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首页轮播图 > 正文
2024年7期|蔡和森:曙光中的先驱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2024年第7期)

  系列·留学报国名人坊

  编者按:

  75年前,新中国诞生。为了这一天,无数革命先辈在黑暗与混沌中跋涉探索。其中,有人踏出国门学习取经,为旧中国带回了马克思主义,也由此开启了中国重获新生的复兴之路。75年后的今天,回望这些留学先辈的人生轨迹,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时代推动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时代,新一代留学人员也应延续前辈的足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从本期起,本刊将开辟“留学报国名人坊”特别报道专栏,陆续刊发留学先辈的传记文章,讲述他们留学报国的动人故事。

图|视觉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当中,蔡和森是一位杰出的理论家、宣传家和革命家,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仅是首倡“中国共产党”名称的第一人,还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挚友。1920年,他在给毛泽东的长信中写道:“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则欣然回复:“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周恩来曾在回忆赴法留学的往事时动情地说:“我认为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同蔡和森的友谊。”

  在新中国成立75年之际,我们探讨蔡和森的生平、思想和革命贡献,通过分析他在国内外革命活动中的领导力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应用,展示他对党的理论建设和实践的重大影响,揭示他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以激励当代青年继承和发扬他勇于探索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奋斗中继续前行。

  湖湘风骨:革命沃土中的萌芽

  蔡和森之所以能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离不开抚育他成长的母亲与湖湘热土。1895年3月30日,蔡和森出生在上海。他的父亲本是江南机械制造总局的一个小职员,但行事不检,官僚气十足,这令蔡和森的母亲葛健豪难以容忍。1899年,4岁的蔡和森随母亲回到位于湖南娄底双峰县的老家。双峰县有三家名门望族,蔡母娘家葛氏家族是其一。剩下两家望族,一家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曾氏家族,另一家则是“鉴湖女侠”秋瑾的婆家王氏家族。

  葛健豪不同于传统女性,儿时的她就聪明过人,随兄长在家馆学习,能识字、读书。哪怕是结婚后,她也仍关注社会民生。葛家与秋瑾婆家王氏家族相隔不远,从上海返回娘家后的葛健豪听闻秋瑾能文能武,是一位“巾帼奇人”,便几次去拜访。与秋瑾的几次交谈,让她大开眼界,接受了新思想。从此以后,葛健豪就常教导儿女学习秋瑾忧国忧民、男女平等的思想精神。

  1907年,秋瑾因安庆起义失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这给从小就听闻她英雄事迹的蔡和森以极大冲击。这时,清政府已垂垂将倾,蔡家也家道中落,无力支付子女学费,蔡和森因此去堂哥家的辣酱店做了学徒。做学徒期间,他饱受凌辱与剥削,自己读的书总是被撕得粉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地处南北要冲的湖南更受革命风气的感染。16岁的蔡和森立即剪掉自己头上的辫子,并积极推动家乡开展剪辫子运动。

  蔡和森学徒期满后,母亲变卖了家产,使他重回小学。但那时他因为年纪太大,被人戏称为“太学生”。好在他聪明好学又孜孜不倦,1913年他考入湖南铁路专门学校。他特意选上这所学校,是因为此校有许多同盟会的成员,革命氛围浓烈。半年后,因局势动荡,他又转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他结识了毛泽东,二人迅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杨昌济盛赞他们:“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毛泽东与蔡和森不仅是思想理论的探索者,更是心怀天下的实践者。1918年夏天,他们沿洞庭湖东岸与南岸的各县游历,深入劳动人民中,了解社会现实。这次经历,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劳动人民的疾苦,坚定了对工农武装斗争的信念。他们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组织了新民学会,创办了宣传新思想的《湘江评论》,并积极参与五四运动,为日后的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远赴重洋:法国勤工俭学中的理想追寻

  1918年6月,杨昌济向蔡和森传达了李石曾、吴稚晖等人正组织留法俭学会的消息。留法俭学会的宗旨是:改良社会首重教育,欲输世界文明于国内,必以留学泰西为要图,惟西国学费宿称耗大,其事至难普及。曾经同志筹思,拟兴苦学之风,广辟留欧学界。今共和初立,欲造成新社会新国民,更非留学莫济,而尤以民气先进之国为最宜。兹由同志组织“留法俭学会”,以兴尚俭乐学之风,而助其事之实行也。

