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永保炙热少年之心,他“正年轻”,恰似少年……
发布时间: 来源: 央视网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从青春年少到年过七旬,从“嫦娥奔月”到“逐梦火星”,始终保持炙热的少年之心。

  今年2月2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传递中,叶老步伐矫健,手持火炬完成了80多米的传递活动。为了这次传递,叶老坚持每天慢跑,他说要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永不止步的精气神。

  薪火相传,永不停步。叶培建参与了我国的卫星研制、遥感观测到月球与深空探测的发展研究的全过程。他坦言,投身航天、报效祖国,正是源于家庭的影响。

  在父亲教诲下,叶培建考入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后来又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生,远赴瑞士求学。在叶老的一篇手记中,他用一段话描述了留学时的经历。“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往往在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几乎挺不住的时候,就是依靠这点精神才能克服困难。”而这段文字,叶培建也曾把它贴在留学宿舍的门头。

  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在瑞士,叶培建争分夺秒自学法语,用5年的时间取得了科学博士学位,而那时他已经年逾四十。1985年8月,获得瑞士科学博士学位后,叶培建便动身回了国。他说,有人曾经问过我回国时有没有犹豫。我可以发自内心地告诉你:没有,一点都没有。

  从考大学、出国留学再到工作,叶培建漫长的奋斗生涯中面临多次选择。但对他来说,做选择不是难事,四个字贯穿始终——国家需要。

  1996年,他担任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总设计师兼总指挥。2004年初,探月一期工程立项,叶培建又担任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2019年,年过七旬的他又带领团队,实现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创举。诸多的“第一次”充满了艰辛,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如何迎难而上?回首这些经历,叶老只用了一个“比喻”。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培建:困难像弹簧,你软它就强。事实也证明只要我们下决心,困难就能克服。

  为航天事业奋战了五十余载的叶老,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两本书,第一本叫《走在路上》,第二本叫《永不停步》。他说,中国航天事业,一直走在路上,并且永不停步。为了传好“接力棒”,70高龄的他,还走进高校任教,定期给本科生传道授业。他说,中国航天的空间无限,未来可期。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培建: 强大的中国,幸福的生活是要靠奋斗的,而奋斗的主力军是青年,国家的希望在青年身上。因为有这种想法,所以我才给我们的研究生、本科生(开)座谈会的时候,我总是在强调要克服这两点,一志向要和现实结合起来,二遇到困难不要害怕,把这两条有改进了,再加上他们的优势,那就很了不起,我是寄希望他们身上,我相信他们一定行。

责任编辑:施惠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