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宏歌(驻韩国使馆教育处参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把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结合工作实际,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全面落实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
一、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政治任务
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政治任务。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要把行动统一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上来。
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武装头脑,把握教育历史定位,指导今后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陈宝生部长指出,要对照新思想,找到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差距、问题和薄弱环节,提高契合度,用新奋斗、新措施、新成效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史。
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就是要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理解教育的本质要求。陈宝生部长指出,要全面梳理教育事业发展新变化,提炼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特别是对照“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的标准,找准突出问题。要深入研究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在教育工作中的表现形态,从供给侧、需求侧和思想认识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找到解决措施。要准确把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统筹建设教育强国的方向和任务。
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就是要突出教育的中国特色。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在党的旗帜下,按党的主张、意志和使命,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世界一流的现代教育。
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在新的层次、更高水平上,把教育公平推上新台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立足总结以往经验
过去5年,我国教育外事工作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能,为国家对外交流与合作增添了很多新亮点。回顾过去5年中韩教育合作与交流,我们在具体工作和实践中取得了一点成效和经验,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紧扣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发挥深化中韩关系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积极参与机制建设、促进教育民间交流和人文合作。
积极参与两国交流机制。2013年11月,两国政府成立了中韩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在首尔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双方在委员会框架下共同推动实施了人文领域19个交流合作项目。其中,两国教育部主办的大学校长论坛、初中生交流、大学生交流、教师交流、政府互换奖学金生等项目已列入共委会合作项目重点。
配合首脑高访高潮迭起。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首尔大学发表演讲,并向学校赠送了图书。2017年7月,落实习近平主席访问首尔大学后续工作,促成首尔大学百名大学生访华。2018年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出席平昌冬奥会闭幕式期间,专门访问首尔大学,参观习近平赠书资料室,并鼓励两国青年加强交流,创造中韩关系美好的未来。
青少年交流量多质高。2012年至今,两国教育主管部门执行中韩初中生交流项目,每年各派100名初中生赴对方国家访问一周。该项目顺利推进,近1000名中国学生访问首尔、釜山、庆州和光州等地,1000名韩国初中学生先后访问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和湛江等城市。青少年交流在促进中韩友好共同面向未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汉语教育成果显著。韩国孔子学院发挥了教学、研究和文化传播平台作用。截至目前,韩国已成为亚洲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建有23所孔子学院和5所孔子课堂,为韩国青年学生和广大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提供了窗口和平台。2017年,韩国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超过10万人,位列全球应试总人数第一。
二是紧扣中韩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特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推动中韩教育交流助力我教育强国建设。在部党组和相关业务部门指导下,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要求,搭建合作平台,落实合作项目,推进教师交流,促进留学人员往来,驻在国专题调研也卓有成效,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
保障两国教育交流机制平稳发展。2016年2月,在首尔举行的第一次中日韩教育部长会议为东北亚教育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中韩两国政府签署的《中韩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和《中韩两国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为双边人才培养和留学人员交往提供法律保障。
扩充教育合作旗舰项目影响力。2012年5月,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亚洲人才,深化中日韩三国互利共赢合作,构建互信友好,促进亚洲和平发展,在三国领导人的倡议下设立亚洲校园项目。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尔大学、东京大学等近30所三国最著名的大学。亚洲校园项目已成为中日韩教育合作旗舰项目。
搭建大学间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的交流平台。两国大学主办、双方政府支持的中韩大学校长论坛已成为推动两国高校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目前该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九届,成为两国高等教育领域知名的交流平台。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重庆大学,首尔大学、汉阳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忠北大学、岭南大学等两国知名高校参与。
推进两国著名高校和优势学科开展务实合作,直接为两国高校和学科交流合作牵线搭桥,增强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的续航能力,助推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促进教师交流不断深入。2011年11月,中韩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与大韩民国国立国际教育院关于教师交流的合作协议》。截至2017年2月,该项目已派遣1300名汉语教师志愿者赴韩开展汉语教学,韩方已派遣百名韩语教师赴华开展韩语教学。
提升留学人员交流水平。中韩两国互为最大留学生来源国。2017年来华留学的韩国学生总数约为70500名,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1279名。中国赴韩留学人数约为69603人,占在韩外国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韩国位列中国到海外留学目的地国第6位。
另外,目前毕业于中国的韩国学生已有20万人,他们活跃在中韩两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促进了两国语言互通和人心相通,成为中韩关系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驻在国调研成果为我国综合改革提供借鉴。韩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我国极为相似,值得参考和借鉴。我处注重驻在国调研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梳理驻在国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和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调研成果并结集成7册共100多万字,为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助力。
全韩学人学者联谊会访问学者、留学生共同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
三、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谋发展求实效
进入新时代,做好新时期教育外事工作,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清醒认识和面对我们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机遇、历史性难题、历史性变局和历史性目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留学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期待,以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贯彻落实十九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使命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按照部党组“写好奋进之笔、写就得意之作”的部署,谋好势,开好篇,出实招,见实效,做好中韩教育交流工作,推进新时代教育外事工作踏上新征程。
一是要通过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刻认识新时代做好教育外事工作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精神博大精深,需要边学边干,更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外事工作的重要性,带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按照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深化同驻在国的务实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应有作用。
我们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上来,充分认识到教育交流工作是教育部党组部署的“奋进之笔”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清醒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精准、不规范问题,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实际工作中,要聚焦政治学习,狠抓工作落实,优化科学管理,强化作风建设,不断查找问题,突出工作实效。
二是要做好中韩教育交流,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一是配合国内做好“中日韩教育部长会议”筹备和陈宝生部长访韩工作,推进中韩两国高层教育交流。二是落实《中韩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执行初中生访问及政府交换奖学金生项目,促进国民民心相通。三是推动中韩大学校长论坛和亚洲校园的质量提升和保障工作,推动中韩优质项目顺利实施。四是强化与韩方教育主管部门和民间团体的协商机制建设,积极为西部高校、地方高校、优质学科的交流牵线搭桥,提高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质量。五是注重调研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组织工作,将对驻在国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和促进教育公平等的调研成果做好进一步梳理,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助力。六是利用韩国高校、校友和博览会等平台,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三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回信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寄语,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发扬留学报国优良传统,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
我们将把青年工作和人才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在韩留学人员管理与服务水平。一是落实科学规范、开放有效的留管工作,完善公派留学人员管理与服务体系,培养和挖掘国家急需和紧缺人才。二是完善留学人员领事联合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平安留学工作。三是用好留学人员组织、开展公益和交流活动,推进两国青年交流。四是借用“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海创周等项目,搭建回国就业创业平台。
四是要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是关心和支持韩国孔子学院发展,鼓励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助力孔子学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作用。二是支持汉语志愿者教师项目和韩国汉语水平考试等工作,开创汉语教学工作新局面。三是联系韩国汉语教师团体联络工作,加强与韩方各个团体的沟通交流。四是做好留华校友工作,举办“韩中未来战略论坛”,助力中韩关系健康发展。
五是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一是做好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涉韩高等学校名称更新工作,积极跟踪韩国发生关门、变更等情况的学校,维护留学人员权益。二是做好涉韩高校、学生的各项认证和开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等窗口工作,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做好留学人员领事保护工作,提高应对紧急事件水平,保护留学人员和广大教师的利益。
我处将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教育部党组和使馆党委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打好中韩教育交流的“攻坚战”,写好新时代中韩教育交流的“奋进之笔”。(供稿/驻韩国使馆教育处)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 wan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