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日 星期四
留学生想看到怎样的春晚?
今天举行了2024全球中国留学生网络春晚项目启动会。
如今已是留学生春晚举办的第四个年头了,想想看,当年看过第一届留学生春晚的大一新生,如今都已是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了。
留学生春晚始于2021年疫情期间为滞留海外的学子排解乡愁的灵感火花,又在之后的3年中不断探索和丰富,所承载的意义也越发厚重,而不变的内核,便是做“留学生自己的春晚”,做“留学生喜爱的春晚”。而留学生想要看到怎样的春晚呢?为了深入调研,春晚启动会请来了多位海外学联代表,还有留学毕业归国不久、刚进入留服中心(编者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工作的新员工。讨论过程中可以明显体会到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Z世代”青年的特征:活力、多元、个性。不过,无论多么有性格的孩子,无论怎样别别扭扭不愿意表达,背井离乡身在海外,那深夜归家窗口透出的灯光、那熟悉的饭菜香,总会是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惦念。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点,用心陪伴、传递关怀,或许就是答案。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新”春晚
今天是留学生春晚第一次内部工作会议,策划组、制作组、宣传组等所有参加过往年春晚的工作人员悉数到场。作为过往亲历者,对留学生春晚自然有着别样的情感:那些绞尽脑汁的日子、熬过的夜、欢笑与汗水、纠结与释怀,都历历在目——只为尽量不留遗憾地给留学生呈现一台精彩的晚会、一份年节期间暖心的陪伴。
已是第四年留学生春晚了,工作团队磨合多届,已经形成了熟悉的工作默契,而今年的“新”春晚如何保持新鲜感,创造力便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善用过往经验,但又不被经验所束缚,也是大家今年努力思考的方向。
今年春晚的主题依然是大家探讨的一个重要命题。依据春节传统习俗,策划组曾考虑过“回家过年”这个方向。然而,对于海外学子这一群体而言,回家过年或许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奢望。如何在传递对留学人员关心关爱的同时,设身处地照顾到大家的特殊心理需求,不使过于浓烈的思乡忧伤冲淡春节欢乐的气氛,其中尺度分寸的把握非常微妙。经过多方讨论、权衡,最终暂定了“团圆”这个大基调——四海皆亲,线上团圆。
新春晚,新气象,新的旅程就此开始。
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今天正式亮相啦!
2024全球中国留学生网络春晚,今日正式启动宣传,发布2024春晚节目征集令。
为了帮助有意愿参与春晚的同学们更好地策划制作节目,今年征集令特别贴心增设了“节目制作小贴士”图文及短视频,内容涵盖了视频制作规格说明、表演内容构思灵感来源、共创节目参与方式等,尽可能降低参与春晚的门槛,为有想法、有才艺的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虽然今天只是公众层面的第一次亮相,但幕后宣传准备了近1个月,宣传计划反复推敲调整,尽力用符合新媒体时代传播特点的形式,用留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高效准确地传达信息。以此次节目征集令为例,一篇文章、一段视频几易其稿:信息传达是否有效、涉及的拍摄相关专业术语如何给非专业人士解释清楚……
今年留学生小伙伴们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呢?大家摩拳擦掌,拭目以待!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对“内卷”说不
今天工作群里在讨论龙年表情包设计,偶然谈起可以做“卷”这样一个当下流行的话题表情,联想到近期的工作状态,大家恍然感慨:“我们在一个曾经探索成功的固有路子上铆足了力越跑越远,真是自己‘卷’死自己算了。”
4年中,眼见着节目策划包装愈发专业,宣传物料设计制作越发精良,每一年都在超越前一年的自己——然而,自己卷自己,就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吗?4年的春晚工作,带来的不仅是多年宝贵的经验,也难免走上了一条舒适圈内的固定路径。
我们曾低着头、苦行僧般地往前冲,山越攀越高,可走的路也越行越窄。现在,是时候暂歇脚步,抬起头,放眼看看我们脚下这片宽广而踏实的大地了。
回首第一年春晚,简单、质朴、本真、接地气,没什么心理负担,没顾虑要做成什么样子,极限时间内汇聚起最多的力量,只想在疫情期间为滞留海外的留学生们拨开笼罩在头顶上的乌云,让他们在海外能够感受到来自遥远祖国的祝福,感受到也同样求学在外、面临同样境况的同学们的力量。办留学生自己的春晚,切实传递关心关爱,不正是最简单纯粹、又充满无限可能的广阔天地吗?
大家又何尝没有这样实践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截至目前,留学生节目征集才刚开始不久,节目制作组的头发便已在熬秃的路上走得昂首阔步、大步流星了。为了和有意向投稿的留学生做最及时的沟通,已经针对各国时差分了日夜两班——身在国内,过着国外时间,真是对留学生名副其实的陪伴了。
心无杂念,便无尘埃,不需拂拭,本真自明——还内耗“内卷”干嘛?
