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2025年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发布暨预印本平台建设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神州学人网讯 4月19日,以“学术期刊发展与预印本平台建设”为主题的2025年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发布暨预印本平台建设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开放科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赵川东,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刘细文出席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仕政主持开幕式与成果发布环节。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期刊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倪轶,中国期刊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军,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刘立云,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廷惠,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吴肇光,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开放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曾建勋,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机构代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知名专家、重要期刊负责人代表、教学科研机构负责人代表,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社、学习时报社等媒体代表出席活动。

  林尚立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高度自觉和务实举措建设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上线了国内首个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和首个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精度”、提升学术传播“速度”、激发学术交流“热度”。发布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报告、推进人文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对促进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科学化、规范化、应用化,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引领力、学术创造力、全球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要立足中国、扎根实践,深耕学术研究之野;对话合作、协同共创,搭建学术交流之桥;交流互鉴,走向世界,拓宽学术传播之路,完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设施,引领数字文明时代的知识生产范式变革,携手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赵川东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加强学术资源库建设,支持“学术世界”推出国内首个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并联合全国500多家期刊共建共营,为改进学术评价、创新学术交流与传播方式作出了积极贡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守牢意识形态阵地。要建设高品质学术期刊,瞄准一流成果、一流人才,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要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加快推进学术平台信息化建设,为学界提供便捷高效的学术服务。要发挥评价导向作用,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国人民大学近年来强调“原创导向”学术评价理念,开展“全量”哲学社会科学论文评价,取得一系列有益探索成果,在营造良好学术生态方面发挥了正面引导作用。

  刘细文表示,开放科学给学术交流的模式带来重大改变,预印本平台是学术交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研成果快速发布、高效交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和推动预印本平台发展,对于落实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部署、增强科技基础能力、提升我国学术话语权,以及服务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面向开放科学迅猛发展,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将继续推进“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与“PubScholar公益学术平台”的融合发展,努力推动构建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满足国家战略需要的开放学术交流体系。

  现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协同打造科技进步和理论创新平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徐拥军、刘细文分别代表双方签约。此外,徐拥军与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王建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党委书记宋学勤分别签署“美术与艺术”“世界汉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预印本子平台合作共建协议,3个预印本子平台正式上线。刘细文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纪委书记刘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信息化与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谌悦、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西愉分别签署“心理学开放科学平台2.0”“天文学预印本平台2.0”“语音乐律预印本平台2.0”ChinaXiv领域预印本平台合作共建协议。

  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主任杨红艳发布《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研究报告(2024年度)》和《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机构(2024版)》两项“人大转载”学术评价成果。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高自龙发布《新平台·新生态·新评价——2024年度预印本平台建设成果报告》,介绍了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与学术评价协同创新的最新进展。

  论坛还设有嘉宾发言环节、主旨报告环节及6个分论坛,专家学者围绕预印本平台建设、数字出版、学科建设、学术共同体构建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是融学术资源、交流、传播、创新于一体的公益性、开放性、全链条、数智化的综合性学术服务平台。其中,国内首个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集萃收录哲学社会科学主流、经典、必读文献,汇聚优质资源;首个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为平台、期刊、作者三方协同搭建桥梁,快速发布、传播研究成果,缩短出版周期,便利成果共享。预印本平台上线一年来,获得上级有关部门和学界一致好评,500多家期刊签约合作,35000多名作者注册,将学术服务贯穿知识生产、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学术评价与大众传播全链条,打造知识创新与学术服务新空间。(供稿/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