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学人网讯 3月17日是爱尔兰一年一度的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全爱各地都纷纷举办隆重的游行庆祝活动。今年科克市的游行活动更是盛大空前,吸引了政府机关、学校、公司、各社会团体及在爱尔兰居住的各国居民代表参加。科克大学孔子学院再次携手科克大学师生、爱尔兰华侨华人以及国际友人,组成了一支百余人规模的中国方阵,用舞龙、武术、传统服饰、锣鼓表演等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一抹亮眼的中国红,赢得了现场数万余名观众的热烈掌声。
今年游行的主题为“Building a Better World”,呼应2025年联合国国际合作社年。全球文化的交融与互鉴成为此次庆典的重要理念。本次游行共有3500余名表演者参与,涵盖艺术团体、社区组织等57支队伍,共同庆祝科克市的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科克大学孔院作为其中颇具特色的队伍之一,展示了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两名旗手庄严擎起中国国旗与爱尔兰国旗,象征着两国深厚的友谊,拉开了科克大学孔子学院游行方阵的序幕。锣鼓声中,一条全新打造的金红色祥龙在锣鼓声中紧随其后,时而盘旋翻腾,时而昂首挺立,在队伍中灵动穿梭,展现出中华传统舞龙的磅礴气势与灵动韵律。沿途观众热情高涨,纷纷伸出手兴奋地触摸象征吉祥的中国龙。
本次游行的特别亮点之一,是5位5岁至13岁的武术小朋友,他们身着练功服,在游行途中多次驻足表演武术套路,展现出中华武术刚柔并济的魅力。他们稚嫩却坚定的动作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成为本次游行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华服队伍集结了汉服、少数民族服饰、旗袍以及趣味Cosplay装扮,为游行增添了浓厚的中华传统美学韵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锣鼓队的成员们也选择了中国传统表演服装,“唐僧”化身鼓手,敲击锣鼓,让观众捧腹大笑,拉近了文化传播与大众的距离。鼓声隆隆,节奏激昂,锣鼓与腰鼓等紧密配合,将节日的喜庆氛围推向高潮。他们不仅烘托了整支队伍的气势,也为其他表演小组提供了完美的节奏配合。
此外,少数民族方阵也成为本次游行的一大亮点。身着壮族、藏族、蒙古族、傣族等传统服饰的队员们,不仅在游行队伍中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貌,更为游行特别编排了一支极具民族韵味的舞蹈表演。游行过程中,队员们围成圆圈,踏着轻快的步伐,时而旋转,时而变换队形,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整个表演不仅展现了少数民族舞蹈的灵动之美,也象征着不同文化间的交融与共鸣。观众被这场热情洋溢的舞蹈深深吸引,现场洋溢着欢乐而和谐的氛围,成为中华多元文化在庆典上熠熠生辉的生动体现。
整个游行过程中,摄影团队记录下了这一场中爱文化交融的精彩画面,将这份美好留存,让更多人感受到这场文化盛宴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爱尔兰总理米歇尔·马丁(Micheál Martin)先生及科克市市长丹·博伊尔(Dan Boyle)先生也亲临现场,与数万名观众一同观看游行,并为各方阵的精彩表现热情鼓掌。在主席台上,总理和市长向中国方阵挥手致意,并对科克孔院于本次游行活动以及中爱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表示高度认可。
此次游行活动,不仅让中华文化在科克市街头大放异彩,也展现了爱尔兰社会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热爱。科克大学孔子学院组织的方阵凭借精彩绝伦的表演、独具匠心的编排以及队员们的全情投入,不仅拉近了华人群体与当地社会的距离,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立体、多元、生机勃勃的中国形象,再次赢得了观众与当地政府的广泛赞誉。(供稿/科克大学孔子学院,摄影/马晓玲、陈燕、李旭平、宋雅杰、李嘉铭、李晨阳、刘媛媛)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