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彻斯特大学留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学校很大,且与整个城市并无围墙相隔,于是留学生活里便多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曼彻斯特印象。
并不繁华,却别样精彩
在英国留学的学生大多会称曼彻斯特为“曼城”,因为这是一个在英国仅次于伦敦的大城市,生活十分便利。
第一次来曼城的时候,乘坐学校安排的大巴从机场开往校园,最先吸引我的是车窗外一栋栋低矮的别墅。与国内城市里随处可见的高大建筑不太一样,这些矮房子丝毫没有现代繁华的感觉,但我却发现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温馨小花园,顿时感觉新奇了不少。
我的宿舍在北校区,也就是靠近市中心的地方。车子行驶了很久,道路两旁的建筑风格开始不太一样,能见到较高的公寓,但依然不像大都市。后来去过英国不同的城市后发现,除了伦敦,其他的城市似乎都给人一种“邻家妹妹”的感觉:少了高冷,多了亲切。曼城是一个不繁华的城市,却有着别样的精彩。
阴雨连绵,夏日阳光格外晴朗
天气大概是曼城人最为津津乐道的了,似乎所有的话匣都开于天气的讨论。阴雨天大概是曼城最常见的天气,这种天气街上打伞的人却并不多,一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还有就是风很大,打伞也很难扛得住。
各种对天气的抱怨调侃能很快拉近谈话者的距离,如果你想找话题,从谈论天气开始这招屡试不爽。在曼城待久了以后发现,一到大晴天大家都会想出去走走,都想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享受日光。夏天的日子如果阳光明媚,午饭时间就能看到校园的草地上到处都躺着人,从高处往下看就跟下饺子似的,密密麻麻都是人。夏天在学院里时常能碰到刚度假回来的人,一个个晒得皮肤红红的,似乎一次性补足了整年缺失的阳光。每年夏季学期末,学院也都会组织室外BBQ,一来犒劳大家的辛劳,二来也让大家好好享受一下夏季的晴朗。
一时的天气变化都能影响人的心情,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更是多少会影响到人的性格。就好像相对于美国人的外放,英国人普遍给人的感觉比较内敛。可惜我身边几乎没有来自曼城本地的学生,所以对曼城人的性格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平日逛街购物倒是能接触到很多曼城人,发现他们的发音有着自己的特色,所有单词音标里的“^”都发“u”的音。英式发音较于美式本来就比较收,在曼城人口中的发音感觉就收得更紧了。不过有意思的是,曼城人很多时候喜欢称呼人为“love”,打招呼,道别或道谢还有种种,即便对陌生人也一样。 这种意外的热情倒是常常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
酒吧社交,聚会放松增进感情
足球大概是很多人提到曼城时脑子里最先出现的词,两支强大的球队似乎让曼城人的生活多了很多乐趣。虽然我并不是一个足球迷,但是晚上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喧闹酒吧还是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足球对曼城人的重要性。
酒吧应该是大部分英国人最喜欢的社交地点,下班后的人们喜欢聚集在酒吧里看球或是聊天,认识新的朋友或是巩固友谊的小船。在学院里有同事想进行庆祝或是告别,都会组织大家聚在酒吧里,吃吃零食喝喝酒,放松的环境每每总更容易带动情感的表达。
工业革命,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除了足球,出国之前我对曼城的了解就是工业革命。来到曼城后很快发现,一些主街道上的大房子都是以前的生产车间。这些外表老旧但是又很有特色的建筑,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电影中的情节,并瞬间回到那个工业革命的时代。我去过几次曼城的科学与工业博物馆,里面各种各样的第一代模拟机完完整整地展示了整个工业革命的进程,让人叹为观止。周末时总会有很多家庭来到博物馆里参观,他们对于曼城在世界发展所曾扮演的重要角色相当自豪。
现在的曼城,依然有着为世人瞩目的石墨稀技术和包容友善的人文。很庆幸自己能有机会体验这样一座城市的生活,不繁华却有着自己的特色。
作者简介:
欧晓霞,曼彻斯特大学化学工程与分析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之前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热爱跑步,阅读和旅游。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