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平安留学 > 专题文章 > 正文
让“平安留学”早点成为意识和素养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

  5月中旬起,教育部有关部门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一轮的出国留学行前培训工作。由于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这种以“平安留学”为目标的出国留学行前培训,早已列为政府部门留学工作的规划,近几年更是成为教育部有关部门的常态化工作,2009年以来总计34万人次的培训数量,以及每年众多的线下培训活动和线上培训课程,其覆盖人群无论从范围上,还是从数量上都不算少,且培训达到一定效果,反馈满意度达85%以上。因此,从政府层面的出国留学行前培训工作的组织、规模等方面而言,我们应该点赞。  


  然而,随着出国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出国留学人员的日益年轻化趋势,目前的集中式的培训场次、培训人数、培训内容等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不能覆盖所有准备出国留学的人员。教育部相关机构着力开发推广的线上服务、视频课件,也因为宣传渠道、经费制约等,尚未完全在社会上引起应有的关注。依然频发的各种留学安全事故和相关问题,每每让我们唏嘘不已、扼腕叹息,总有一些年轻学子因为遭遇“留学安全”,而给我们留下遗憾甚至悲痛的话题。究其原因,简单说,是留学准备不足;复杂点说,是我们的留学意识和留学素养不够。  


  我们当然不能把问题的责任归咎于政府部门正大力倡导和推动的出国留学行前培训工作,也不能只怪罪留学生个体的留学相关方面的意识和素养不够。据悉,教育部有关部门每年组织的出国留学行前培训内容,一般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政策类、通识类和国别类。其中,政策类主要涵盖与出国留学直接相关的政策和服务措施,通识类涉及礼仪文化、日常保健、心理健康、在外权益、安全防范等范畴,国别类则聚集于留学目的国的国情、教情等。  


  可以想象,上述三大类培训内容,要在短短的一两天集中培训中,就能让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一个人的意识和素养,这对于涉世不深的年轻学子们而言,其难度和效果可想而知,这种培训至多是加深一些他们对某些问题的印象,引起他们对某些问题的兴趣和重视,促使他们掌握一些留学知识和技巧,警觉留学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风险。  


  面对当今世态的繁杂,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阶段,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层面所提供的上述有关意识和素养方面的教育是有欠缺的,是不那么被重视的。尤其是在一个人的未成年期,我们的家庭教育就是代办甚至包办一切、袒护甚至庇护一切,孩子的各种生存能力没有学会,安全意识成为空白,为人素养更是奢侈品;我们的学校教育,有些则往往是在这方面简化、淡化,有些则干脆就指望学生家庭。  


  当“平安留学”成为牵动政府、社会和个人的问题时,在政府部门通过行前培训等各种方式加大工作力度的同时,我们的社会和有意出国留学的个人,都要有战略、有计划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都自主、自觉地加强这方面的修炼。我们一方面期待出国留学行前培训能逐步建成服务体系,相关部门和机构内外联动,协力完成全覆盖培训的目标。另一方面更希望在政府的呼吁和带动下,社会、个人等也携手合力,警觉留学风险,培育留学知识和技能,让“平安留学”早点成为大家共同的意识和素养。(亮点)

责任编辑:null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