  这与新民学会的宗旨不谋而合。蔡和森与新民学会成员商讨后,认同赴法留学是开拓中国青年视野和知识的关键,特别是法国乃巴黎公社革命的发源地,又有接近东欧的地理位置,使他们能够学习欧洲工人运动和俄国革命的经验。于是,蔡和森即刻动身前往北京组织赴法运动。从长沙乘船至武汉的途中,洞庭湖暴雨,他联想到此时的中国也如这般风雨飘零,遂慷慨激昂地写下《少年行》: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从师万里外,访友人文渊;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虽无鲁阳戈,庶几挽狂澜;凭舟衡国变,意志鼓黎元;潭州蔚人望,洞庭证源泉。

  6月25日,蔡和森抵达北京,通过杨昌济的引荐,与蔡元培、李石曾等人会面,成功争取到25个赴法名额。随后,部分学员开始在留法预备班学习法语。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前往法国,毛泽东为他送行。到了法国,他有机会接触到许多马克思主义书籍与介绍各国革命的资料。初到法国的他法语并不好,但他有着湖南人的“霸蛮”精神,“日惟手字典一册”“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通过不断地阅读、比较,他翻译出许多马克思主义重要著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俄国革命经验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不断的学习与翻译,让蔡和森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给毛泽东的信中,他介绍了与马列主义相关的思想与著作。他说:“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谛,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并得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结论。更了不起的是,他首次向毛泽东提议组织“中国共产党”,并详细阐述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理论。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对于蔡和森的提议,毛泽东回复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1920年7月,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主张在“蒙达尼会议”上被首次提出。

  在法国期间,蔡和森不仅进行理论研究和翻译,还积极组织和领导勤工俭学的学生,推动他们的革命斗争。1920年底,蔡和森与周恩来登上巴黎圣母院的塔顶,俯瞰塞纳河畔,他们决心在欧洲成立一个共产主义团体。192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在法国成立,揭开了中国革命海外组织的序幕。

  异乡的呐喊:勤工俭学留学生在法国的抗争

  1921年初,赴法中国勤工俭学的留学生们陷入了严峻的生活和学习困境,失业问题日益严重。蔡和森等人发表了《蒙达尼勤工俭学同人意见书》,向当时的中国政府提出,“作工不能达到求学的目的,要求生存权、求学权,请补官费。”面对困境,蔡和森又组织400多名学生前往巴黎的中国驻法公使馆请愿。但这一行动遭到了拒绝和镇压,导致多名学生受伤。

  最终,这次行动促使法国和中国驻法使馆开始发放临时维持费。然而,由于中法大借款事件,留法学生的生活保障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蔡和森等人继续争取在中法大学学习的权利。1921年5月,他们决定联合起来,推动开放里昂中法大学,并计划将筹集的资金用作学费支持。在法国各地,勤工俭学的学生们纷纷响应蔡和森的号召,成立组织,积极争取就读中法大学的机会。

  9月17日,“各地勤工俭学学生联合委员会”在巴黎成立,把开放里昂中法大学作为唯一目标。9月20日,蔡和森带领代表团前往里昂,要求就读中法大学,但遭到校方和里昂市长的强烈反对。面对里昂市长的威胁与恐吓,蔡和森等人仍发放传单争取支持。10月10日,他们又组织被拘押的学生绝食抗议,但最终无效。3日后,104名中国学生被强行押送至马赛,随即遣返中国。

  以蔡和森为代表组织的法国学潮是五四运动后中国早期赴法留学生在异乡为自己、为国家发出的呐喊。虽然几次学潮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逐渐进入低潮,但一批像蔡和森一样的赴法留学生在法国的学习、劳动与革命斗争中成长觉醒,最终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成为建设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

  共产主义先驱扬帆《向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

  1921年,萧瑟的秋天,蔡和森悲愤地回到中国,心中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被革命的烈火淬炼得更加纯粹。在上海,他经陈独秀的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凭借在法国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实践,他开始在中共中央从事理论宣传工作,很快成为党的早期重要理论家和宣传家。

