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是我的女儿从宁波诺丁汉大学毕业的日子,在那之后她就要赶赴联合利华上海总部工作。其实早在大三的时候她就考虑过读研的事,但因为心仪的海外学校受疫情影响,课程多以网课为主,所以考虑再三,决定先就业再读研。
虽然她的学业即将告一段落,但我仍想对她说:(尽管毕业了)学习不能停止,社会也是一座好大学,希望她不断学习、思考、交流、实践……
Chance favors the prepared mind!
这个模式让孩子能够走得出去,也回得来
我们和宁诺结缘是在2012年,那时女儿还在读初二。有个在宁诺工作的朋友跟我们说:宁诺最近有开放日,你要不要来看一下,小朋友应该还是蛮喜欢的。
那是我们第一次走进宁诺的校园。我记得女儿说:“妈妈这学校颜值很高,建筑风格也不一样,草坪好漂亮。”
除了美丽的校园,吸引我们的还有宁诺的2+2学制,也就是大学前两年在宁波诺丁汉大学读书,后两年到英国诺丁汉大学读书。
对于去国外读书,我们家的看法是: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尽量还是给孩子创造走出去看看的机会。因为走出去,世界大了,你的视野也广阔,你的圈子也大,想法可能也会变广变深;跟不同的人交往的能力也会提高,机会也会更多,对自身发展来说也是很好的。
孩子的爸爸从小读书成绩很好,大学读的是西安交大的机械专业。他有几个同学毕业后去了国外读研读博,但他因为家庭条件受限,没能出国继续深造。这么多年他和大学同学都还保持着交流。他们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就是工科生最好是往上、向外继续读研读博,对自身的发展有帮助。
不过我们都认为,等到孩子读大学的时候再出去是最合适的,那时候他们的心智情绪发展得比较稳定,对本土的文化已经有一定的认同感,能够出得去,也回得来,同时也能获得一些国际视野。所以宁诺这样的学制设置跟我们的想法是比较契合的。
这个距离让孩子学在宁诺,行在全球
因为家就在宁波,所以之后的几年,尤其是在把宁诺作为高考首选目标之一后,我们陆续参加过好几次宁诺的开放日,参观过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也体验过试听课。
在高考选择的时候,女儿曾经觉得宁诺什么都好,唯一的不足就是离家太近:“离我们家只有三站路,我读个大学居然还离不开宁波。”做孩子的也许都想着要远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做父母的还是会有些私心,希望孩子离家不要太远。
不过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宁诺。
现在4年过去,回过头来,女儿对我说:“妈妈,我不后悔。”
在这四年里,她走了很多地方和国家:大一的寒假她就参加了AIESEC在阿塞拜疆的海外志愿者项目;暑假的时候她又去北京参加了夏校。到了大二,她通过了面试,在敏实集团进行了2个多月的暑期实习。大三的时候她又获得了交换机会,前往法国诺欧商学院交换学习。回到国内后又前往阿里巴巴集团实习……
这个能力继续求学还是工作,都可直接上手
虽然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说要给孩子规划好教育路线,但我觉得还是要看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所以我们家从小就注意跟孩子的有效沟通,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大三的时候,女儿在法国诺欧商学院交换学习,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那时她的学习兴趣完全被激发了出来,所以第一想法是毕业后继续读研。但因为疫情影响,原计划的海外实习项目改为了在国内企业实习。
她前后在五家企业实习过,这其中有宁诺对接的企业,比如敏实集团、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也有她自己通过一些实习分享群获得的机会,比如明基、阿里巴巴和联合利华。在这些企业里,她尝试过不同的工种,比如人事、市场、销售。对于一个商科学生,我们认为这样的实践对她很重要,而她也通过这些实践发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
到了大三下半年,女儿终于决定暂停申研,毕业后先去工作。一方面是因为实习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另一个方面是因为她心仪的研究生学校大概率会以网络授课为主,体验感不好。女儿不想单纯为了一个文凭去读研。她可以先工作,过个两三年有适当的机会再出去学习。毕竟,学习并不是一时的,而是一生的事业。这是女儿深思熟虑后所作出的决定,作为家长,我们尊重她的决定。
目前,女儿在上海联合利华总部人事部门实习,4月底通过了实习转正的英文面试。她说:“妈妈我是一次通过的!”看到女儿能顺利通过外企的面试,说实话,我也挺为她感到骄傲。
一个人总是要走向社会的,去接受社会的考验,学校也只是其中的一个过程而已。但对于宁诺,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就像是一座桥梁,通向远方、连接未来。(作者系17级国际商务与法语专业毕业生葛芷昕家长,文章首次发表于2021年6月)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