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范,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荷比卢分会会长。曾在德国布伦瑞克技术大学、英国斯特拉斯克里德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英国萨里大学任研究员。2020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基础科学部通讯院士。
从航空走向航天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吴树范赴欧洲进行研究工作。两年时间里,吴树范对欧洲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深有感触,逐渐认识到国内相关领域科研水平与欧洲的巨大差距。
结束了两年的科研工作,归国后的吴树范仍意犹未尽。“虽然在欧洲待了两年,那只是刚刚睁开眼,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还没有看清楚,真正的技术也没有学到。” 他了解到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在航空航天领域极具特色,与此同时,Mulder教授也正计划进行控制与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两人一拍即合,吴树范开始了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为期一年的研究。那时的他还不知道,他与荷兰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研究工作告一段落后,吴树范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是继续选择自己擅长的航空领域,前往英国莱斯特大学进行直升机控制研究,还是迎难而上选择英国萨里大学进行卫星研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挑战性更大的后者。
得益于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萨里大学研究期间与欧洲航天局航天技术研究中心(ESTEC)的合作,2002年,吴树范接受了ESTEC抛出的橄榄枝,成为了欧洲航天局长期工作人员。从此,空间科学逐渐向他敞开了神秘的大门。
从国外走向国内
在艰苦岁月中成长起来的吴树范,血液里流淌的不仅有对知识无限的渴望,还有对祖国深沉的爱。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进入太空,震惊全球。吴树范的荷兰同事纷纷向他表示祝贺。虽然欧洲航天局在某些技术领域走在了前列,但并没有能力将自己的宇航员送上太空。飞船升空的那一刻带来巨大的自豪感,也在吴树范的心中埋下了归国的种子。
进入21世纪,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掀起了新的浪潮,我国的载人航天、北斗以及探月工程等航天征程不断提升着我国在航天领域的话语权。
2014年8月,中法天文卫星 SVOM 合作项目自两国于 2006年签订《关于合作执行 SVOM任务的谅解备忘录》后,再一次向前推动,法国空间研究中心主任让·伊夫·勒加乐与时任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在北京签署了一项关于SVOM天体物理科学任务的专项协议,明确了中法双方的责任划分。2013年,他归国担任SVOM卫星总设计师。随后,吴树范提出的技术方案获得法方认可,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2015年9月26日,我国首批立方体纳卫星——“上科大二号”立方体试验卫星(STU-2)搭载“长征十一号”火箭发射入轨。STU-2 包含 3 颗立方星,分别重1.7千克、2.2千克、2.9千克。这是我国首批按照国际标准研制并发射入轨的立方体试验卫星,其总设计师就是吴树范。
当时,国内做1颗卫星的平均周期在3-5年,吴树范仅用一年半的时间便做出了3颗卫星,而这也是微纳卫星的特点:技术含量高、研制周期短、成本低,且可以进一步组网,以分布式的星座形成“虚拟大卫星”。早在初次接触到立方星概念,吴树范就意识到,这将在空间科技与应用领域引发一场重大变革。随着卫星应用走下神坛,商业航天的发展也就成了大势所趋。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学生创立了isispace立方星公司,丹麦奥尔堡大学的学生创办了GOMSpace立方星公司,美国出现了Space X这样的民营航天企业,这些所见所闻也让吴树范看到了商业航天的未来。“原来很多商业用途不敢用卫星做,最大的原因就是成本高,有了立方星,这就不是问题了。它将掀起一场产业革命,推动商业航天时代的来临。”吴树范说。
吴树范联合创办了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不仅专注于技术研发,也致力于成果转化,领跑中国商业火箭与微纳卫星领域,成为真正的时代弄潮儿。
让中国走向世界
作为欧洲的门户,荷兰让吴树范感受到了包容多元。在提及中荷关系时,他认为,尽管可能会存在短暂的曲折,但两国开放的思想是永恒的,中荷在技术和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也将成为未来中荷稳定关系的基石。他从空间科学的角度这样看待中荷关系,“人类在地球上吵来吵去,然而当你进入太空,你才会发现,地球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地球上的人类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在荷工作时,吴树范曾任荷兰学者华人工程师协会副主席、主席,以及全欧华人专业社团联合会轮值主席,不仅多次参与当地人举办的社群活动,也多次组织活动介绍中国文化,多次主办荷兰华人社团的“人才论坛”等科技与人才交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更深刻地理解了外国文化,同时也向外国展现了中国的面貌。“从事社团的工作,要学会调动整合资源,发扬每个人的长处,调动大家在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一个闪亮的团体”,这是吴树范对全荷学联未来工作的赠言。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吴树范给现在的留荷学子3条建议:首先要站得高,看得远,其次选择一个方向钻研,学得深,学得精;最后便是坚持,相信天道酬勤,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这样才能积累足够多的能量,培养足够多的资源,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他认为,留荷学子的能力风貌逐步提升了中国的形象,中国与荷兰互相尊重,彼此包容,必将促进两国更积极的交流,构建更加开放的合作关系。(作者就读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暨研究中心人类营养与健康系)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