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有44次提到科技,其频率显著高于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一以贯之又不断加强的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报告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第一”吹响了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向高水平科技进军的号角,是对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总动员令。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交通、能源和信息等多个基础设施领域都进入世界前列。这些变化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未来高质量的发展给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原始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有更快的发展。通过科技的持续进步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力推动中华民族尽早进入世界舞台中央,进而引领世界科技前沿,这是科技创新工作和科技工作者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见证科技自强,融入国家发展大潮
1994年年初,我通过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皇家学会的合作计划(Fellowship Program)前往英国留学,并在帝国理工学院取得了博士学位。随后,我于1998年6月从英国前往澳大利亚工作,并在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2002年1月全职回国工作。在过去近30年的科研生涯中,我恰好见证了我国科技快速发展并从“跟跑”到自立自强的转变过程。
作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留学时在校园内留影
1994年刚到英国时,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在科研基础设施和国际化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那时候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国内还很不普及,到英国一下子接触互联网、电子邮件和数字图书系统,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在实验工作中,导师建议首先通过数字图书系统查询相关研究进展,找出知识空白,形成自己的创新科学假设。由于对互联网的新鲜感,我经常“沉湎”于上网,如饥似渴地查阅欧美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网站,了解他们的科研进展。记得在2000年之前,国际刊物上中国人的科技论文非常少,那时我们主要处于学习追踪阶段。
作者(右)在英国女王大学留学时与导师和同事合影
1998年我前往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工作,那时中国科学院和国内一些大学的对外交流不断增加,因此我常常参与接待来自国内的代表团。在与国内代表团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知识创新工程,科研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突飞猛进。当时我所在的阿德莱德大学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负责人和科学家对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表达了由衷的敬佩。我在工作期间也多次陪同校领导访问国内科学研究机构,推动双边研讨会和联合研究项目。进入21世纪,我在和外国同事的交流过程中深深地感觉到他们开始对与中国开展科技合作展示了浓厚的兴趣。如果之前和中国的科技合作更多带有援助的性质,到了2000年后逐渐发生了从援助向共赢的转变。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校长和院长一行在作者(后排右二)回国前为其送行
2002年回到中国科学院工作之后,我利用在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合作网络,很快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包括成立了中澳联合实验室,通过中英、中澳以及中德的双边合作基金开展合作研究和人员互访。开始阶段,我们主要是把年轻人送往国外,到了2004年前后,我的实验室每年都迎来发达国家的青年学者。在科研工作中我们也完成了从通过合作利用外方实验条件到我们也能为外方提供实验条件的转变。这种转变可以说是从“跟跑”到并行的跨越。
到2010年前后,我感受到我国科技发展在某些领域开始由并行向“领跑”挺进,并有幸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的初创和发展。其间,我也有幸领衔了一个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和战略性先导专项。这些重大项目在立项、执行和项目结题中都引入了国际评估,我们取得的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以我所从事的环境科学和土壤学领域为例,通过重大项目和专项的实施,我们围绕中国的实际问题在科学前沿产出了一批得到国际同行高度认可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我们每次都需要准备中英文的双语材料,但这些投入和付出是值得的,是我国科技走向国际舞台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也在国际同行中成为“传说中比较富有的科学家”,由此也引来了新一轮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项目。
弘扬科学精神,传承创新基因
科学研究的根本是敢闯“无人区”,大胆探索未知的自然规律,并以科学发现推动技术革新,提升解决重大关键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检验科学研究成就的根本遵循是创新,也就是突破已有的认知,解决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抑或是提出解决老问题的新途径。简言之,创新就是发展新理论、提出新方法和创立新方案。
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国家,饱尝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滋味。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变得尤为重要,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之所在。
在2021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两院院士做“四个表率”。作为一名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我深感“四个表率”的意义所在。我们的研究工作要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正面临许多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成为我们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这些“卡脖子”问题,扎根中国大地做出创新性的工作。这样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为解决国家的重大需求提供科技支撑,另一方面应该为世界知识宝库提供中国智慧。其实,一个科技工作者个体的力量非常渺小,只有把我们的智慧汇入到国家发展的大潮中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彰显时代的意义。当然,解决中国问题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而是要具有全球视野。
作为一名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科技工作者,我亲历了国家快速发展的历程。面向未来,我们适逢国家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必将肩负起承上启下的历史使命。我们有责任营造宽松、自由和平等的创新文化,为年轻一代科学家的成长树榜样、铺道路、搭梯子。青年人朝气蓬勃,青年人是未来,是希望。创新就是要让青年学者脱颖而出,让他们的青春活力在创新的生态系统里茁壮成长。我深感,自己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老一辈科学家的引导和栽培,而我们对年轻一代的培养正是对老一辈科学家的回报。作为新一代的科技工作者,我们必须更加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给年轻人树立榜样,努力培养更多青年人才,把创新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为民族复兴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尽绵薄之力。我们必须肩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必须和全体科技工作者汇聚在一起,推进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的车轮滚滚向前。
