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介的一个失误,陈蓝到手的offer飞了,这是她目前收到的唯一一个研究生录取通知。“一觉醒来发现天塌了”,陈蓝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
2024年9月,来自浙江的大四学生陈蓝开始准备去英国读硕士的留学申请。由于本科学校排名不高,加上跨专业申请,为了稳妥起见,她花费一万四千元,找了当地一家留学中介,却没想到这成了她踩的第一个坑。
经历了3个月的材料准备、文书撰写、申请投递,2024年12月16日,陈蓝终于收到了第一个offer,来自她心目中的“保底”学校,这意味着她“至少有书读了”。校方在邮件中要求陈蓝三天内确认是否接受录取,“因为之前中介办事从没出过错,所以我提醒了他们一下截止时间,就没管太多”。
直到四天后,陈蓝登录申请系统,发现中介并没有确认录取,而学校已经撤回了offer。现在,她不得不跟学校说明情况,试图让学校恢复录取。
事实上,留学中介捅的娄子远不止于此。从去年香港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清退多名内地学生,到澳门大学宣布拒收内地国际生源申报该学校,近年来,关于无良留学中介造假、骗钱的丑闻屡见不鲜。
随着1993年中国自费出国渠道的放开,留学人数不断增长,从2000年左右的数万人增长至2022年的66.12万人。与之相对应的,中国留学中介行业规模逐步扩大。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国内共有留学中介相关企业27.23万家。
在留学竞争愈发白热化的当下,为了上名校去找顾问和中介,已是常规操作。费用越来越贵,信息越来越杂,服务种类越来越多,附带的陷阱也越来越多。成绩作假、实习证明作假、重金保录取、失联跑路……留学中介行业为啥这么乱?
骗局
深圳华商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杨叶,长期从事未成年人普法工作,对留学中介乱象多有关注。据她观察,相比于国内升学申请,留学申请造假的操作空间明显更大,这和国外大学的录取方式有关。
在境外高校,尤其是英美高校的本硕申请中,除了托福、雅思、SAT等标准化的考试成绩,学校尤其看重申请者的综合素质表现,包括参加过的社会实践、社会公益、企业实习以及科研能力、特长表现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个人陈述、推荐信中有所体现。
这也催生了留学中介的生意:提供留学咨询、润色申请文书和推荐信、为学生包装“人设”。很多学生因为对出国留学不了解,甚至学术水平不达标,十分依赖留学中介的服务。每个学生收费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笔面试辅导、实习内推、论文润色等服务项目还会额外收费。
然而,由于跨境的信息不互通,境外高校难以查证申请资料的真实性。“高校招生办是一个招生部门,不是一个稽查部门。面对动辄上万甚至几十万的申请者,如果一一查证资料真伪,可能几个月甚至一年都完成不了。”杨叶介绍道,这就给学生或中介伪造申请资料留下了空间。
肖恩本科就读于山西某所“211”大学,2023年本科毕业时,他曾花费8000元,请一家大型连锁留学中介机构提供留学咨询服务。然后,留学顾问以他本科院校不够好、成绩不够高为由,劝他买一段“实习经历”提升背景。“你想申请什么专业,中介就可以找一个相关的企业给你盖一个实习章,你人都不用去。”当时,肖恩又额外花了2000元买了一段两个月的“实习经历”。
此外,中介机构还会利用国内学生和家长对出国留学的不了解,通过营造危机感、过度承诺、展示虚假案例等方式,诱导申请者报名消费。
来自吉林的李娟今年即将本科毕业,准备申请香港和英国的传媒硕士项目。去年7月,她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求介绍申请经验,几天之内收到40多个中介的评论和私信。
其中一名中介对她的申请充满信心,“稳上港三和英国G5”,并给她展示了一系列和她综合背景相似的成功案例。其中一个案例恰好是李娟的学姐,她托人向学姐求证,发现学姐的本科成绩和中介所展示的并不一样,而且学姐也没有报该中介。李娟这才反应过来,这家中介所展示的offer是假的。
(“港三”:即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英国G5”:即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
在联系李娟的中介里,还有机构声称提供“保录取”服务,“项目有10万的,也有20万的,保证我被录取。”在留学服务中,“保录取”项目并不少见,也是要价最高的项目,通常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一位业内人士指出:“‘重金保录’无非两种方式,一是学生本来条件就好,中介正常申请,躺着收钱;另一种则是明知申请不上,于是钻申请漏洞,伪造成绩单、学历证书、实习证明、科研经历等等。”
2024年12月,南京一名家长称其花费70万元找中介为孩子申请上了香港大学,入读1年多后却被校方通知资料造假并被退学,引发关注。南京市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涉事中介涉嫌欺骗消费者,已介入并立案调查。
