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丝路之光 > 丝路几人谈 > 正文
架设中国与中东欧民心相通“心”桥梁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第9-10期)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合作取得长足发展。民心相通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人文基础和“五通”之一,对中国与世界的高水平制度型双向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想结合自己在捷克、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切身经历,谈一谈我对“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如何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民心相通的感受。

  制度联通推动民心相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与近6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其中不少是2013年后签署的。2016年中捷两国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之后,与众多留捷人员一样,我也是协议的受益者。协议明确了进入对方高等教育机构就读的条件,保障了受教育者在对方国家求学深造、就业等合法权益,对于中捷高等教育双向交流是长期利好。

  一直以来,我国境内出具的文书在国外获得承认都需要“双认证”。以一纸出生证明为例:从我国当地派出所开具证明后,先要经过公证处翻译及公证,再将公证件递交申请人所属省级外事办,由外事办寄往外交部,在外交部认证后转交认证国驻华使馆认证,最后再逐级寄回申请人。手续烦琐、耗时长、花费高……这是需要申请签证的许多出国留学人员的共同感受。我在赴捷克、奥地利深造时就有过两次印象深刻的亲身经历。2023年,中国加入《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这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将极大简化涉外公证手续,“双认证”从此一去不复返。

  2015年以来,北京、上海、成都和西安相继开通飞往布拉格的直航班机,为中捷双向商贸文旅交流提供了便利。2011年中欧班列开通,特别是2017年《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签署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出国留学人员由此获得了从国内寄收包裹的新渠道。我多次通过线上平台购置国内商品,通过集运中介机构,以铁路运输至海外寓所。一项项制度和政策的出台,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距离越拉越近。

7月29日,满载110个标箱出口货物的X8020次中欧班列从铁路义乌西站鸣笛启程  摄影|时宽兵(新华社发)

  文化传播便利民心相通

  留捷期间,我参与了查理大学举办的语伴(Tandem)项目。项目的参与者基于平等自愿原则组成语伴,互相学习对方语言。同院的萨拉女士对中文很感兴趣,而我正有意学习捷克语,遂一拍即合。鉴于学业繁忙,我们商定以语音练习为主。我负责中文声调和拼音拼读,她负责捷克语发音。中文拼音相对容易,声调却是老大难。而以辅音发达著称的捷克语中,甚至存在没有一个元音字母的单词,可谓无从张口。一学年下来,我们能大体上读出对方的语言文本。萨拉告诉我,她决定转到汉学专业,我也顿感与有荣焉。

  萨拉的故事折射出中国在捷克乃至整个中东欧的文化影响力与日俱增。2007年,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孔子学院成立。2014年,学院办学规模翻番,并在布拉格成立分院,后者在2018年升格为布拉格孔子学院。2016年,查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Czech-Chinese Centre)成立,从事对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研究。2018年,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孔子课堂成立。

  位于德语区最东端的奥地利与欧亚大陆国家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素有面向东方的外交传统。闻名遐迩的维也纳外交学院(Diplomatische Akademie Wien)在1754年成立之初时,即名为帝国与皇家东方语言学院(Kaiserlich-königliche Akademie für Orientalische Sprachen),简称东方学院。与英、法、德等西欧大国不同,奥地利是“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签署国,也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观察员国。奥地利现有维也纳大学和格拉茨大学的两家孔子学院,以及位于林茨和萨尔茨堡的教学点。

  总体上看,中国在中东欧的文化影响力正在从功利导向的语言培训和经贸实务走向社会文化的纵深地带。维也纳大学东亚研究系是中欧地区的汉学研究重镇,现辖汉学、日本学、韩国学及东亚经济与社会4个部门。原海德堡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副校长、汉学教授魏格林(Susanne Weigelin-Schwiedrzik)曾于1975年至1977年赴华留学,对当代中国有着全方位的理解。她在总结自己的学术生涯时表示:“我们必须认识到,不了解中国就无法了解世界。在我看来,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如果其对中国的有效性没有得到证实,不能经受住适用中国的知识检验,那么都将是不完整的。这一想法成真时,汉学这门学科就将被废弃,因为关于中国的知识不再是异国情调,而会成为广为普及的内容,届时将不再需要对中国各个领域面面俱到、面向不了解中国的公众的汉学家。”

