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2024年南沙专刊 > 印象 > 正文
剑指全球科创策源地 “湾区之心”出王牌组合
发布时间: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我国首座深水科考专用码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

南沙区政府和广海局联合共建前沿的海洋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及前沿交叉研究平台。

南沙科学城引领区域科创生态建设。

高质量发展大调研之南沙后来者赶超

  当《广州南沙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年)》于去年6月正式印发,南沙立起了“定海神针”,以科学城这张“世界名片”,闯入全球科技制高点的竞技场。

  在科技创新这个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上,“科创中心”争夺战正在我国愈演愈烈,粤港澳大湾区瞄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内部早已风起云涌。一条精心布局的“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以广深港、广珠澳两路在大湾区呈“人”字形交汇于地理几何中心南沙,使南沙肩负着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承载区的特殊使命,剑指全球科创策源地。

  能否成为策源地,与太多因素挂钩。南沙尽管早年鲜少科创服务业态,如今也凭借基建水平提升、创新体系建立和重磅政策扶持,以明显的后发优势初步形成竞争力,并在深水科考领域率先打造“王牌组合”。登高而望远,南沙在探索后来居上的自我发展路径。

  南沙构建了“一廊一核多园区”新格局,以南沙科学城为核心向外延展,构筑一条衔接科学城两翼、汇聚全球高端科技资源的创新走廊,进而形成贯通南北,连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的科技发展大动脉。

科学融城

  “科创策源地”并无统一界定标准。《广州市南沙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南沙科创“十四五”规划)定义其为“科技创新活动策划和发源的地方”,立身之本是以原始创新能力和原始创新成果辐射能力为核心的创新策源能力,根本任务是产出重大原创成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早年,临海的南沙长期以贸易经济、临港工业为主标签,在广州“适度重型化”的驱动下布局重化工业,科技创新着墨甚少。受时代浪潮冲击,区位禀赋突出的南沙陆续担起多重国家战略使命,开启它的“科创时代”。

  创新型城市首推科学城,它早已是城市吸引全球前沿科创要素的标杆。2019年5月,广州市与中国科学院正式共建南沙科学城和中科院广州明珠科学园,在原有的区域经济基础上打造区域的创新发展引擎。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穆荣平成为南沙科学城发展蓝图的谋划者、起草者。

  南沙要做“后起之秀”,有没有“捷径”?穆荣平指出,早期的科学城以布局大科学装置为主,如今其周边集聚了一批创新创业园区,这是国际大趋势。因此,南沙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不局限于大装置,提出四大愿景:创新全球化、制造智能化、服务数字化、环境绿色化。显然,南沙科学城必须引领区域科创生态建设。

  面积99平方公里、西北—东南走向的南沙科学城布局了“一体两翼三支点”。“一体”核心功能区域内集结了明珠科学与创新园、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核心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区、明珠湾高端科学和金融服务区、南沙枢纽粤港澳创新创业深度合作区。

  南北“两翼”建设庆盛产教融合数字创新示范区、广深联动未来产业创新示范区,再以万顷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黄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和龙穴岛海洋科技产业集聚区为“三支点”。

  若从虚拟空间上看,南沙要以南沙科学城为核心,构建广州协同创新圈、粤港澳合作创新圈和全球合作创新圈,编织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合作创新网络。

  于是,放大到全域803平方公里,南沙构建了“一廊一核多园区”新格局,以南沙科学城为核心向外延展,构筑一条衔接科学城两翼、汇聚全球高端科技资源的创新走廊,进而形成贯通南北,连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的科技发展大动脉。

  这形如一朵藤蔓上绽放的花。“大科学设施在最内核,周边是研究型大学、国家科研机构这种战略科技力量,之后是创新创业,再往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再往后是战略创新产业集群,这恰恰可以看到整个大湾区的发展态势。”穆荣平说。

  三年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周春山参与了南沙科学城的空间规划评审。“科学城的规划要做好‘科创’要素布局与‘城市’要素布置。”他向南都记者表示。“南沙科学城利用生态优势规划打造蓝绿空间,又利用科学要素赋能城市,构建‘科学+城’的总体空间结构。城市功能组团与科学功能组团通过重要的轨道站点进行组织联动,形成与城市赋能互动的空间结构。”城市品质的提升,将给南沙的创新生态赋予人气。

王牌组合

  科技创新涵盖科学、技术、创新三个层面:科学负责探索真理,创新强调创造价值,既有技术赋能的应用创新,也有无需技术的体制机制创新等,技术则介于科学和创新之间,是实践导向。

  科创策源,基础科学必须直面创新效能的挑战。穆荣平曾提出,科学城要建设创新能力,还要让能力作用于发展以创造价值,包括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乃至文化价值,这也就是“产学研融合”。

  南沙科创策源的“地形”渐显,需要完整的科创体系打好“地基”,背后指向了科学体系与创新体系的深度融合。

  科技领域涉及面广、各有前沿,因此科创策源地并非“全能选手”,只能是“特长选手”。找准适配的核心领域,让科学、技术和创新共生共荣,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策源地。

  南沙聚焦深海、深地、深空等战略前沿领域,初步构建起“1+1+3+N”科创平台体系——以南沙科学城为主阵地,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为原始创新主力军,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等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高水平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主平台。

  挺进深海是南沙的使命,也是南沙最有机会率先成为策源地的领域。它的发展思路很清晰:

  建设前沿的海洋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及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集聚顶尖创新主体,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同时,创建海洋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室,构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优势、创新人才优势和全球合作创新网络优势,成为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再者,发挥原始创新策源地优势,构建海洋等领域专业化创新创业生态,培育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战略产业策源地。

