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首页轮播图 > 正文
2024年5期|南沙要成为“第三次开放”的新亮点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2024年第5期)

  中国曾有过两次对外开放:第一次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接受”世界规则,第二次是1978年以来主动改革开放“适应”世界规则。两次开放,广东都是和世界接轨的重要窗口。

  5年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将珠三角9市与港澳特区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进行系统规划,在推动珠三角经济转型的同时,也成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从开放的角度讲,相对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的条件是最好的,有“一国两制”,不同制度和体系之间的互动、开放会产生化学反应。

  大湾区要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需要通过大融合来实现。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这几个“点”承担着在粤港澳大湾区以点带面推动全面融合的使命。这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考虑的。根据国家部署,横琴主要对接澳门,前海、河套主要对接香港,南沙既对接香港也对接澳门。所以,南沙要打造成大湾区建设的标杆,这与横琴、前海、河套所承担的功能有所不同。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着“先行先试”“以点带面”的特点,试“点”成功,再推广到其他地方。开放是要有规模效应的,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相比其他几个“点”,南沙庞大的空间腹地是自己的独特优势。

  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重大政策。《南沙方案》支持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不仅仅是广州的利好,更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当然,南沙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地理空间,横琴、前海、南沙这三个平台,最终的目标是融合,是实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营智环境。从这个维度看,南沙不仅仅是一个功能区,而是要把港澳规则与内地规则衔接融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探索、积累经验,以点带面,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深化合作,打造一个涵盖产业、教育、人才等方方面面具有竞争力的社会体系,建造宜居、宜育、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南沙、横琴、前海的建设应该是“一体化”考虑的,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体现的是国家在新发展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从国际规则的角度看,也可以称之为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的“第三次开放”。因此,在大湾区、在南沙的“先行先试”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交给南沙的一个重要任务。

  南沙的开放,是中国“第三次开放”的重要抓手和亮点之一。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姿态,而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上履行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施惠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