革故鼎新,卓越致远
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和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因此,面向未来,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科技创新还存在诸多新挑战和新机遇。当前我国科技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新发展阶段,为了更好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刀刃向内,克服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当前,我国科技投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如何优化科技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评审环节,无疑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未来科技项目和成果的评审和考核应更加注重里程碑式的研究进展,应对标国际水平凸显“0-1”的原始创新,而不是简单依赖数量指标。同时也要努力构建更加风清气正、透明公平的同行评议文化,因为公正透明的同行评议是保障科技创新长远发展的关键。只有确保把有限的科研经费用来支持最有活力的科研人员和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我们才能真正走在时代的最前列,成为科技的弄潮儿。
要让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我们还需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优化科技产业化的体制和机制,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科技金融-市场拓展”系统融合的科技产业体系,培育科技企业家精神,从而全面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使其研究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国家引导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主体,但目前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队伍尚未完善,创新潜力有待激发。为了有效推动企业的创新工作,现阶段可以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创新中心,构建科技创新和科技需求无缝对接的平台,通过需求导向的倒逼机制让科技创新从一开始就能瞄准现实问题。
科技创新需要厚植创新文化。当前急需改变“帽子”被异化成“指挥棒”的现实,要把“帽子”回归为纯粹的学术荣誉。必须杜绝以“帽子”取代透明公正的学术争鸣,在学术界大力弘扬理性批判和独立思考的精神。科技创新必须要着眼于未来,不能急功近利,因此要在全社会营造“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科学钻研精神。
对照欧美科技强国,我国在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我国自主品牌的科技期刊,但也不应盲目扩张,要坚持质量为上,以提升学术鉴赏力和科技编审水平为目标有序推进。在发展传统的科技出版业的同时,应积极思考,利用数字技术等先进的传播手段变革科学传播,实现科技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我们也应鼓励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要为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讲好科学故事,在全社会培育肥沃的科学土壤。为此,应鼓励有专长的科学家们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科学“养料”——科普读物。
海纳百川,奔流不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积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要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我们还要加大力度吸纳世界先进的创新成果和团结海外顶尖的创新人才。中国科学家要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参与全球科技合作,通过国际合作来提升中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从而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必须也必将能够以更多的科学发现为世界知识宝库提供中国智慧,以更多的技术发明为全球性的挑战提供中国方案。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应该是国家“软实力”的“硬内核”。
为了深层次、全方位推动国际科技合作,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出去,主动融入国际科技共同体。同时,也要以更加包容的胸怀吸引各国科学家来华开展广泛的合作,并通过国际合作使国际同行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有更多参与感和获得感。为了推进深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我们必须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的建设,包括如何让外籍科学家在中国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我们要利用中国的大科学装置和相关的科研经费有力推动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国际科学研究计划,把人类科学认知不断推向最前沿。我们也要围绕全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围绕气候变化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等开展更多的联合研究,为实现人与自然和平共处贡献中国方案。
为了构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系统,我们应整合全社会力量建立一批类似于德国洪堡基金会和英国牛顿基金会的科学基金会,更好地吸引全球最富创新活力的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像丘成桐、姚期智、蒲慕明等一批活跃在世界科学前沿的科学家已经或正在回归祖国,但这还不够。我们还可以成立类似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新型机构,为像爱因斯坦一样的世界级科学大师提供自由开展科研的舞台,让他们的智慧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感染中国学者。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前进的道路必定会崎岖不平、迂回曲折。然而,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却变得更加坚韧,更具有生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深深感到科技的现代化应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和有机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进步,既要面向我国现代化道路上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也要充分地借鉴和吸收全人类的智慧,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多的贡献。同时,中国科技的发展要主动服务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人类健康福祉的增长。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青年人才的培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科技创新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为科技已经融入到国家各项工作中而感到由衷的欣慰。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我们庆幸生长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
登高望远,眺望祖国的山川平原,我仿佛看到了这个伟大的东方民族正像长江黄河之水,海纳百川,朝着既定的方向奔涌向前,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纵观历史,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我们应满怀家国情怀和报国之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坚信,我国科技自立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