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劲松(驻大阪总领馆教育组参赞衔领事)
一
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呼唤教育强国。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组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做好大阪领区中日教育交流合作工作,积极开拓教育外事工作新局面。
一是学思践悟,扎实做好留学人员工作。
贯彻落实“外交为民”理念,推动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成功留学。关西是日本的重要经济中心、制造业重镇,是日本创新国际战略综合特区,是知名高等学府聚集地。领区有包括京都大学、大阪大学、神户大学、关西大学在内的222所大学、近3万名中国留学人员,占在日中国留学人员总数的3O%左右。针对领区教育资源特点,2017年我组完成国家公派留学人员300余人的报到工作,开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近1800件;坚持抓早抓头抓配合、求新求快求覆盖,在宣传培训上下功夫,在建章立制上做文章,扎实推进“领保进校园”工作;不断完善领保联络员制度和工作机制,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的事件特点,科学稳妥处置突发事件;多方搭建平台,开展“支援吉林省高校科研东北行”“绍兴人才峰会”等活动,引导高层次留学人才主动为国服务。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组第一时间将十九大精神带给留学人员,指导京都大学国家公派生组织开展“追寻先辈足迹重温革命历程”活动,支持他们组织拜谒岚山周恩来总理诗碑活动,追寻老一辈革命家出国留学、为国奋斗的足迹和历程。2017年恰逢周总理赴日留学100周年,同学们在诗碑前触景生情,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大家表示,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奋发有为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

二是搭建平台,推动中日教育交流合作纵深发展。
站高望远,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中日大学生千人交流大会” 2017年8月29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两国学生共同发表了《中日大学生和平友好宣言》。我馆组织京都大学、大阪大学等5大国立大学在内的13所西日本地区大学的54名大学生,组成中日友好大学生访华团——关西分团参加了此次活动。两国学生表示,一定会继承先辈精神、发扬友好传统,奋发有为,用青春的智慧和力量架起友谊之桥;汲取和借鉴两国交往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维护好两国关系政治基础,努力推进两国交往合作,不断书写两国和平友好大业的新篇章;为推进两国人文交流尽心出力,让更多人从中受益,促进两国人民民心相通、世代友好。
扩大规模,进一步推进中日教育深度合作。在我馆支持下, “第四届中日教育交流大会” 2017年11月27日在京都举行,来自中日两国103所大学的2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是近年来规模最大、与会人员最多的一次教育交流大会。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出席并作主题演讲。李天然总领事希望青年学者们抓住机遇、用好平台、加强交流、共商合作,让新时代中日友好从教育开始,从关西启航。
三是以点带面,增强留学人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建章立制。领区内现有33个学友会,覆盖200余所高校。我们组织召开学友会新干部培训会、工作汇报会,加强各学友会组织建设和内部规范。学友会通过10余个微信公众号,全年发布信息500多条,积极开展平安留学宣讲、分享学术交流、求职招聘、创新创业讲座等,提升了为留学人员服务的能力。
加强管理。领区内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约500人,为加强他们的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我们在领区内共成立8个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公派留学人员座谈会、学术发表会、科普讲座等交流活动30余次,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四是积极探索,以孔子学院等为平台推进人文交流。
2017年领区内的6所孔子学院和2家孔子课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汉语桥”大学生、第八届“汉语桥”中学生演讲比赛西日本预赛,中医药宣传普及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我组支持并参与了日本大中小学、政府机构、友好团体举办的各类汉语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20场次,这些活动使日本民众增进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推进了日本的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知识的传播。孔子学院在积极探索中走出了自己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关西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获2017年度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神户东洋医疗孔子课堂与天津中医药大学携手推进针灸专科合作办学项目,兵库医科大学中医药孔子学院积极促进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融合、推动中日中西医交流。
二
2018年,我组将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回信精神,按照《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做好留学人员、教育和人文交流工作。陈宝生部长指出,今后教育发展的任务就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我们将写好奋进之笔,努力打造中日教育交流4.0新标杆、开创新局面。
第一,努力打造留学工作零延误。
面对新时代出国留学人员多、年龄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留学人员报到、《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开具等工作效能。借助各方力量,提升安全领保教育、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搭建平台,为留学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支撑,不断增强留日学生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二,努力打造教育合作零短板。
“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与沿线各国在文化、科学、教育、卫生等方面创造了更多合作交流平台。面对领区内中日教育合作缺少高端引领、机制不完善的等问题,要勇于创新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合作新平台,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交流;要发挥高层次留学人才作用,推动教育深度合作、互学互鉴、共同发展,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为“双一流”建设服务。
第三,努力打造立德树人零空白。
面对海外复杂多样的外部环境,面对培养什么样的留学人才,如何培养优秀留学人才的根本问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教育工作贯穿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让留学工作留下立德树人的空白。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回信的重要精神,教育引导青年留学人员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
第四,努力打造人文交流零障碍。
人文交流已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三大支柱之一,任务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为适应新时代、新任务的需要,要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为契机,不忘老朋友、扩大新朋友,积极与日本地方政府、教育机构、文化团体、企业开展交流,引导孔子学院、海外华侨华人、友好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积极投身中日友好事业,在人文交流合作中增进理解、建立互信、发展友谊。同时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供稿/驻大阪总领馆教育组)
【驻大阪总领馆教育组简介】领区范围为2府12县,包括近畿地区的大阪府、京都府、兵库县、奈良县、和歌山县和滋贺县,中国地区的冈山县、鸟取县、岛根县和广岛县,以及四国地区的爱媛县、香川县、德岛县和高知县。现有大学222所(其中本科院校165所、短期大学57所),中国留学人员近3万人(其中国家公派留学人员600人、语言生3000人),孔子学院6所,孔子课堂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