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高星林:桥联中荷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高星林,以关键岗位参与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具体负责运营筹备,智能运维重大研发项目总体策划、实施方案等立项前期工作。2019年12月-2021年1月,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系统设计与集成管理系访学,期间组织发起“星火计划”国际学术交流系列活动,构建了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组织了18 场高水平学术讲座和3 期国际学术沙龙交流活动,吸引来自全球18 个国家、超过50 所著名高校的博士生、学者和业界精英参加。现在清华大学攻读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领军工程博士。


  2018 年10月23日,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曾经,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历经6 年筹备、8年施工,披荆斩棘,在伶仃洋上造出这座世界级的跨海大桥。如今,这一联通粤港澳三地的重要通道,更成为新时代的国家新名片,成为讲述美丽中国故事、联通世界、促进中华文化传播之桥。在众多大桥的建设者中,高星林在访学荷兰之际,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向世界再次递上了这张“中国名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19年12月19日,高星林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以下简称“TUD”)访学。此前,高星林参与了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前期工作,并在关键岗位上全程参与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在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高星林就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希望有机会去国外学习,将过往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系统化梳理。“荷兰建造了世界第一条矩形钢筋混凝土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沉管隧道建造最多的国家之一,经验丰富。港珠澳大桥的参建单位就包括荷兰隧道工程咨询公司,其参与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过程设计及施工咨询工作,荷兰特瑞堡公司也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接头提供橡胶止水带等材料的制造和供应。我和TUD的合作导师马塞尔·郝托(Marcel Hertogh)教授就结缘于港珠澳大桥。”

  来到TUD,高星林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开始了对超级工程复杂性管理的学习与研究。出国前,他已对访学内容进行了周密规划。在港珠澳大桥建设时期,高星林担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助理兼计划合同部部长,有着很强的计划制定及执行能力。“工程师的思维就是以目标为导向,首先确定目标,然后分解步骤,进而制定规划,最后有效执行。我将访学计划分解为12期,每一阶段都会把访学成果和下一阶段计划告诉我的推荐人和相关领导。”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高星林高效执行并超额完成了计划,产出多项成果。访学期间,他共完成一本19.8万字的著作、两篇学术论文和4篇调研报告,撰写了超过70万字的心得随笔及访学日记,由他牵头翻译的3本英文著作如今已合成两本中文书籍正式出版。

  高星林赴荷兰访学没多久,就赶上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然而,他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还自行发起了“星火计划”国际学术交流系列活动,构建了一个国际学术交流的云分享平台。“星火计划”此后促成了中国公路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欧洲分委会的诞生,高星林被委任为首届会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火计划”的名字正源于此。将港珠澳大桥等中国超级工程技术和管理的中国故事介绍给世界,像星火燎原般让更多的人听到、看到今日中国之重大工程,是高星林发起“星火计划”的初衷。因为他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港珠澳大桥建设者讲话时“要用好管好大桥”的殷切嘱托。2020年春节前夕,全荷学生学者共同组织了一场春节联欢会暨新年论坛晚会,中国驻荷兰使馆教育参赞罗平在晚会致辞时对在荷留学人员的一番深情寄语激荡起高星林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在圆满完成港珠澳大桥建设任务之后,有机会到国外访学,有机会把我们曾经的实践再次通过理论进行更全面的审视,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正因为机会难得,我更想多做点事情,不辜负国家寄予我的厚望”。就此,一颗火种埋入了高星林的心里。


  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

  港珠澳大桥代表中国桥梁的先进技术水平,被外媒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自建设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2020年,港珠澳大桥荣获国际桥梁大会(IBC)首个“超级工程奖”。大会执委会认为,港珠澳大桥工程规模极为庞大、极具复杂性与挑战性,在技术创新、材料创新、美学价值、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效应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成就。

  “正是因为有港珠澳大桥的平台、品牌和故事,有国家欣欣向荣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巨大的中国交通建设成就作为坚实基础,我才有机会、有可能组织‘星火计划’,才能够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这是对港珠澳大桥的认可,对中国交通建设成就的认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和认可。”