  “南沙最重要的一个特色是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的创新中心,可以看到中科院南海所及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包括天然气水合物及相关的地质研究力量。南沙要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产业策源地。”穆荣平称。

  自2020年以来,在南沙区政府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广海局”)联合共建之下,我国首座深水科考专用码头建成启用,我国首个、全球最大的大洋钻探岩芯库全面建成,我国深海资源领域首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启动建设,我国首艘超深水科考船“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完成主体建造并成功首次试航,诞生“科考码头+岩芯库+大洋钻探船”这个“王牌组合”。

  大洋钻探被誉为海洋科学界的“皇冠”,国际大洋钻探计划是目前历时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全球性科学计划。谁掌握了大洋钻探技术,谁就能在国际海洋领域掌握话语权。随着“梦想”号与岩芯库的建造完成,我国将和美国、日本、欧洲一样具备自主组织航次的实力,有望从“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梦想”号将是全球唯一具备1.1万米钻探能力的大洋钻探船。

  这正是南沙“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完善的有力证明,将迎来市场繁荣的验证。

顶层创新

  城市经济发展呈现非均衡分布状态,科技创新也如此,“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后来者”南沙而言,政府务必要有效引导,用好要素禀赋结构,才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小步快跑”。

  业界有观点分析,全国的“科创中心”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强势政府+顶级院所+卓越人才”的“北京模式”,输出至上海、南京、武汉、西安等大城市;另一种是“服务型政府+杰出企业+风险投资”的“深圳模式”。可见,在不同发展条件下,政府会扮演不同角色。

  南沙更像深圳,在缺乏原始资源优势的起跑线上,更要依靠政府建起强科技创新机制,着眼市场竞争需求,营造好优质营商环境。

  南沙科创“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这是科技创新所必要的创新。2022年8月,南沙交出了特色答卷——南沙新区科技系统党委正式成立,这是广州首个科技系统党组织,也是首个国家级新区科技系统党委。

  南沙科技系统党委设有班子成员13名,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任首任书记,成员主要包括区科技局、区科协、科研院所、科创企业等25家单位。党委建立了科技工作协调机制,盯紧科技创新难点、痛点、堵点、淤点开展靶向攻坚,并搭建了政产学研用的特色平台,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做创新的主角,政产学研协同发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锻造“撒手锏”技术,研发更多“根技术”。

  前两年,南沙希望联合广海局,谋划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开发总部基地,南沙科技系统党委就发挥了主导作用。广海局科技处副处长、测试所副所长邓义楠告诉南都记者:“南沙要推动可燃冰资源开采产业化,就要打造产业链。我们会给政府提供建设清单,由政府牵头布局,包括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招商引才、规划用地,培育产业生态。”

  2023年年底,国家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首次在海洋科创层面拓展延伸。文件明确要打造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开发总部基地,利用南沙在地平台,推动更多创新资源进入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商业体系。这有助于推动延伸海洋创新链条,在深海科研领域持续催生更多原创性、系统性创新成果。

  “我们会重点协助南沙引入更多海洋科技企业,集聚优势力量。”邓义楠说。“可燃冰是高效、清洁的战略性能源资源,目前正处于试采阶段。我们计划2030年实现产业化开采,这将给整个能源产业链发展带来颠覆性变化。”

  诚然,企业是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政府要激励有实力的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更要优化体制机制,推动国有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优化商业生态,实现全面转型。

  南沙全区研发投入强度已提升至5.46%,占比居全市第二。更值得一提的是,南沙对设立在先行启动区的高新技术重点行业、信息技术等八大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同时,对南沙4个重点领域高新技术重点行业的企业进一步延长亏损结转年限,这属于“国内首次”。

  “企业所得税从原来25%降到15%,这是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负。”广钢气体(广州)有限公司是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创新研发中心总经理刘继雄告诉南都记者,一年节省的上千万元可再次投向创新研发,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下,广东更注重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推动“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南沙,或许有了更多底气。

开放合作

  “全球科创策源地”的目标再宏伟不过,这能深刻感受到,知识无边界,创新亦无边界。

  “前辈”上海、深圳,最大的优势是开放,南沙亦然。坐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关键节点,南沙要弥合与顶级科创城市之间的鸿沟,必须要加速推动粤港澳科技创新珠联璧合。

  这些年,为破除创新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南沙确实积累了不少经验成效:

  实现了向香港跨境支付科研资金,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打造了全国首个“点对点”跨境专线,落地了“澳科大-大湾区”科研数据跨境专网项目。截至目前,南沙分中心已为包括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在内的300个港澳及海外科研用户团队,提供超过2.5亿核时的超算服务。以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为支点加快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推动300余项粤港成果需求实现精准对接。

  南沙庆盛站开往香港西九龙的高铁车次已增至9列,客运港与香港中港城全天往返船次增达6趟。受益于港澳青创“新十条”,带着南沙的人才推荐工作指引,越来越多的境外高层次人才走进南沙、落户南沙。

  《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等国家和省级重大政策接连落地,在机制建立等方面,为南沙从更高层面消灭了“顽疾”。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为主打造重大合作平台体系框架,南沙也更加重视与大湾区内其他平台、地区的协同发展,打造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互动、产业融合互促、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这是良性的合作。

  带着原始技术来到南沙,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朱龙潜已扎根六年,如今是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建筑物能源研究中心经理,团队研发的“被动辐射制冷技术”将在今年开展市场推广。“可以预见,‘新质生产力’一定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原始技术到大湾区落地转化,未来在南沙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他感叹。“但压力也是动力,经过优胜劣汰,才能让更多可用之于民的优质技术转化落地,真正利于社会发展。”

  当然,推动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南沙仍旧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联合港澳制定精准的“共性核心政策+特色专项政策”体系,催化联合科创的“聚变”。

责任编辑:贾文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