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信息 > 正文
驻塞尔维亚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来塞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来源: 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官网

  伴随中国和塞尔维亚免签政策和直航便利,来塞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驻塞尔维亚使馆提醒来塞中国公民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防范,注意安全。

  一、旅游提醒

  旅行前请及时关注中国领事服务网、“领事直通车”公众号、驻塞使馆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安全提醒和实用信息,了解塞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及时了解塞海关等部门的相关政策,按要求携带物品,避免出现出入境受阻的情况。检查好自身身体状况,确保自身健康状况适合长途旅行。提前规划好行程,若跟团旅行,请选择正规旅行社,建议购买人身意外保险。旅行中注意人身财产安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不去危险的地方,保持与家人的沟通联系。如需驾车,请提前了解好当地的交通规则、目的地路况及网络状况等。如需租车,建议租车时购买车辆保险。最后,出行时尽量不要携带大量现金,提高反诈骗意识,远离非正规娱乐场所。如遇突发情况,请及时向当地警方报警,必要时与驻塞尔维亚使馆联系。如与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等发生纠纷,建议理性维权,注意保存证据,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避免过激或不理智行为。

  二、入境携带物品提醒

  塞尔维亚海关相对较为严格,请大家注意相关信息。个人行李中烟草类限制为,香烟50支或25 支小雪茄(雪茄重量不超过 3 克)或10 支雪茄或50 克烟草或上述所有产品的适当组合。酒类限制为,1 升烈酒或 1 升起泡酒和甜酒或上述饮品和 1 升其他葡萄酒的适当组合。其他限制有香水1瓶(最多50ml)或花露水1瓶(最多25ml)等。

  关于携带药品、食品、植物、宠物、奢侈品、电子产品、艺术作品、珠宝和贵重物品、武器、无人机等的相关要求详见文后链接“塞尔维亚海关网站”。

  三、入境签证政策问题

  自2017年1月15日起,中国公民持有效中国普通护照赴塞尔维亚旅游、经商或探亲,每次入境后可免签停留不超过30天;持旅行证等人员不适用免签政策;如需在塞停留逾30日或在塞学习、居留、工作、从事媒体报道等须经塞方主管部门事先批准的活动,应在入境前申办签证。

  自2014年11月8日起,凡持有效美国、英国、申根及欧盟成员国签证或居留许可的中国公民,在此签证或居留有效期内,可免签入境塞尔维亚或在塞中转,停留期为6个月内累积不超过90天。此项免签政策与中塞互免签证协议不冲突,不适用于持旅行证等人员。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持有效护照可免签入境塞尔维亚,停留期不超过14天。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持有效护照可免签入境塞尔维亚,停留期为180天内不超过90天。

  塞尔维亚不是申根国家,无相应签证不能进入申根区。特别提醒持单次入境申根签人员,一旦离开申根国入境塞后,无法再凭上述签证返回申根区。

  四、务工问题

  首先,要合法来塞务工。免签只适用于旅游、经商或探亲,不适用于务工目的且停留期限有限。如来塞务工,需事先办好工作签证。如已来塞,应及时督促用工单位协助办理合法居留身份。

  其次,谨防虚假宣传和口头承诺。部分务工人员经由社交媒体等非正规渠道获悉来塞务工信息,并与个别公司或个人中介取得联系,缴纳大额中介费后未签合同即利用免签政策来塞。来塞后却发现中介迟迟不安排工作或安排工作情况与此前承诺相去甚远,甚至出现中介跑路情况。建议与正规劳务公司签署协议来塞务工。

  最后,务工前应签订劳动合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各种渠道核实中介公司及用工单位合法用工资质,并通过企业查询平台查询相关单位此前是否存在劳务纠纷,确保无问题后并在来塞务工前,务必与务工单位或中介公司签署劳务合同,就工资待遇、机票购买、居留办理、病假回国、辞退离职等各方面条款充分协商,确保所有条款落到纸面,并留存好合同原件,必要时凭合同维护自身权益。


  联系方式及有关实用信息:

  塞尔维亚报警电话:192

  塞尔维亚火警电话:193

  塞尔维亚医疗急救电话:194

  塞尔维亚拖车服务:1987

  驻塞尔维亚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381-63590818。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86-10-12308或 +86-10-65612308


  塞尔维亚实用网站

  塞尔维亚海关网站:https://www.carina.rs/en.html

  塞尔维亚海关网站游客信息:https://www.carina.rs/en/passengers/passenger-custom-clerance/FAQ/tourists.html

责任编辑:刘晓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