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丝路之光 > 丝路几人谈 > 正文
面向“一带一路”出国留学取得积极进展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第9-10期)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的两场演讲中分别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二者共同组成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共商共享共建为原则,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我国以教育共同体建设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出国留学教育是推动“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一环,10年来,我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国留学教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挑战依然存在,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是推动我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国留学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我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出国留学教育取得的进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我国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面向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国留学教育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相继出台了鼓励和支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国留学教育的相关政策。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留学事业发展,着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等,并通过完善“选、派、管、回、用”工作机制,规范留学服务市场,完善全链条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体系,优化出国留学服务。同年7月13日,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教育部印发了由其牵头制订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要“以国家公派留学为引领,推动更多中国学生到沿线国家留学”。2019年出台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充分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培养我国急需人才,加强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和成果转化,吸引更多优秀留学生回国工作、为国服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要求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大力加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特别是加强非通用语种人才、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和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高端特色留学项目合作。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正式印发。该文件提出要优化出国留学工作布局,并重申将继续通过出国留学渠道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我国面向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国留学教育打下了基础。

  设立相关奖学金项目。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除了此前已有的奖学金项目外,我国增加了面向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国留学的公派名额,并设立了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及非通用语种人才支持计划,致力于培养对沿线国家语言、文化等方面具有深入了解以及熟悉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事务的专业人才,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据统计,2017年-2022年,我国累计选派国际问题研究及非通用语种人才3000余人,涉及68个非通用语种,涵盖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此外,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地方合作项目、地方创新子项目重点支持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在评审时对“一带一路”建设有关的内容有适当的政策倾斜。

  完善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交流机制。10年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交流机制建设有所加强,既有新的教育交流机制出现,也有既有机制的不断完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中非大学联盟、中阿大学联盟等教育交流机制极大提升了我国与他国教育交流的层次和水平,为推动我国面向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国留学教育提供了平台。正如第八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会议上提出的,未来要加快与中东欧国家学历学位互认全覆盖,并推动双向留学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做大做强高校联合会,重点推动双方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合作。 

  赴“一带一路”沿线留学人数大幅增长。“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一直以来,我国学生和家长倾向于选择美国、英国等传统发达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美国尤其受到青睐。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推进,沿线国家开始受到重视,尤其是与中国互动活跃的国家更是进入了越来越多想要出国留学的学生的视野。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有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学经历的人才将成为相对稀缺人才,这刺激着中国留学生向沿线国家和地区分散,我国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国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例如,中国到东盟国家的留学生人数不断攀升,从2010年的16947人增长到2015年的39662人。2017年,我国有6.61万人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学,同比增长15.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出国留学新的增长点。新冠疫情暴发后,一些西方国家的民粹主义、单边主义、种族歧视有所抬头或持续加深,这促使更多中国学生和家长倾向于选择留学环境较为安全、对华友好的沿线国家和地区作为留学目的地。此外,地理位置相近、留学费用相对可负担等优势也促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受到中国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上的新加坡展台  摄影|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视觉中国)

  “一带一路”沿线出国留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我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国留学教育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存在,正视这些问题是进一步推动我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国留学教育的关键。

  我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国留学总体规模偏小。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赴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国留学的人数虽然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发布的数据可知,中国学生出国(境)留学目的地前10位国家和地区依次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中国香港、德国、马来西亚、法国、中国澳门,其中,只有韩国和马来西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7年我国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国留学人数占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比例仅为10.86%。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学位学历认可度、生活条件、语言、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想要出国留学的人员更倾向于选择欧美传统发达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

  我国学生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国留学的国别结构失衡。留学人员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或地理位置相对临近的几个国家,前往其他沿线国家留学的人数少,导致国别结构失衡。中国学生倾向于选择新加坡、俄罗斯等较发达的周边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前往非周边或周边发展中国家留学的学生较少。“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培养深入了解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并掌握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但国别结构失衡会导致这类人才的部分缺失,不利于我国与部分国家的“共商共享共建”,从而影响“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与推进。

  我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国留学奖学金制度有待完善。目前国内相关部门主要设置了“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和“非通用语种支持计划”“非通用语种师资提升计划”两类人才的培养计划,涉猎到其他专业人才的奖学金项目相对较少。“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推进不仅需要这两类人才,也离不开掌握经济、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国留学的奖学金项目也需要兼顾一下除这两类人才之外的其他类型人才。然而,目前,相关奖学金制度仍缺乏一些专业种类,不利于扩大我国学生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学的规模。

  部分沿线国家和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中东、中亚、非洲等地区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蔓延,部分处在这些地区的国家政治局势不稳定,社会动荡不安,并且充斥着贩卖人口、毒品泛滥等现象,这对赴这些国家或地区留学的人员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安全隐患导致我国部分有出国留学计划的学生面对这些国家时望而却步,不敢冒险赴这些国家或地区留学。此外,已经来到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留学人员由于顾及人身安全问题,可能不会主动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还可能会刻意减少与同学及当地人民交流互动的次数。出国留学本应是留学人员深入体验当地风土人情、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文化交流、提高全球胜任力的良好契机,但安全问题导致我国留学人员在这些国家或地区无法获得很好的留学体验,阻碍了他们与他国青年学子进行有效的文化交流,出国留学的应然价值可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第十五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举行期间,用人单位工作人员与应聘者在海内外博士项目对接洽谈区交流  图|视觉中国

  进一步推动我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

  出国留学教育的政策建议

  “一带一路”建设即将步入第二个10年。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一带一路”建设将致力于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全球教育伙伴的集聚区、国内国际教育循环的示范区和中国教育走出去的先行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目标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国留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科技、教育、生态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将日益扩大,对于上述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加,按照国别和区域科学地做好出国留学人才培养的统筹规划迫在眉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各异,留学环境千差万别,应加强对沿线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合作需求及其对人才培养需求的研究,并基于研究制订扩大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国留学的倾斜性政策,制订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留学教育中长期总体规划和分区域、分国别的专题规划,建立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国留学工作协调机制和需求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特点推进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国留学教育。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我国学生前去留学。为了鼓励和支持更多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学,我国应集中公派留学资源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并发挥政府奖学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更多人把沿线国家和地区作为留学目的地国,鼓励和支持到出国留学人员选择较少的沿线国家学习;完善“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资助政策,通过“统筹规划、公布清单、自费留学、回国就业报销”的原则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根据国家战略需求选择留学国家和专业,参照科研基金“后期资助”政策在归国就业后报销差旅费、学费和生活费。我国应健全留学人员归国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在进人指标、编制和落户上向具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学经历者倾斜;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和发展支持服务工作,吸引更多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

  建立完备的留学安全工作机制,确保留学安全。为让我国广大出国留学人员都能平安留学、健康留学,建立完备的留学安全工作机制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各种工作机制,做好留学安全工作,确保出国留学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留学安全工作应以“预防”为主,应不断完善出国留学人员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针对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国留学人员的行前培训,结合具体事例普及出国留学安全知识,叮嘱相关注意事项;使领馆要加大预防性领事保护工作力度,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强面向出国留学人员的安全教育,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安全问题的几率。同时,不断完善出国留学人员救济机制,时刻做好处理突发情况的准备,确保能随时提供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出国留学人员可能受到的身心伤害。(作者刘宝存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李紫璠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国际比较与中国行动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施惠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