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菁英荟 > 正文
你的科研“听起来”是否有趣
发布时间: 来源:

  博士在读其实是一个较为尴尬的称谓、抑或是阶段。因为大多数博士在读的朋友,都难免陷入自己研究领域的封闭空间之中,而外人呢,往往需要经过一条十分狭长的“隧道”才能窥探其中一二。这一群体通常并不具有所谓大师般那样深入浅出的能力,从而并不能在广泛的意义上,实现与他人进行学术交流。并且,每当沟通出现不畅时,很容易将原因归咎于学术背景的不同所致。这一现象并不罕见,你我都曾有过。若比作隔行如隔山,学术背景不同这一说辞也是不难让人给予理解的。但是对于高层次的科学研究而言,却远不止于隔行如隔山说得这么轻松写意。很多时候,可能在同一个学院,同一个专业,同一个博士生办公室的朋友们之间进行学术交流,都犹如隔办公桌如隔山。这也就引出了今天这么一个并不十分科学、但是又不可否认其存在意义的话题:你的科研“听起来”是否有趣?


  如果你也曾有和同事在tearoom 泡茶或者磨咖啡,并随意谈起自己课题的经历,不知以下片段是否熟悉?你开始说起你的课题,对方也试图认真倾听。几分钟过后,对方已换了多种站姿,杯里咖啡也见底,并开始尝试用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论调作为话题终结者。我多次身处类似情形中,而这则小故事里的两位主人翁,我也都曾分别“扮演过”。即便是多么不愿意承认,也不能否认这一情形的出现,即代表着是一番令人听起来无趣的学术讨论。


  讲到这里,很多在读博士生(包括我自己)一定会质疑道:既是进行讨论,学术背景不一样,必然很难快速产生兴趣,也很难对所提出的科研问题给予有用的意见或是帮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与学术背景不同的人进行学术交流本就是不必要的。实则不然,在我看来学术交流应当至少存在于两个最基本的层面上。其一是与正在研究同一课题或领域的同事进行交流,这大致涵盖了从导师到整个课题组中的一行人。在这样的环境里,由于互相之间对所涉及的课题了解程度相仿,一般可以进行直接的对话,无需繁复的引入与导出,能够直达“病灶”。其二则涉及与更广泛的人群进行交流,这类人群可以是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院,或不同学历水平的。在与他们进行学术交流的过程中,虽然并不能直接涉及到研究中正僵持不下的那块烫手山芋,但是却能很好的锻炼个人的陈述、甚至是认知水平。由于需要将复杂的课题转变为一个令大众都易于领会的科普性谈话,还能在无形之中提高个人对自己的科研课题的理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于此也是生效的。


  那么,如何使得你的科研“听起来”有趣呢?在文章最后,献上少许个人粗浅的经验,作为给读者的意见。


  1. 讲一个故事:永远记得将自己的研究课题首尾相接,变成一个连贯的“故事”讲与人听。只有当听众掌握了“故事”的梗概之后,他们才有心力去关注那细枝末节而不至于快速地失去兴趣。


  2. 寻找公认点:在说“故事”前,最好要用一个广泛认同的观点将听众引入你的世界。这个所谓的公认点可以是多样的,包括常识、舆论、热点话题、甚至是槽点。寻找公认点的主要目的在于着眼听众的心理,给听众一个容易踏上的台阶,让他们迈出走向你的“故事”的第一步。只要有了这第一步,你的“故事”才更容易引人入胜。


  3. 确保不断进阶:在讲述你的“故事”时,一定要确保progression,这意味着一定要保持着进阶的脚步。作为一个不了解你的领域的听众,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你课题中的一个单独部分,即便这个部分在此课题当中地位与重要性是那么无与伦比。因此,要确保你的“故事”的节奏感,应当是有缓有急,不断进阶的。就像是部电影,没有观众可以容忍停滞不前的剧情,反复播放。


笔者简介:
































  俞裕果(Yuguo YU



  Oversea Study Program of Guangzhou Elite Project (2013)



  BE, MSc, PhD Candidate (3rd year)



  School of Engineering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 Canberra



  Mobile: +61 404 603 105; E-mail: Yuguo.Yu@student.adfa.edu.au



  Research Area: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Micromechanics.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ulti-Field Coupling Problems.



  Award: Best paper award on the 2nd Australasian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CCM 2015), Brisbane, Australia




责任编辑:wangf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