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动力的核心强调在尊重当地环境和文化的基础上,借助和利用本土优势资源,借助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从内部进行创造和开拓,创新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能力提升”以形成“内在促进”的力量,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尽管民族脱贫地区有其文化多样化和生态资源优势,但由于受制于一些自然条件和政策约束,民族地区脱贫后内生发展动力尚很弱,突发性返贫或新致贫的风险存在,突出表现如下。
一是主导产业缺乏。由于民族地区乡村交通、通信等基础薄弱,货物流通效率低,成本高,信息服务滞后,交易方式和手段落后,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受限,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主导产业或缺。加之农民没有捕捉产品市场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易盲目跟风,造成商品同质化严重;产业定位不准,布局盲目贪大求全,人才缺乏等直接影响主导产业发展。
二是思想理念禁锢。首先是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居民,死守传统生活习惯,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模式对脱贫人口的思想和行为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沟通范围和活动半径仅限于特定的“圈子”,不愿接受新鲜事物。由于居住分散,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村庄,人们思想保守,不愿主动接受外部信息,也不想参与政府主办的各种技能培训;价值取向单一,思维方式狭窄,市场行为迟缓;长期的国家政策扶持致使一些脱贫群众“等靠要”和慵懒依赖思想严重。
三是基层治理缺位。基层组织功能削弱,部分党员老龄化,宗旨意识淡化,基层干部队伍年龄断层,一些乡村干部法治意识淡薄,工作能力不强,难以满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要求;“等政府发”“靠干部给”“向政府要”,少数脱贫群众宁愿苦等苦熬,也不愿苦干,处事消极,态度冷。
纵观上述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缺乏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想真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光靠过渡期内的国家政策支持是远远不够的,那样只会把新老问题带到未来,滋生蔓延,贻误大事。因此,巩固拓展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实施好乡村振兴,做好共同富裕这篇大文章,就必须着力培育自我发展能力。
第一、依托优势特色资源大力发展长线主导产业,增强动力引擎。
一是,依托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丰富的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创新“三产”融合模式,提高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运营,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增收渠道,让脱贫人口在增收中增强致富的信心。二是,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在提档升级大中城市品质、做精县城的同时,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产业定位精准、基础设施完备、通勤便捷、公共服务水平高的“磁力小镇”,使民族地区形成大中小城镇星罗棋布的网状格局,吸纳本土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模式转变。三是,建立统一的市场流通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现代物流技术提高脱贫地区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第二、重视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为激发内生动力注入“催化剂”。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智慧之源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对激发脱贫地区内生动力、提高人们的积极性有着独特的作用。一是,要把握农村思想文化价值的发展方向,通过“三史”学习、讲好身边脱贫典型故事等活动,让人们真正懂得幸福生活是奋斗而来的真谛,使先进的文化价值成为民族脱贫地区的主导。二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要更加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保护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创建文旅融合工作坊、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实现文化资源转化与价值重构,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民族地区脱贫群众对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产生共鸣,达到培育内生动力的目的。三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生根发芽,常态化组织开展各种与主流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活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扭转部分农村精神颓势,积极形成与小康生活相匹配的精神风貌。四是,要缓解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焦虑与不适,发挥脱贫人口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活动,增强自我造血的精神动力。同时,要在加强民族乡土人才培养的同时,创造条件吸引一批青年才俊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创业,使他们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和创造者。要创新教育手段和方式,促进外部帮扶与内部自我发展良性互动,增强信心,培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内源性动力。
第三、创新治理方式,增强内生动力与基层组织建设的协同性。
基层党组织是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一是,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构建由驻村工作队、本土干部和有文化的青年人才组成的基层治理网络,培育一批能带动本土发展致富的带路人和引领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脱贫群众自觉融入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中,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二是,创新工作方式,精准施策,建立干部帮扶和群众参与的互动机制,加强政策产品的有效供给,针对民族地区村寨的发展诉求,形成“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一对一、点对点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奖励和惩罚机制,大力褒扬带头创业和踏实苦干的示范个人或家庭,给予外出务工人员和大中专毕业返乡创业的青年人才要给予物资和精神奖励,促进脱贫地区的人才振兴。营造出民族脱贫地区内生动力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强化脱贫群体主体地位,一方面,进一步修订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村民自治章程等,拓宽渠道,多倾听脱贫群众的心声,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充分尊重脱贫群众的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另一方面,脱贫群众要主动摒弃“等靠要”思想,积极参与到本村的社会治理,在脱贫致富中赢得尊敬。
第四、强固绿色发展理念,用“生态振兴”涵养区域发展内生动力。
民族地区脱贫后步入乡村振兴时代,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再转化为惠及百姓财富,应该成为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一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好生态保护与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三生空间”布局,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探寻生态先行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用“绿色”涵养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基于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的优势,制定符合民族地区生态功能定位的融合性产业发展清单,做长主导产业链,做精品牌群,提升附加值,为脱贫人口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创造条件。三是,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压实主体责任;对于一些退化、低产和荒废的土地要实施科学修复,使之换发活力;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可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大力实施民族地区清洁行动工程,改善乡村卫生环境,按照分类指导原则,采取不同方式,综合处理农业废弃物,利用新技术治理好农业污水和垃圾,夯实生态宜居的基础,为汇聚人才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本文作者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重大专项课题“贵州省易返贫人口常态化监测、精准帮扶长效机制研究”主持人)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