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学人网讯 6月22日至7月1日,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暑期实践团组织了一场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为核心的实践活动,通过语言学习、文化体验和实地探访相结合的模式,为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创造交流机会,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笔越山海,墨联中外
书法是中国悠久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实践团队与国际学生齐聚一堂,在专业书法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书法的历史渊源,并通过生动案例和直观展示,领略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现场,书法老师现场挥毫,笔锋如行云流水,引得中外学生的阵阵赞叹,纷纷跃跃欲试。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中外学生逐步掌握了书法的基本技巧,在横平竖直间感受着汉字的魅力。
通过书法学习,国际学生不仅了解了汉字的演变历程,还亲身感受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增进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这种文化体验不仅提升了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也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打开了新的窗口,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拳韵传心,势合东方
太极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中国人而言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更在文化艺术、养生健身及社会和谐理念等诸多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在宽阔的操场,太极教练亲自为学员们示范了太极拳的基本招式,从起式到收势,一招一式都展现出太极的沉稳与含蓄。她强调,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哲学的体现,蕴含着阴阳相生、刚柔并济的道理。在教练的指导下,学员们从最初的生疏逐渐掌握要领,动作也愈发流畅。
通过亲身实践,国际学生不仅体验了太极的健身功效,还领悟到其中蕴含的中国哲学思想,增进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剪染传韵,艺联四海
红纸铺展,剪刀轻舞。剪纸体验区内,中外学子们正专注地创作着传统剪纸作品。灵动的锦鲤、绽放的牡丹、团圆的福字等吉祥图案在同学们手中渐次成形,更有同学将异域元素融入创作,展现出文化交融的魅力。随着最后一片碎纸落下,一幅幅精美的“中国红”剪纸作品惊艳亮相。
移步扎染区,空气中弥漫着植物染料的独特清香。同学们运用捆扎、折叠等传统技法,将白布变幻出万千可能。经过染色工序,每一幅蓝白相间的作品都呈现出独特的冰裂纹样和涟漪纹效果。这不仅是色彩的浸染,更是对“偶然与必然”“束缚与绽放” 等东方哲理的直观体悟。
陶融中外,艺承古今
陶艺工作坊里,国际学生从揉泥开始体验传统制陶工艺。拉胚环节最为复杂,在指导老师的点拨下,同学们逐渐掌握力度与技巧。上釉阶段更是创意迸发,温润的青釉,古朴的铁锈红等传统釉彩在同学们手中换发新生。成员们的专注与对“匠人精神”的切身领悟诠释着真正的传承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模仿复制,而是理解根基之上的坚守与创新,需要经历时间的沉淀与“火候”的考验。陶艺制作活动让国际学生亲身参与从泥巴到陶器的转变过程,体验中国古老制陶技艺。在此过程中,他们领悟到“匠人精神”的核心,即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为国际青年打造了深入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的窗口,不同国家的青年学子在交流互动中增进理解、建立友谊。
图为盐粒子暑期青锋实践团合照(供稿/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