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英国帝国理工中国学子热议全国两会精神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近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留学人员积极主动学习两会精神,深入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大家一致表示要结合各自的专业优势,将两会精神学习成果转化为前进的思想指南和实践动力,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作为一名电子工程专业的直博生,夏源泽通过学习《报告》看到了中国坚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能源互联网和新型电力系统而言,需要构建起“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产业转化”的创新生态链。通过构建源-网-荷-储全要素仿真系统,探索多时间尺度动态响应的优化算法。并通过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将实验室的突破性成果转化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中国标准”。展望未来,面对全球能源革命浪潮,青年科研人既生逢其时,更重任在肩。他表示,将潜心钻研专业知识,锤炼过硬本领,积极投身于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实践探索,为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结构优化转型贡献力量,相信中国必将在能源科技革命中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帝国理工计算机工程系博士生茆意风说:“这既要求我们勇闯具身智能、6G、多模态大模型‘卡脖子’技术的无人区,突破算力瓶颈与算法安全挑战,又要求我们紧密围绕国家需求,把科研扎根在智能制造一线,在工业质检、智慧医疗等关键场景中打磨硬核技术,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只有把学术研究与产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才能在解决产业痛点、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主战场上筑牢新质生产力的基石。我们将时刻以科技报国的初心,践行时代赋予的使命。”

  王哲涵深刻感受到国家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对青年成长成才的高度关注。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他愈发意识到土木工程不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承载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石,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让他更加坚定了学成归国、报效祖国的信念,希望将来为绿色低碳、韧性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通过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林其宏深刻体会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年一代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融合,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各个领域尽情施展青春才华。

  《报告》为我国能源发展描绘了更加清晰的蓝图,作为能源领域的博士生,李昂深感责任重大。他说:“零碳园区、工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正从局部试点迈向系统化减碳,推动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的转型。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的提议,将充分发挥我国辽阔疆域的优势,减少外部能源依赖,增强能源安全。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必将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彰显大国担当,同时也为能源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实现‘双碳’目标,我们既是见证者,更是推动者。”

  地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阳翼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型的关键阶段,《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我们应大力推动原始创新,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前沿热点领域,奋力攻克核心技术难题,为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贡献坚实力量。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禚骏鑫说:“《报告》全面回顾了中国在2024年的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稳健增长、粮食产量达历史新高、城市新增就业持续提升等。同时,《报告》详细阐释了2025年的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打好政策‘组合拳’。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把人民福祉始终放在首位的坚定信念和切实举措,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025年全国两会为我国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蓝图,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邵泽林通过学习两会精神,更加深刻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和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这与土木工程专业息息相关,海外学子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关注祖国发展需求,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建设大局,希望能以所学服务祖国,为推动绿色高水平绿色建筑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报告》提出,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身为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刘宇辰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国家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新型储能技术对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至关重要,也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他表示,将不断强化专业能力,围绕电力电子与高效能源转换等方向深入钻研,以实际行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作为一名电力系统与新能源方向的博士生,崔国璇在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后,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国家在科技创新、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战略决心与远见。他说:“我在《报告》中不仅看到了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决心,也看到了通过国际交流实现技术突破与经验共享的巨大机遇。未来,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立足电力系统和能源前沿领域,积极参与中英乃至全球的合作项目,为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报告》提到,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数学专业学生张东远表示,中国在全球变局中的主动作为,展现了大国担当与务实智慧,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深化南南合作,推动金砖机制扩容和货币结算体系创新,增强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在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领域,中国从规则“参与者”转向“塑造者”,推动全球治理向多极化、公平化演进。如今百年变局加速推进,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严峻。中国正以战略定力平衡“发展”与“安全”,以开放胸襟融通“自立”与“共赢”。新时代青年,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吾辈当怀揣理想信念,讲好中国故事,肩负起时代责任,与全球青年携手,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供稿/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