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支持留学回国人才在京创新创业
2025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神州学人网讯(记者 杨匀) 330日下午,由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中国日报社、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海淀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本届论坛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以聚北京·创未来为主题,立足北京,面向全球,推动国际青年交流,促进人才创新发展。北京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游钧,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兼代表夏泽翰,史太白基金会前主席、终身荣誉主席约翰·吕恩出席论坛并致辞。

  论坛向全球人才发出“聚北京·创未来”邀约,发布“‘职’引未来·北京offer”和北京市支持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创业13条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试点建设“留学人员实习见习基地”,提供实习见习岗位以及留学回国人才引进、工作居住证办理、见习补贴等保障。支持建设优秀留学人员创业园,给予资金和工作居住证指标单列支持。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和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中,加大对新兴产业留学回国人才倾斜力度。“若干措施”明确,对毕业于世界大学排名前列国(境)外高校的理工医类硕士,以及在国(境)内取得博士学位,到国(境)外从事理工医相关领域博士后研究或访学的人员,优先予以引进。“若干措施”规定,将留学回国人才纳入北京市统一就业促进政策体系,可享受企业吸纳类、技能培训类、就业见习类、创业扶持类等政策支持,定期发布招聘岗位、举办专场招聘会,帮助留学回国人才落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每年遴选一批高层次留学人才、优秀留学回国人才创办企业分别给予资金支持,为留学回国人才创办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创业担保贷款,提供低成本高品质创新空间等。

 

2ee3c56a3669fe1965b8f6fb2a89091.jpg

  人社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与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将围绕国际人才政策研究、合作交流、人才引进、综合服务和宣传报道等5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国际人才服务新模式。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联合北京边检总站、市科协、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北京国际人力资本集团和海淀区委区政府,共同发布“在京国际组织外国专家和海外人才服务包”,聚焦“科研学术+事业发展+生活融入”需求,围绕出入境便利化、国际交流、人才引进和融入服务四个方面,推出14项创新举措,为国际人才提供从“落地北京”到“扎根北京”全链条服务,向世界展示“北京欢迎你”,助力国际组织在京发展。

  论坛上,由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办的第14届“海外英才北京行”活动正式启动。首场活动同期举行,来自德国、法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的12位海外学联负责人和12位相关领域海外英才受邀来京参访对接。活动依托“联系北京·全球创新服务网络”(GNIS)网站发布6000余个国际职位,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将开展4场交流对接活动,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打造“永不落幕”的对接平台,支持海外英才联系北京、来京发展。

  主旨演讲环节,菲尔兹奖得主、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考切尔·比尔卡尔(Caucher Birkar),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向涛,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技术官王鹤等中外科学家和科创企业负责人,围绕人才交流合作推动全球伙伴关系” “科技创新促进青年发展等话题发表主旨演讲,共享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共议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赋能青年人才创新发展。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联合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发布《2025全球青年科技创新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具备跨界能力、创新思维和全球视野的“新质人才”,正成为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进程中的核心力量。报告提出“新质人才”这一重要的发展概念,认为“新质人才”是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复合型创新人才。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资源组成,新质人才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与新质生产力相互赋能共同发展。报告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从提升创新质量、展现创新实力、形成创新理念、完善创新保障等四方面支持新质人才发展。同时,作为创新研发、产业推动、合作开拓、情绪带动的重要参与者,新质人才深度参与新质生产力进程,在新技术、新业态、新发展、新氛围的总体塑造中发挥重要作用。报告建议,从优化创新发展实践载体、建设产业驱动转型载体、完善生态宜居空间载体、强化发展治理协同载体和打造国际青年交流载体的“五载体”出发,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人才发展体系和服务网络。

  论坛设置“AI+TALK”环节,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清华企业家协会北京分会主席姚颂,德国弗劳恩霍夫无损检测研究所人工智能学术带头人艾哈迈德·奥斯曼(Ahmad Osman),京东方科技集团TV业务开发总监陈东川,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博士、Code in Place课程联合创始人马之迁(Ali Malik)等人工智能领域青年人才,共话AI+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发出青年声音。

  

责任编辑:杨匀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