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 > 正文
弘扬“上海精神”,深化区域教育交流合作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自2001年成立以来,上海合作组织(SCO)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秉持“上海精神”的上合组织日益壮大,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幅员最辽阔、人口最众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之一。上合组织的巨大发展前景备受世界各国认同,其在跨国合作与多边交流方面创立了全新的模式,对全球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上合组织通过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部长等各个层级的协商会议,提出一系列合作倡议和合作声明,推行符合成员国国情的众多务实举措,创设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合作机制。

弘扬“上海精神”,推动可持续发展

  4月23日,上海合作组织政党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论坛以“弘扬‘上海精神’ 推动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政党责任与使命”为主题,来自上合组织20多个国家6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及部分驻华使节200余人出席论坛。各国代表期待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上合组织在各领域的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同日,以“弘扬‘上海精神’,共建与时俱进的司法合作平台”为主题的第二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在浙江杭州开幕,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影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彰显了各成员国在司法、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上合组织不断推动留学生教育

  在上合组织的框架下,留学生教育成为促进区域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成员国学生有机会到其他国家学习,体验不同的文化和教育体系,这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培养未来的领导者和专业人才。目前,上合组织大学参与院校共82所,含中方20所。学生培养从硕士研究生已经拓展至本科生、博士生和中职学生,而中方是率先招收本科生的国家。

  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是上合组织教育合作最重要的多边平台。2007年8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倡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得到各成员国一致赞同。中方在其筹备和发展过程中是积极参与方和建设者。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由来自上海合作组织5个成员国(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的82所院校组成。

  通过留学生教育,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有机会相互学习和交流,学生和研究人员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科技知识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

留学生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然而,留学生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多维度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源自宏观层面的政治经济波动,也体现在微观层面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影响着留学生的流动意愿,而地区冲突对各国经济的冲击,也间接波及了留学生教育的规模与质量。此外,留学生在适应新环境时所面临的语言障碍、教育体系差异及文化适应等问题,亦成为不容忽视的难题。

  面对这些挑战,上合组织成员国须采取一系列对策。首先,应加强政策层面的支持,增加资金投入,以深化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其次,提升文化理解与包容性,通过强化招生标准、完善审核机制,确保留学生教育的质量。同时,积极推广“留学中国”品牌,利用各类平台和活动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此外,优化奖学金评审体系,鼓励地方高校吸引高层次留学生,改善生源的国别和专业结构。探索校院两级管理的趋同化,加强高校在常态化及应急管理方面的策略,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展现新时代创新经验的体现。在中国的积极支持和推动下,上合组织在安全、经济、司法、文化和人文合作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和成果。展望未来,在教育领域,上合组织将继续推动留学生教育的发展,通过提供奖学金、建立交换项目和促进学术研究合作等,增强成员国之间的教育联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安全合作提供智力支持。(作者王苑系上海政法学院经管学院办公室副主任,作者许浩然系上海育施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