,是推动教育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一体推进,才能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作者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