  “一方面,通过讲述港珠澳大桥和中国其他重大工程故事,宣传中国交通建设成就,展示新时代的中国;另一方面,也围绕中国超级工程的实际需求,分享重大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现认识和方法论的系统提升,为建设交通强国服务。”怀揣着港珠澳大桥这张“中国名片”,高星林向世界讲述着更加生动的中国故事。

  “星火计划”架起了海内外交流之桥,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博士生都对这一平台给予肯定与期许。一位来自英国的资深工程师认为,“星火计划”为长期在海外工作生活的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国内最前端交通建设项目现状的绝佳机会,也提供了一个让世界通过国家重大工程深入了解中国的机会,与更多业内人士探讨交流经验做法,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经历;一名留荷博士生表示,活动的开展为在欧洲的学生学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创造了与海内外优秀业界前辈交流的机会,在疫情之下极大丰富了海外学子的求学生活,作为土木学子,他更是从中学到很多管理知识和工程经验;一名留学瑞士的博士生说,除了研究内容本身,各位主讲嘉宾也强调了工程师和科研人员要有初心情怀,尤其在大型复杂工程管理过程中,领导力和勇于克服挑战的决心同样是取胜的重要因素,这些工程管理经验对其今后的研究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些“星火计划”的忠实参与者,通过平台也向世界发出他们的声音。

  纵观人类文明历史,重大工程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推动人类文明向着更高水平发展。在新征程上,中国重大工程在世界舞台上承担起新的使命,用更好的方式让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走出去的“中国名片”,凝结着中国智慧,在世界民族之林,亦绽放光芒。


  初心纯粹 可以致远

  在访学期间,高星林还对荷兰社会的创新力进行了广泛调研,他发现,虽然荷兰所处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但有限的资源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也促使荷兰人必须创新,在应变中求生存。正因如此,荷兰在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治水、智能交通以及高新科技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在荷兰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可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做到有效衔接。所以,高星林认为,荷兰在整体规划设计上的一致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值得中国参考借鉴。

  谈到如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高星林认为,我国如今在交通先行方面已做得很好,但在综合交通融合发展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统筹和协调,包括交通与其他行业领域的智能融合。此外,在设备及装备研发方面,核心部件还没有完全掌握。虽然国家在基础研究支持方面投入很大,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急功近利,越是需要静下心来沉住气开展科研攻关,才能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交通强国的内涵,也包含运营养护的部分,需要考虑到如何更好地发挥大桥或重大工程的价值。“在美国切萨皮克湾跨海大桥调研时,接待我的5 位专家里,有一位做了37年运营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而我国则偏重建设人才,运营维护方面的人才比例非常低。如何提升我国在重大工程运营养护方面的能力,需要在基础研究、管理体系、人才储备和专注度、价值追求等方面同时着手。”高星林说。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对重大工程复杂性的理解,高星林愈发感觉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2008年,在港珠澳大桥项目招兵买马之际,高星林放弃了当时颇为安稳的生活,到港珠澳大桥去接受更大的挑战。此前,他已积累了7 年的工程一线经验和3 年的交通行业管理经验。问其原因,他说:“我不喜欢那种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人生。”

  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使高星林获得了在认知、思维、视野、格局等多方面的提升。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是高星林人生中最感荣耀和自豪的一段经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港珠澳大桥赋予了我使命感,也赋予了我人生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重整行装再出发,继续攀登新高峰。在港珠澳大桥建设圆满收官和经历了大桥运营之后,高星林已离开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为自己这段不平凡经历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如今,他正在攻读清华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并转型从事新工作。他要通过坚持学习,不断跨界与融合,继续挑战超越自己的认知边界,并享受这种跨界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

  访学经历为高星林带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让他对“人”有了新的理解,“把人摆在事的前面,你才能做更大的事。”在新的赛道上,高星林依然选择与复杂性共舞,作为一位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业人士,以复杂性系统管理思维做“人”的工作,或许更值得我们期待。(文章节选自《神州学人》2022年第5期,原题为《以桥为“桥”,给世界递一张中国名片》)

责任编辑:刘晓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