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菁英荟 > 正文
兴趣与梦想,人生永不放弃的两件事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2014年冬天,我来到了白雪皑皑的美国明尼苏达州,开始了在明尼苏达大学博士联合培养的生活。


  明尼苏达是美国著名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故乡,九十年前菲茨杰拉德在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宣告了“美国梦”的幻灭,而如今,年轻的我依然怀揣着梦想踏上了这片土地。



  我以前曾经多次出国,早就没有了对异域风情猎奇的冲动,取而代之的是对普通人背后故事产生的悸动。


  我的室友是一位二十岁的美国大学生,主修的是计算机专业,大部分时间他都在攻读学业,但他对音乐非常热爱,为了坚持这份热爱,他和几位朋友组建了一支乐队,一群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写歌创作、筹划演出。同时每周他还会去学校电台做DJ,向听众介绍各式各样的音乐。


  乐队主唱是室友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因为擅长唱歌得到了学校的奖学金,主修的却是哲学与文学专业。除了乐队演出,他也是一名专栏作家,经常在当地报纸上发表文章。这些美国大学生没有陷入到自己专业的小战壕中,拥有丰富的兴趣爱好并愿意为之去追求,让我感到非常震撼。


  作为一个从小就好好学习的乖学生,我循规蹈矩地读到了博士,当初让我心动和开心的爱好已难觅踪迹,我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阅读文学、看科普书、欣赏画作、踢踢足球,个人生活几乎完全陷入琐碎、单一的循环中,总是有一种不完整感。后来室友邀请我去听他们乐队的演出,看着熟人们身上迸发出的活力和殷切的笑容,我既感动又觉得很感慨,在平日生活学习的挣扎中,我的热爱又去哪里了呢?



  有一次我在学校自然博物馆参观,一位工作人员过来和我寒暄,因为他在展区放了一本他认为很有趣的天文书籍,结果却无人问津,只有我翻看了一下。这种奇妙的缘分让我俩攀谈了起来。他是博物馆的志愿者,现在是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但是读大学期间,对天文学突然特别感兴趣,于是自学了天文学,觉得找到了真正的爱好,又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选修天文学作为第二专业。他用极具热情的语言向我介绍了一个小时的天文宇宙趣事。作为一名工科博士,我也只是勉强能跟上他的思维节奏。


  我想,正是这些年轻人对兴趣和梦想的执着和热爱,才构成了美国社会的活力。


  无论是美国梦还是中国梦,都是一种相信只要经过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信仰,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幸福,坚持着一个目标,并能永远保持着乐观,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作者简介


唐敏,男,2006年开始在华南理工大学就读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为轻化工程。2014年在广州菁英计划的资助下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参加博士联合培养计划。


责任编辑:wangf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