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荷兰的大街上,你总能发现一种特别的“蓝”,人们管它叫“代尔夫特蓝”(Delfts Blue),特指代尔夫特蓝陶——一个以17世纪从中国进口的“青花瓷”为基础、融入了本土绘画技巧和特有元素的产物。或许没有文献确切记载中国瓷器通过丝绸之路远至欧洲的最早年份,但是在17世纪,“中国进口”已然成为欧洲各国的“时尚风向标”。400年后的今天,“中国进口”不仅长盛不衰,还有了更多的含义,不单单是指中国的产品,更指中国的思想、中国的文化底蕴以及中国的无限潜能。21世纪的今天,我们有了另一种“跨文化交流”。
2019 年夏天,我乘着本科学校组织的中荷学术文化交流的“快车”,第一次踏上了荷兰这个国家。机场内一起接机的小狗和气球、映入眼帘的无数大长腿、机场外高度和我腰部齐平的自行车座,是我对荷兰的第一印象。
和自己出国旅游不一样的是,作为学校的代表访学交流,身上多少是带有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就像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虽然渺小,但却是组成宇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的渺小,也印证着宇宙的广阔。和所有同学一样心照不宣,“我们感知文化,我们参与文化,我们代表文化,我们交流文化”。也许那时的我们还不知道,学校组织的那次文化交流,会在很多人的心中埋下一粒种子,在未来的某一天生根、发芽、长大——有人去了北大,在高精尖实验室博采众长;有人去了跨国公司,在项目中没日没夜却神采飞扬;有人远赴美国,在地球的另一端攻读联合培养博士。而我,在那次访学之旅后,决定在荷兰继续我的硕士学业,成为农业类院校中排名世界第一的瓦赫宁根大学的一分子。5个月后,我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待到夏天再次来临,我再一次回到了荷兰。
这两年间,作为那一颗小小尘埃,我想我或许也构成了一点点小小的宇宙,至少,曾经有其他尘埃和我一起碰撞、聚集;我也见证了很多小小宇宙的集合。在荷兰学习的第一年,我加入了全荷学联瓦赫宁根分会,我们为中外学生文化交流而奔走,通过活动合作等,让中国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到其他国际学生的活动中去,能够被更多的同学看到、认识。甚至在国际学生组织ISOW 的年度汇报上,我看到我们可以被着重强调为“ISOW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特别感谢过去一年带来的各类文化活动”。我们让其他国家的学生们体验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绚烂。
当然,单独个体的融合,也一定会伴随着单独个体的碰撞,从而上升到整体的碰撞与交融。在荷兰的第二年,我加入了瓦赫宁根学生议会。放眼全荷兰,国际学生在议会的话语权是非常小的,或许是因为在刻板印象里,荷兰人表达诉求更加直接,不会退让。但也正因为国际学生的谦让,导致议会在学生中的重要性和便利性没有被国际学生所了解。我时常感慨, 要是所有中国留学生都知道议会学生代表的桥梁性作用,那么维护自身权益、促进文化交流将会变得非常简单。当然,作为仅有的3位国际学生代表之一,我也体会到了在议会中与荷兰同学在各项政策上的矛盾不断,双方都想为“自己人”争取更多的权益,无论是考试中语言的使用,还是学费,抑或课程的重修,等等,总有争不完的理。但此时,若是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丧失的不仅是这一次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下一次也很难再次争取到应该享有的权利。好在,如果坚持自己的论点,总能在辩论过后找到平衡各方的解决办法,也可以在找寻方法的过程中学习到其他人的思考和处事方式。这大概也是跨文化交流的魅力吧。
今年9月,我在学生议会的一年任期即满,但同样是在今年9月,会有另一位中国学生在瓦赫宁根学生议会中继续发光发热,继续用她的方式,也是中国留学生的方式,和其他代表一起,为各自的权益发声,为文化交流促进提供土壤。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中国学生如何从幕后走向幕前;如何科学、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如何借学校这个集结了全球优秀青年的平台弘扬中国的文化;如何用自己小小尘埃之力做引以为傲的事。
我们在广阔的天地间,播撒友谊文化的种子,在诗和远方中奏响我们的乐章。岁月流转,初心如磐。我想每一个留学生都是一样的,没有忘记来时路。
“我们感知文化,我们参与文化,我们代表文化,我们交流文化。”(作者系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科学-自然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瓦赫宁根大学学生议会成员,曾任全荷学联瓦赫宁根分会主席)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