  次年5月5日,蔡和森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此后,他出任团中央机关报《先驱》的主编,负责宣传工作。1922年6月,他又草拟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并在《先驱》第9期上发表。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首次在报刊上公开提出“打倒国际帝国主义”的口号。同年7月,在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委员,参与制定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会后,根据中央决定,蔡和森筹备创办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并担任主编。

  《向导》以发表时事政治评论文章为主,其使命在于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斗争。除此之外,《向导》也揭露和批判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使得中国百姓逐步建立了对帝国主义的理性认识。在短短数年内,《向导》周报的发行量由几千份扩大到10多万份。《向导》共发行201期,蔡和森主编了超过一半的期数,同时也是该报的主要撰稿人,单独署名的文章达130多篇,联合署名的文章也有近40篇。可以说,《向导》不仅是具有舆论指导地位的党中央机关报,也成为黑暗中4亿中国同胞思想心灵上的“向导”,而蔡和森就是《向导》之灵魂。

  随着《向导》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人们反对帝国主义的情绪已“暗潮涌动”。1925年五卅惨案激起了全民族的愤怒和反抗,神州大地到处激荡着反帝爱国的声浪。就在这时,蔡和森又发挥了他的领导作用。他认为五卅运动绝不只是工人的经济斗争,而应该把其发展成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斗争。与此同时,《向导》紧扣反帝反封建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策略方针,保证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健康发展。

  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与传播不止于此。他在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兼任教授期间,运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达尔文的社会进化论,对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进行了论证,再次证明与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他是第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书写社会发展史的中国人。1925年底,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发表了以《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为题的长篇演讲,详细回顾了从建党到1925年中央第二次扩大执委会议的历史,并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党的历史任务和各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作了深刻的分析。因此,这篇演讲也被视作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史著作。

  烈焰如炬:英勇的牺牲与精神的永恒

  1931年,中央将广东省委设在香港,同年3月,蔡和森奉命前往香港开展工作。这是一段充满挑战的岁月,他身处四面楚歌的险境。一方面,粤港两地的局势高度紧张,对外地口音的人盘查得非常严密;另一方面,香港潜伏的叛徒帮助敌人四处搜捕共产党人。然而,蔡和森并未被重重压力击垮,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坚持革命工作。

  在香港,蔡和森的掩护身份是一家洋酒罐头公司的职员,每天隐居在公司楼上的一间狭小房间里。即便面对随时可能降临的危险,他依旧事必躬亲,日复一日地前往秘书处批阅文件,积极参与革命活动。他的日常生活中没有丝毫懈怠或退缩,展现出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

  1931年6月10日,香港海员工会召开会议,蔡和森明知风险重重,却依然决定亲自参会。他身边的同志都劝他不要冒这个险,但蔡和森深知会议的重要性,认为自己必须在场。不幸的是,在会上他被叛徒认出并被逮捕,两天后被引渡回广州,1931年8月4日在广州英勇就义,年仅36岁。

  蔡和森的一生,如同一颗闪耀的红星,照亮了黑暗中国的漫漫长夜。他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和舍生取义的精神,谱写了共产主义事业的英雄壮歌。从家乡的少年到海外的游学者,从革命的理论家到英勇就义的殉道者,每一步都印证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追求和对中国革命的无悔奉献。

  在湖南的青山绿水中,他早早种下了救国救民的志向;在巴黎的街头巷尾,他高举着共产主义的旗帜,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在上海的弄堂里,他为党的宣传工作呕心沥血,点燃了革命的火炬;在香港的风雨中,他身陷险境却毫不动摇,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蔡和森的生命虽短暂,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流传。他的牺牲不是结束,而是革命的继续;他的信念不因个人的离去而消散,反而在更多的革命者心中扎根发芽。毛泽东深情缅怀蔡和森道:“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周恩来亦感慨道:“和森同志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在纪念蔡和森诞辰85周年时,邓小平题词道:“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2009年9月14日,蔡和森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今天,缅怀蔡和森,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厚重,更是对未来的无限启迪。正如蔡和森曾经所说:“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这种浩然之气穿越了时代,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断奋进。蔡和森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中,成为我们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精神标杆。革命不息,精神长存,蔡和森那不朽的光辉,将继续照耀我们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作者系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安思源学院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施惠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