  相互了解深化民心相通

  近年来,“区域国别学”在中国兴起。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确定将区域国别学纳入第14类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可授予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学位。区域国别学在中国的兴起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密切相关。过去,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主要聚焦于美、日、欧等世界大国和发达地区,缺乏全球视野。区域国别学的正式设立将区域国别研究对象扩展至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服务于中国在世界交往中的新角色。

  中东欧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Mackinder)提出:“控制东欧即掌控心脏地带,控制心脏地带即掌控世界岛,控制世界岛即掌控世界。”20世纪上半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标志——德国入侵波兰都发生在中东欧。20世纪下半叶,作为地缘政治区域的东欧成为美苏冷战最前线的竞技场。冷战结束后,核威慑阴影下的“东欧”被中欧、中东欧、东南欧等新兴概念取代,但该区域的战略重要性一如既往,迄今已经相继见证了南斯拉夫内战和俄乌冲突两场二战后欧洲最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认识和理解中东欧,是中国区域国别学建设和促进中国与中东欧民心相通的应有之义。长期以来,区域国别研究的国际主流学术刊物都来自英美世界。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主办的原《俄语学习》于2019年改版为《欧亚人文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巴尔干研究》辑刊自2020年起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这些学术刊物为中国的中东欧研究提供了学术平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欧研究》《波西米亚学》《马扎尔学》等也会在中文学界相继问世。

  对华认知塑造对华政策

  纵观过去10年间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东欧社会精英的对华认知扮演了关键角色。自2013年起任匈牙利中央银行行长,财政部原部长、经济学家马托尔奇(Matolcsy György)对华交往密切,重视亚洲市场的经济增长潜力,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经济顾问,被视为“欧尔班经济学”(Orbánomics)之父,在中匈经贸合作领域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过去10年,中捷关系既经历过历史最好时期,也走过曲折道路。留捷期间,我曾广泛接触捷克社会各界人士,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中国印象。我认为,要全面准确认识捷克社会精英的对华认知,应当避免简化、泛化、刻板化的做法。捷克对华认知是一系列复杂博弈的结果,既有外部影响,也有国内因素。查理大学负责欧洲事务的副校长罗芙娜(Lenka Rovná)教授剖析道,弥赛亚主义和受害者情结是捷克和斯洛伐克政治心理中的两种深层结构。标签化的中国印象就在这种政治心理中固化为矛盾的对华认知,进而影响对华政策。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关键是呈现出多面、立体、真实的当代中国,展示出当代中国在与世界的高水平制度型双向开放中全面推进现代化、大步走向未来的时代风貌。

  继往开来促进民心相通

  值此“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思考下一个10年,我谨提出以下四点看法。

  一是深化中国与中东欧的制度联通。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从民航交通到文书认证,制度联通为人员流动提供条件;从文化旅游到科学研究,人员流动又为民心相通创造条件。没有在地的生活经历,就没有我对中东欧的观察和理解。有过访华经历的中东欧人士,普遍表现出更为深刻的对华认知。因此,以制度畅通人员往来的渠道,是民心相通的根基。

  二是加强中国在中东欧的文化传播。人员流动为文化传播创造契机,文化传播为民心相通奠定基础。从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到高校合作,从学生交换、学者互访到学术交流,文化传播途径多样。相较欧洲各国之间和欧美之间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中国与包括中东欧国家在内的欧洲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三是推动中国对中东欧的区域研究。区域国别学建设并非信息情报的简单收集,而是一项生成学术建制和传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持续投入才能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中国学派”。从世界先进经验看,区域国别学建设需要开放办学,切忌刻舟求剑、闭门造车、异想天开。

  四是改善中东欧社会精英的对华认知。改善对华认知,需要准确把握对华认知,这对中国的中东欧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准确把握对华认知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制度联通和文化传播,方能变民心相通的愿景为现实。(作者就读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东亚研究系)

责任编辑:施惠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