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记北大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李小娟老师
发布时间: 来源: 留学北大

李小娟老师(左二)和预科生在迎新现场工作

  李小娟老师,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老师,从2000年开始从事留学生管理工作,并于当年6月起加入预科教育团队,伴随北大留学生预科教育一同走过20年难忘的岁月。

  从无到有,成立伊始

  作为北大预科教育创办到发展一直以来的管理者,李小娟老师可以说是预科20年发展的重要见证人。忆及北大预科创办的过程,李小娟老师谈到,北大预科的建立初衷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国际化发展的要求。21世纪初的北京大学正处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北京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特别是面对国内外人才竞争的形势,希望实现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二是扩大生源、提升生源质量,当时进入北京大学学习的留学生中,一小部分是受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从海外来华求学,大部分是生活在中国,通过留学生入学考试进入北大的,预科的建立,能够为境外学习成绩优秀的高中学生提供进入北京大学学习的机会;三是与国际一流高校的对比,预科教育作为“知识衔接”的有力桥梁,能够有效帮助来华留学生适应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转变,顺利投入新环境的学习中,高校设立预科教育是国际上的一般做法。

  北大预科建立后,立刻吸引了许多身处海外高中、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成绩优异,但汉语相对薄弱的留学生,使得他们有机会进入北大本科学习。可以说,预科拓宽了北大留学生的招生渠道,提高了留学生入学的质量,并为留学生多元化奠定了基础。此外,预科教育的开展还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发展模式,于2003年初与韩国庆熙大学联合创立了北大-庆煕大学预科项目,并于当年招收了第一期共28名学生。

  培养探索,困难与感动

  作为北大预科的管理者,需要统筹安排预科的招生宣传、实践推行及培养服务等各个环节,其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招生这一道难关。在李小娟老师的记忆中,预科成立之初的招生可谓困难重重。因为北京大学是中国高校第一个成立预科的学校,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参考,只能是摸索着来,除了发放招生宣传手册进行宣传、主动联络驻外机构和人员帮忙宣传之外,也尝试主动与一些境外的优质培训机构取得联系,请他们输送符合条件学生。经过各方努力,本来计划招收100名学生,最后招收了122人,超额完成预定计划。

  面对每一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段、拥有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服务与管理的过程是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其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预科生来自不同国家,大都刚刚高中毕业,年龄比较小,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事无巨细的常常需要老师协助解决,比如学习上遇到问题需要和任课老师取得联系,找出问题所在,及时提醒,协助学生克服困难。总之,留学生工作要有耐心和责任心,让留学生们遇到任何事情都愿意与管理者沟通,最后能切实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在与预科生长期相处的过程中,预科生们也给李小娟老师和留办其他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位学生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但都有着勤奋好学的共性。比如,韩国学生李允贞,在一个全新的项目里,从入校开始,就努力克服生活上的不适应,刻苦学习,一年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升入本科,本科毕业后进入韩国驻中国大使馆工作;尹纳川,一名腼腆的巴西大男孩,带着一颗热爱中国文化的心来到北大求学,由于最初语言不好,要比其他同学花费更多时间学习,但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顺利进入了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之后到广州的欢聚时代公司上班,目前回到巴西,负责在巴西的业务;曾婷婷,一位爱笑的泰国小女孩,刚到校的时候因为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学习上不是很认真,为此,李小娟老师充当起了朋友和长辈的角色,没少谈心夜话。“没想到只是因为我说一句话,就让她不但以很好的成绩完成了学业,还修了双学位,毕业后到清华继续读研究生了。”李小娟老师骄傲地说道。

  20年来,留办预科的老师们早已与预科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与学生一起成长,收获的是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看着一批批学生从预科升入本科,毕业后又继续深造或走向工作岗位,并在自己的领域内闯出一片天地,他们由衷的开心和骄傲。

2019年带预科生前往坝上结业旅行(前排左二为李小娟老师)

  观往知来,发展与展望

  提及未来的发展,李小娟老师表示,北大预科已经走过了20年,而在教育国际化成为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发展重要理念的今天,结合二十年来的实践与思考,北大预科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北大预科会继续践行并不断扩大“走出去”战略,吸引优秀的海外高中毕业生来到北大,以准学历教育带动学历教育,为北大本科输送更丰富、更高质量的人才,为北京大学国际化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刘晓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