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是深藏在人们孤独时的另类智慧,在面临特殊的人生场景时,犹自解开,粲然释放,遗落一地惊喜。我们走在路上,和许许多多在此路过的人一起,体味平凡生活中的不离不弃。
国际生日礼物
一早起来开窗,看见路对面的窗户装扮了“happy birthday”和“70”的字样,我就做了一个大红的中国结作为生日礼物,做了简单的包装,给老人送过去。我在外面敲了敲窗户,把东西放在窗台上就回家了。疫情暴发以来,附近的老人们都很少出门。下午4点多,老奶奶穿过马路来敲我的窗户,手里拿着一封信。还告诉我说这是她丈夫收到的最让他开心的国际生日礼物,这也是她自“封城”以来第一次走到马路对面。
传递快乐的N95口罩
20多年不曾联系的朋友,在今年年初得知我来英国教书,从新闻中了解到这边疫情逐渐变得严重起来,发信息说,“马老师,请给我发个地址和收件人及联系方式,我给你快递一些口罩、护目镜等,以备不时之需。谢谢!”还嘱咐我,“天晴时备雨伞,未雨绸缪,用不着更好。”因为国际疫情的升级,辗转40天时间,这些防护品终于收到了,心中的感动不是一个“谢”字可以表达的。
我有位邻居在疫情暴发前因为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出院后需要去医院复查,我就跟他联系,告诉他会送他一个N95口罩。当他收到口罩时说,这是一个传递快乐的口罩,还说我是一个传播快乐的人。
如果不是疫情的发生,真的无法体会来自朋友们跨越千山万水、穿越重重阻碍的关切,也不能更深地理解苏格兰人的淳朴乐观。
大爱抚平莫名焦虑
时间进入3月中旬,随着意大利疫情的全面暴发,一向淡定的同事们也开始紧张起来,还有一些老师和学生因为出现疑似症状需要在家隔离。星期三我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格兰治中学上班,热心的艾琳大姐关切地询问我的身体情况,是否有不舒服。中午午餐时间,校长来到中文教室同样关切地问候了一番,放学时法语老师汉娜也嘱咐我要注意。或许是太紧张的原因,下班回到家竟然真的觉得嗓子不舒服。一向8点多就早早入睡的我到9点还无法睡着,嗓子疼得更加厉害了。实在太紧张了,我就给院长发信息汇报了情况,院长随即打电话过来跟我聊家常缓解紧张情绪,挂断电话前还嘱咐我好好休息。
病毒无情人有情,世间一切疾病的肆虐,都是在呼唤人间大爱。在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携手同心,共渡难关。
复活节的风信子
风信子的花语是只要点燃生命之火,便可共享丰富人生。
我的邻居Jannifer和Ian在春节时来我家吃了饺子后,执意邀请我去他们家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苏格兰派(一种又圆又硬的酥皮馅饼,里面的馅常是洋葱和牛肉或羊肉),并且顺便教她学习包饺子。于是我们约好,周五晚上我去她家吃饭。可是星期四的凌晨,我忽然感冒发烧了。因为疫情的原因,有发烧、咳嗽等症状的人都需要在家隔离两周。我赶紧给她发信息取消约定,她立刻打电话过来,问我知不知道怎么联系医院,还告诉我如果情况紧急就拨打救助电话111。
星期六上午,我收到Jannifer的信息,“Dear Yumin: I have left a little present outside your door. Enjoy X Jannifer.”(亲爱的玉民:我在你门外留了点小礼物。)我打开门,看见一盆风信子和一盒巧克力蛋糕放在门口的地垫上,还有一张小卡片挂在花盆上,上面写着会在复活节那天开花。两周以后,复活节来临,一串串粉色的花儿如期开放,满屋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疫情中最忙的人
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有50多位汉语老师辛勤地在下辖的44个孔子课堂工作,疫情蔓延时,老师们作为“最美逆行者”,站好最后一班岗。3月20日,学校宣布暂时关闭,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安全回到家中坚守。在家的日子,空闲时间多了,但是疫情形势愈发紧张,老师们都难免因为孤独开始想家。放假初期,我正因为发烧在家隔离,身体的不舒服加重了身处异国他乡的寂寞和无助。这个时候,院长打来电话了解了我的情况,非常亲切的跟我聊家人、聊孩子、聊我家乡的一些风俗习惯,最后还嘱咐我好好保重身体。之后几乎每天都收到院长询问我身体恢复情况的电话,感冒恢复后和其他老师联系,她们也都收到了院长的关怀和问候。全院50多个老师,院长每天都悉心了解老师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况,有时候还会在聊天群里给大家发一些生活技能指导。
学校因为疫情放假期间,院长一方面关心着每一位老师的安危,一方面积极联系使馆为老师们分发防护用品和“健康包”。
平凡的我们,在疫情中,总是被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记得翻译家许渊冲说过,“生命不是你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相信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记得那些爱着我们和我们爱着的人,也会有更加坚定的信心,用饱满的热情去拥抱生活。(作者系英国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公派教师)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