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向一流奋进中的山农“作为”!50余名全国重点新闻媒体记者走进山东农业大学
发布时间: 来源: 大众网


  10月24日,2023全国重点新闻媒体山东高校调研活动于山东农业大学启动,五十余名记者走进山东农业大学,聆听山农声音、山农故事,探索山东农业大学的强农兴农之路。

  启动仪式过后,记者们走进山东农业大学融媒体中心进行参观。随后,记者们共同参观了山东农业大学校史馆,感受山农底蕴深厚、历久弥新的历史沉淀。山东农业大学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与时代同频同振,逐步发展成为山东省高水平大学。目前,学校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的排头兵、服务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食用科技创新守护粮食安全

  在国重楼4楼,王宏伟教授与马信教授轮流向记者们介绍着诞生于农大的小麦品种,而这些品种,均出自于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作为山东省属单位的‘独苗’,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去年成功重组为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纳入国家创新基地新序列,即使放眼全国,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省属高校也是凤毛麟角。”王宏伟教授自豪地讲。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小麦育种作为山东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他们紧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坚持基础研究“顶天”、应用研究“立地”原则,紧紧围绕黄淮麦区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常年埋头于一线搞科研,孕育出100余个小麦新品种,在粮食增产中交出“山农答卷”。

  “小麦条锈病被称作‘小麦的癌症’,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团队耗费了五年的时间缩小范围并不断试错才成功找到了所需要的PG5基因,为实现小麦杂交种生产奠定了基础。”在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国交学院院长、教授付道林教授向记者们介绍道。“克隆国宝级小麦基因,是我科研中最有意义最值得自豪的成果,能为国家为母校做点贡献是我的荣耀。”

  山东农业大学用实际行动担负起“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食”的嘱托重任。学校积极强化原始创新驱动力、高端人才供给力、乡村振兴支撑力,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奋力实现原创性成果、“卡脖子”技术等一系列突破,用科技助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用科技助力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建设,书写强农兴国的山农华章。

  保障人民的“菜篮子”和“果盘子”

  交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山农答卷”

  “这梨真大、真甜!”在国重楼七楼的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媒体记者们在品尝“山农酥”梨后,频频发出赞叹。山农酥梨是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历经15年,培育了质地细密、甜度高、酥脆口感好,果核小、果个大,集晚熟、抗氧化、耐储存等优良性状的“全能梨”,填补了我国优质晚熟梨产品的国内空白。

  “山农酥”不仅“全能”,还成为农民致富“宝典”。“‘山农酥’栽种两年见果,三年见效,四年丰产,第四年预计亩产五千斤,平均每亩收益5万余元。”陈学森自豪地说。不仅如此,他还把选育的近30个自主知识产权果树新品种及栽培管理方法免费提供给果农,在山东、陕西等丘陵欠发达地区累计推广800余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0余亿元。

  “本次调研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陈学森教授对科研的态度,‘坚持把最好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挂在枝头上,写在农民的笑脸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的曾煜婷说道。

  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新环境下,山东农业大学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通过实地走访各个重点实验室,与院士、专家面对面交流,媒体团深刻感受到山东农业大学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上的特色发展之路,全方位体会到“向着一流大学奋勇前进”的努力。在新时代,山东农业大学将继续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中,“山农智慧”与“山农担当”,交出“山农答卷”。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山东省教育厅指导,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海报新闻主办。10月24-27日,50余名中央及全国各省市主流融媒体记者将陆续走进山东高校,实地探访泰安、青岛、济南等地。在深度发掘山东高校创新发展卓越成果、服务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感受齐鲁大地的广博文韵与奋发活力。

责任编辑:陶园园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