2024年2月2日 星期五
千呼万唤始出来
终于等到了春晚节目初剪出炉的这一天。
节目征集后期,收到的留学生表演素材日渐丰富,大家也不断发出惊叹,“哇,非遗艺术还能这么玩儿”“不同的表演形式竟然还能这么融合”“这歌声听得我都醉了”……留学生筹备春晚的幕后花絮也时有传回,认真创排之余不乏欢声笑语……真是一群有才又拥有有趣灵魂的留学生。
迎接初剪片子的心情是激动的,但审片过程的氛围是严肃而认真的——距离直播仅不到5日,所有人脑子里都紧绷着弦儿。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艺术特长突出的留学生与导演组都更深入参与到了留学生节目的制作,从选材立意、编曲录音、拍摄技巧都予以专业协助指导,帮助留学生们更完整流畅地呈现节目效果。一台晚会不只是节目的罗列,起承转合、章法编排皆需斟酌。这么多精彩的表演,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晚会时长是有限的,取舍的过程简直如同壮士断腕般“悲壮”——无他,惟愿节目效果不负众望。
初剪虽不可能尽善尽美,但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直播会有怎样的呈现呢?所有人都期待着……
2024年2月4日 星期日
讲述中国之美,留学生有自己的表达!
在春晚节目征集筹备过程中,有才艺、有热忱、有想法的优秀留学生不断涌现,民乐、戏曲、汉服、武术、舞蹈……在世界舞台上,年轻的留学生们用活力满满的表达方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赋予新时代的注解。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叶秉辰表演《龙骨》
新西兰梅西大学周婧懿演唱《如愿》
法国波尔多国立音乐学院毛聆玲演奏《虫儿飞》
由日本洗足学院音乐大学中日学生共同组建的绀鲸鱼KON KUJIRA乐队献上一曲《直到世界尽头》
这么多宝藏学生和中国文化出海的好故事,并不是春晚短短两个小时可以完全承载的,如何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呢?于是,作为春晚配套宣传活动,我们与微博校园合作开展了3期“出圈吧大学生”留学生春晚主题连麦活动,设计了“以当代方式传播国粹之美”“聊聊国潮当道中的音乐魅力”“让民乐在世界奏响”3个主题,共邀请4位优秀春晚表演者,和相关领域嘉宾一起用轻松的连麦聊天方式分享自己关于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经历和见解。
4位留学生表演者分别在革胡、川剧变脸、琵琶、古筝文化推广领域取得的成就自无须列举,连麦过程中愉悦欢快的气氛、妙语连珠的观点交流亦不必详述,单凭1小时的活动结束后,众嘉宾在微信群中大呼“聊不够”便可见酣畅程度。与这些留学生表演者和嘉宾前期沟通以及观看连麦互动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原来有这样一群富有才华与想法的留学生,他们如此深爱中国文化,如此热切地希望把中国之美讲给全世界——他们的故事与努力应该被更多人看到。
美国南加州大学桑顿音乐学院的吴昱忻用革胡演绎歌曲《曹操》
《仙剑奇缘》节目中穿插了川剧变脸表演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陈紫冉带来一曲《华阴老腔一声喊》
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学成归乡的郑简简与泉州师范学院师生合作表演泉州南音《百鸟归巢》
这,或许就是春晚的意义所在吧。经过4年的探索发展,留学生春晚已不仅是一台晚会,更是留学生发现世界、展现自我、传播中国之美的平台。在这里,学子用脚步丈量天地之广阔,用眼睛尽览世界之精彩。
2024年2月7日 星期三
绽放
多少天的辛苦,只为这一晚的绽放。
从去年11月工作组建立,经历充满纠结的筹备期、两个多月密集的宣传期和节目征集期、无数个日夜的节目沟通与制作、不知多少轮的审片与调整、周密细致的直播彩排……当《龙龙的新年》正式拉开春晚的序幕,当直播间被“我在某某国看春晚”“祝全球学子新春快乐”的评论刷屏……一年一度专属于留学生的春晚大餐再度呈现。数月幕后点滴如走马灯般闪现,似梦一般。
春晚不只是节目直播,也是和留学生一起开心过大年的过程,在听取众多留学生意见反馈后,今年春晚增设了不少互动环节。在节目宣传期,工作组特别制作了春晚吉祥物“龙团子”主题微信红包封面,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公众号发布——限量300个封面,在发布后仅4分钟便被一抢而空,连春晚工作组的成员都有好多手慢没抢到的,只得捶胸顿足望天兴叹。节目直播期间更是特别增设了“新春送福袋”互动环节,在特定时间节点,通过主持人引导在直播间评论区发送指定留言内容,排名靠前的几名观众便有机会获得留学生龙年春晚主题文创福袋。负责直播的工作人员纵然有心理准备,还是被直播间高涨的互动热情而震惊,不断刷屏的抢福袋留言甚至淹没了官方账号公布获奖名单的留言。后台来自获奖观众的私信中,亦不乏“谢谢留服的哥哥姐姐们”“谢谢龙团子”这些可爱而亲切的称呼——以心换心,真诚相待,真的很美妙。
从8点到10点半,直播顺利结束。当心里的石头落地,千言万语,相顾唯有感恩。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属于留学生的精彩永远在前方。(作者系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全球中国留学生网络春晚筹备工作组成员)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