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学人网讯 4月25日,驻哥德堡总领馆首次举办“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暨兰亭雅集主题开放日活动。活动吸引了瑞典知名语言文化学者,哥德堡大学、查尔姆斯理工大学、隆德大学、延雪平大学等高校中文学习者及留学人员,领区内华文学校学生,中瑞混合家庭成员、瑞典文化和教育界人士等近百人参与。
驻哥德堡总领事杨培栋在致开幕辞时表示,“国际中文日”的意义,不仅在于纪念一种语言,更在于唤起对文化多样性的普遍认同。希望大家以中文为舟,探寻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品味“和平包容”的共同理想;期待中文能成为一座桥,让瑞典朋友读懂《红楼梦》的深邃,也让中国同胞爱上《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纯真。
活动上,杨培栋还进行了以“文脉千年,字韵无疆—汉字书写发展历史”为主题的专题授课,介绍汉字从象形符号走向书写系统的历程,数千年来汉字书写形式的五次嬗变,金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等的发展沿革,以及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影响等,鼓励到场来宾以中文为舟,探索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博大精深,为推动中瑞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中瑞地方友好往来而努力。
现场进行了琴、棋、书、画和中国舞蹈等中华文化元素的集中展示,包括古筝演奏、中国象棋和围棋展示、中国书法展示、工笔画和写意画展示、敦煌舞、新疆舞、太极拳和八段锦等精彩节目,现场掌声雷动。在太极拳和八段锦展示过程中,来宾们跟随展示者做动作,体会中国道家刚柔相济、阴阳相生的哲学思想。
随后,大家还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不同的中华文化,来自瑞典的青少年同总领馆干部一起下象棋;在书法展示区,大家排起长队,等待用中文写下自己的名字,学习“瑞典”“中国”“中瑞友好”等汉字的写法;在中国画展示区,大家一起做版画、画扇面,欣赏工笔画的精巧,以及写意画的意蕴;在汉服展示和手工制作区域,来宾踊跃试穿汉服并合影,制作灯笼、剪纸等中华传统工艺品。
瑞典著名语言文化学者延斯·奥尔伍德教授和哥德堡维加高中教师加布里埃尔作为代表发言,回忆起自己同中国的渊源,前往中国旅行的经历,以及自己最喜欢的中国城市,展望同中国高校在语言文化领域的合作,以及在瑞典当地青少年中宣传推广中华文化的前景。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精彩的文化展示和体验,希望未来总领馆每年都举办“国际中文日”活动,以便当地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供稿/驻哥德堡总领馆)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