“这些造假一旦被发现,从表面上看,影响的只是涉事学生和中介;实际上,损伤的是中国学生整体的信誉度,造假多了,中国学生去好学校留学可能更难了。”成都某留学中介工作人员梅女士说道。
盲点
“首先,现在的留学中介行业几乎没有准入门槛和行业标准。”据梅女士介绍,开办一家留学中介机构,只需满足一些基本的工商注册条件,缺乏对专业资质、人员素质、资金实力等方面的严格审核。这使得大量不具备专业能力和良好信誉的机构涌入市场,鱼龙混杂。
我国对留学中介资质的管理可以追溯到1999年。1999年教育部先后出台《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试行)》,要求符合条件的机构应当向所在地的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教育部和公安部进行资格认定,中介资质5年更新一次。
在2014年8月,国务院将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便在其列。2017年,国务院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这意味着对留学中介“全面解绑”,不用再进行资质审批,可以直接在工商注册。仅2023年,就有7.45万家留学中介相关企业注册,同比增长73.44%,是2014年注册量的18倍。
为了规范留学中介的服务,2016年教育部、国家工商总局曾联合印发《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以下简称《合同示范文本》),其中涉及服务范围、双方权利义务、服务费用、退费条款、违约条款等内容,为中介和申请者双方提供参考。
不过,《合同示范文本》仅为建议使用,并非强制要求使用。杨叶比对数份留学中介合同发现,由于各国、各校的申请流程、申请要求差异较大,无论是《合同示范文本》还是实际签订的合同,对于服务的步骤细节、最终效果,很难有明确的约定。不少申请者在面临纠纷时,往往缺少明确有力的书面依据。
据肖恩和李娟等申请者介绍,中介机构通常会为每位学生配备三位老师,分别负责前期咨询、文书润色、投递申请,号称“全流程服务”。但现实情况往往是“缴费前销售天天找学生,缴费后学生天天找中介。”“一旦交了钱,问个问题隔一周才回,一篇文书要一个月,还是机器翻译的。”肖恩分享道,“但这些事情都没有写进合同里,要索赔也很难。”
此外,目前对于留学中介的监管机制也有待完善。2017年,国务院在取消留学中介资格认定的同时,要求“教育、工商等部门要在相应职责范围内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但是目前究竟谁来监管、怎么监管,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盲点”。
由于监管模糊,一些“踩坑”的学生只能通过法律手段事后维权。不过,因为诉讼流程长、取证麻烦,为了不耽误申请进度,不少学生和家长选择了“忍”。
诚信
杨叶认为,由于留学中介提供的申请材料、服务项目复杂多变,而且申请材料并不在国内使用,事前监管并不容易,行业的自我管理尤为重要。
“没有诚信的行业是做不长远的,行业必须组建自律组织,健全行业标准和职业道德准则,规范会员行为。”杨叶建议。
2021年12月,中国教育智库联盟留学教育研究中心(下文简称“学盟”)成立了全国留学教育行业机构规范服务和信用体系建设联盟,目前已有超过300家行业机构加入。学盟执行主任徐清之表示,学盟正在积极建立行业标准。“我们同时建有行业黑名单,已有50-60家机构列入其中,未来会不定期向社会公示名单。”
监管部门也不能撒手。根据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对已经取消审批但仍需政府监管的事项,由主管部门负责事中事后监管。因此,尽管留学中介资质行政审批取消了,教育部门作为主管部门,仍需负责事中事后监管。
“当然,出国留学教育咨询和中介服务属于市场主体,如果涉及到收费价格、合同纠纷、消费者维权、学员人身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方面,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发改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救援机构都需要各司其职,不能推脱责任。”杨叶认为,对于中介虚假宣传、违规操作等行为,监管部门需要加大惩处力度。
梅女士从事留学中介工作已有10年,她认为,家长和学生应摆正心态,不要相信任何“走捷径保录取”“低分上名校”之类的承诺。一些无良中介正是抓住了部分家长和学生急功近利的侥幸心理,才能一次次得手。
(应受访者要求,陈蓝、李娟、肖恩为化名)
记者手记:
无奈,是各方谈论留学中介乱象时最常使用的词。对于申请者来说,社交媒体被中介“包围”,信息真假难辨;签约时软硬兼施,签约后草草敷衍;被坑后为了不影响申请进度,还只能忍气吞声。
对于中介行业来说,大搞营销、申请造假、欺骗搪塞、捞热钱的机构大行其道,真正想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规矩办事的公司在经济利益上常常是“不合算的”。
这不只是一个行业的问题,生活中类似烦恼还有很多,买保险、租房子、健身房办卡……消费者“踩雷”的风险都不小,很多时候防不胜防。人无信不立,业无信则不兴,当一个行业和“造假”“上当受骗”挂钩,甚至劣币驱逐良币,这个行业还能走多远呢?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