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呼唤与回应 派出与使命——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事业主旋律|神州学人建党百年特刊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摘要]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外形势严峻,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的重任,作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除热情呼唤海外游子回国参加建设,同时积极派出青年学生留学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新老留学人员先后回到祖国怀抱,他们呕心沥血,顽强拼搏,推动了国防建设和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取得了研制“两弹一星”等重大成就,是民族和国家的功勋与干城。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的丰功伟绩,不仅是对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爱国报国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广大留学人员作出了榜样。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回国;派出;使命;贡献

  留学生是鸦片战争以后出现的一个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为“索我理想之中华”,他们在近代以来中国反帝反封建、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爱国主义,乃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他们大多数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出国,有较自觉的为国争光、振兴中华的意识,出国后如饥似渴地学习,掌握了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且在学成后纷纷回国服务,显示和增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所形成的强大凝聚力。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世界的四面八方,特别是从科学技术发达、物质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这一时期,祖国的呼唤与派出,游子的回应与使命,成为新中国留学工作的主旋律。

微信截图_20210630160057.png

  1950年10月,邓稼先等100多名留美学者乘坐“威尔逊总统号”海轮,经过24昼夜,横渡大西洋回到祖国怀抱(本刊资料图)

  呼唤与回应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整个中国和中华民族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刚刚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对长期战争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大地,正在描绘振兴中华民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蓝图。为此,积极争取海外学子回国建设,大力派遣青年学生出国学习,成为当时摆在党和国家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然而,现实并不乐观。在民国时期大批出国留学的莘莘学子,有着各种各样的思想状态,是尽快回到祖国大陆参加建设,还是奔走台湾依附国民党政权,抑或暂时滞留海外继续学习,等等,这个巨大的难题在检验每一个身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而且,国民党政权也在千方百计地做海外留学生的工作,试图把他们引向台湾。此外,一些西方国家则以种种理由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50年7月被美国军方吊销研究机密的证书,并限制离境多年。著名加速器专家谢家麟因回国前购买了一些重要的微波器材,在回国的轮船上遭到美国移民局和联邦调查局特工的搜查,行李被带走,最终被迫重返美国。

  为了国家的建设,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多种方式,传达祖国希望海外学子回国的信息。1949年12月,周恩来总理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热情地向海外知识分子发出“祖国需要你们”的号召,表达了对海外人才的渴望和尊重,并代表新中国政府邀请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参加建设。为此,国家设立部门,专门负责联系和接待回归的海外学子。此时,一些留学美国的青年学生和科技工作者成立的进步科技团体——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简称“留美科协”)等留学生组织,也为动员留学生回国而积极行动起来。

  针对一些西方国家截留中国留学生的行为,党和国家还通过外交途径,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为一大批著名科学家成功归国做了许多艰难而有效的工作。

  正是在此背景下,上世纪50年代,大批留学生冲破重重阻力,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以及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回到祖国大陆。

  最先回到祖国的是留学美国的著名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1943年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留学的梁思礼,在得知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后,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地要回到日思夜想的故土。1949年9月,他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9月30日,当邮轮航行在接近亚洲的太平洋海域时,他从收音机里再次听到了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和介绍国旗的内容,非常兴奋,与其他留学生一起在船上举行了一个庆祝会,并动手做了一面五星红旗。回国后不久,他就开始了作为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的生涯。1956年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任导弹系统研究室副主任。从上世纪50年代末起,主持参与了我国近程、中近程和远程战略导弹及运载火箭的研制试验工作,为我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技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个月后的1950年3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回国。在香港逗留期间,他发表了一封著名的《告留美人员的公开信》,并很快通过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他在信中写道:“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在欧洲的留学生也纷纷回国。1949年,程开甲获得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成为英国皇家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导师对他极为欣赏,屡次想要挽留他,但他还是决意回国。一天晚饭时,几个英国学生善意劝他留下,还历数中国的种种落后与贫穷,以此劝导他,程开甲听得很不舒服,最后竟拍着桌子对他们大声咆哮:“中国穷,中国落后,中国没饭吃,比不上英国,但你们要知道这是今天,要看就看今后。”于是,在1950年的盛夏,他离开了求学4年的英伦三岛,回到祖国。

  自1949年9月至1950年年底,还有傅鹰、葛庭燧、陆星垣、朱光亚、王希季、罗沛霖、邓稼先、涂光炽、余国琮、庄逢甘、赵忠尧等科学家回国。

  此后,在世界各地的留学生陆续回国,钱学森、黄昆、师昌绪、郭永怀、李四光、叶笃正、闵恩泽、徐光宪、吴良镛、谢家麟、郑哲敏、唐明照、毕季龙……从而形成了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留学生的第一个归国高潮。

  派出与使命

  与此同时,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追赶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党和国家作出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派出留学生的战略决策。

  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内外形势非常严峻。国外,国际冷战局面开始形成,东西方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特别是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禁运,使新生的共和国的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国内,经济、科学等本就非常落后,且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造成百业萧条、城垣毁坏、商品紧缺等严重局面。因此,全面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加快建设迫在眉睫,需要几万、几十万各行各业的人才。然而现实是,当时国家建设所需人才极度匮乏,中国教育仍处于非常落后的水平,学校所能培养的人才远远不够,因此,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是必然选择。

  1950年12月,新中国向东欧国家派出第一批35名留学生,开辟了新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先河。随后,又陆续向苏联等国派出大批留学生,如王永志、孙家栋、宋健、周光召、江泽民、李鹏、李岚清、刘华清、钱其琛……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遍布新中国的各个领域、各个地区。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65年,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主要派出留学生的目的国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同时也向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派遣了少量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专业以工科为主,所学涉及航空、地质、化工、石油、钢铁、 军事、医药、机械、天文、水文、气象、造船、交通运输等40多个国内亟需人才的专业,学成后全部回国,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之后,“文革”对留学事业产生了严重冲击,1966年-1971年间公派留学完全中断,1972年开始恢复外派留学生,但数量极少。

  贡献与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留学生们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爱国报国的赞歌。他们忘我地投身祖国建设,为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和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民族和国家的功勋和干城。“索我理想之中华”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发扬光大,赢得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赞扬。

  还须指出的是,在抗美援朝期间,还有一些留学生投入保家卫国的战争,如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冀朝铸,就中断了当时在哈佛大学的学业,回国担任了志愿军总部的翻译;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乔冠华则是中国方面参加板门店朝鲜停战谈判的代表;留学苏联的毛岸英则成为第一批抗美援朝烈士。

  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不会忘记,面对新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困难局面,一大批留学人员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怀抱,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呕心沥血、顽强拼搏,为新中国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李四光、严济慈、华罗庚、周培源、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同志等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留学人员远赴苏联、东欧学习,成为我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力量。[1]这是中国共产党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留学生们爱国报国精神和创建的丰功伟绩的高度肯定。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的丰功伟绩,使他们成为中国现代留学史上耀眼的群体,不仅是对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爱国报国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广大留学人员作出了榜样。(作者系西安思源学院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 2013-10-22(02).



责任编辑:贾梦溪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