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兴办以来,始终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以火炬计划为导向,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突破口,以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引领带动作用,全力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努力实践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增长模式和“四位一体”发展战略。
建区17年来,威海高新区累计实施火炬计划项目54项,火炬项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3亿元;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420件,其中火炬计划项目累计申请专利565件,发明专利140件。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占威海市的60%。 2007年,威海高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7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5%。园区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威海高新区先后被科技部等部委授予“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兴贸工作先进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ISO14000国家示范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山东省专利园区”等称号。一座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创新资源充分汇集、生态环境优美舒适、辐射带动作用突出显现的创新型科技园区正在黄海之滨的金色海岸线上蓬勃兴起。
搭建载体平台优化创新服务环境
优良的自主创新载体是整合聚集各类创新要素的基础。威海高新区以总投资近4亿元、总面积20万平方米的孵化器作为自主创新的激活点和支撑点,努力搭建两大载体平台。
搭建中介服务平台。为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威海高新区积极引进创业风险投资、信用担保、技术交易、技术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依托创业中心的“初创期小企业创新项目服务机构”,帮助在孵企业开展以投融资服务、技术交易服务、项目评估申报等为主要内容的高端增值服务,帮助企业快速成长。近三年,威海高新区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上级扶持资金、风险投资基金、信用担保资金共计2.3亿元,鉴定科技成果170余项,填补国内空白55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1项。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中介服务,越来越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果、项目和企业在孵化器中源源不断地萌生出来、羽翼逐渐丰满,规模快速扩大,向着实现产业化的目标迈进。
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在精心搭建已有的网络信息平台、技术交易平台和博士后科技工作平台的基础上,威海高新区着力加大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集中人财物力,高质量地建设了汽车电子平台、软件开发平台、动漫设计平台、精细模具制造平台,并对打印扫描、软件研发和动漫设计等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吸引了一批高、精、尖领域的领军研发机构进驻孵化器。今年已有18家从事软件、动漫、模块设计与制造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驻孵化器,入孵企业总数累计达到了237家。
此外,威海高新区积极引导企业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到目前,园区已建立高标准的市级研发中心1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以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为依托,以创业中心搭建的技术平台为载体,一头连结研发源头,一头瞄准产业化的科研成果催生形成运作模式,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突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创新合作层次
强化产学研合作是推进自主创新的便捷途径。威海高新区以鼓励加强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提升三个层次。
第一,提升合作创新层次。把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中科院、工程院院士的合作作为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以与清华科技园合作为切入点,加强与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合作的基础上,威海高新区又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共建大学科技园威海分园的合作协议。
第二,提升研发“含金”层次。鼓励引导企业拓宽创新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升创新水平。威海高新区对设立市、省、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万至100万元的奖励扶持;对获得专利授权的,给予不同档次的资金奖励,激发研发创新热情。
第三,提升人才吸纳层次。威海高新区充分发挥“海外学人高科技创新园”的载体作用,通过项目、基地、人才一体运作模式,先后吸引3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进区考察和进行项目对接,创办海归创业企业24家,建立了4个博士后工作站。这些高层次人才为推进自主创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智力支撑。
再造发展优势壮大主导产业集群
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和发展的生力军。威海高新区把加快骨干企业膨胀扩张,大力培植特色产业作为根本,着力打造三支生力军。
着力打造龙头骨干企业生力军。高新技术骨干企业是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威海高新区将2008年确定为“自主创新年”和“项目推进年”,把大项目的建设、膨胀作为主攻方向,制订了《关于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奖励办法》等系列政策,以优势特色产业链为基础,积极打造以山东三星、新北洋、山东华菱为核心的打印设备产业集群;以威高集团为龙头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以光威集团、拓展纤维为龙头的碳纤维及制品产业集群,积极抢占全国乃至世界同行业的制高点,构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目前,威海高新区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及机电一体化四大高新技术主导产业中,均有“航母”型骨干企业,年内已经和即将开工建设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20多个,总投资318亿元,对拉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领军作用。
着力培植发展潜力较大企业生力军。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必须大力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和企业。威海高新区把解决企业资金瓶颈作为服务突破口,一方面,提高区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比例,鼓励扶持创新品牌,对获得省级名牌、国内名牌、著名商标的给予10-15万元的奖励;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项目,积极探索无偿使用、贷款贴息、投资入股等方式,实现财政资金效用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好上级扶持政策,积极做好有针对性地向国家、省市级申报立项工作,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07年,威海高新区通过项目申报争取上级扶持资金7000多万元。另外,园区全力推进区内企业在境内主板、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已有2家企业在“股份报价转让系统”挂牌,4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着力抓好落地项目建设生力军。威海高新区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来抓,突出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从源头上夯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继总投资8000万美元的单晶硅项目落户威海高新区之后,今年3月,居亚洲领先水平的高科技海上测风塔在威海高新区北部海域落成并开始测风,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项目建设拉开帷幕。为拓展发展空间,目前,投资1亿多元,利用3平方公里荒滩建设的产业化基地,正在加快基础设施配套,拓展纤维制品、心内耗材、图象扫描仪等12个高新技术产业大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威海高新区正在成为人才、资本、技术要素高度聚集,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强力引擎。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