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学人网讯 6月29日,在中国驻瑞士使馆文化教育科技处(以下简称“文教科处”)的支持下,由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以下简称“科协”)主办,苏黎世学联协办,洛桑学联、日内瓦学联和伯尔尼学联共同合作的首届全瑞创新创业大赛暨2019年“春晖杯”瑞士馆区决赛在苏黎世举行。
中国驻瑞使馆文教科处参赞席茹、新瑞学院院长何志毅教授、启迪之星副总经理郑庆伟博士、启迪之星国际事务总经理李子然、上海工业视觉感知与智能计算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赵卫东教授、合肥理工学校校长张良平等出席,来自瑞士各地的学生学者共100多人参加活动,大赛由科协青年分会副主席沈嘉赟主持。
比赛开始前,科协主席戴勇博士致辞,介绍了大赛的规则,并表示将尽最大努力让比赛做到公正公平,希望每支团队都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嘉宾代表何志毅教授介绍了新瑞学院的情况和对创业创新的重视,发表了自己对创新创业的感想。席茹参赞感谢科协及苏黎世学联为筹备大赛作出的贡献,以及各位嘉宾和评委百忙中不顾酷暑专程前来支持大赛,特别感谢了前来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尤其是参赛团队的成员们,并祝愿大家取得好成绩。
比赛中各参赛团队带来了精彩的路演。
日内瓦大学黄栎颖团队带来了IOT-国际组织人才发展项目。他们提出了建立国际化平台,吸引和服务优秀人才加入国际组织。该项目具有投资小、回报快和良好预期回报的财务优势。何志毅教授肯定了该项目的全球视野和奉献精神,给出了早期侧重公益发展,后期再拓展商业以及重点打造一个核心优势的建议。
巴塞尔大学的杨舒然团队从自身购物经验出发引出了“混合现实社交电商平台”的项目,抓住了目前时尚购物的痛点。赵卫东教授从如何得到个性化信息和匹配进行了提问。何志毅教授给出了3个关于市场细分调查、凸出核心技术和财务计划的建议。
来自洛桑联邦理工的刘扬带来了基于测量微生物放热的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平台,针对细菌抗药性不断提高的大背景,提出了快速有效地抗生素敏感测试。高惠博士针对融资计划和资金分配提出了建议,伯尔尼大学资深研究员彭仁旺博士询问了此技术对比传统方法的优势。
苏黎世大学李喆和王曼的项目是基于生物分子标签的心脏感染即时诊断。他们针对爆发性心肌炎的危险性,为解决医疗数据领域数据量大、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血检报告分析平台。彭仁旺博士对数据来源和产品优势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并给出了建议。
瑞士西北高等专业学院的李婧带来了生物可降解宠物袋项目,计划将清洁袋与生物粪便降解为化肥,可面向包装公司和养殖业及宠物用品行业。该项目将定位欧洲,具有市场前景广阔、高附加值和低价格等优势。郑庆伟经理建议该团队突出可降解优势和市场创新点。
苏黎世联邦理工的管雯,抓住国内建筑行业的痛点,提出了向国内市场提供可持续个性化软装产品及服务平台,该项目具有市场驱动、节约时间成本、跨界合作和个性化营销策略等优势。吴柯博士就项目展示技巧给出了建议。
王巧团队针对目前喷射混凝土领域存在的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出了高强高耐久性喷射混凝土的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性能、节约成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可提供个性化施工方案等优势。戴勇博士提供了知识产权方面的建议并对项目实施细节进行了提问。
透明薄膜锂电池团队刘恬和韩达新提出了一种柔性透明锂电池技术,可克服锂电池体积大、不可弯折和易燃易爆等局限性,有望用于柔性透明电子设备。赵卫东教授就能量密度、材料安全性和知识产权3方面进行了提问。
Sun Regen Healthcare AG的管和昌团队带来了治疗视神经萎缩特效药物的项目。他们研发的药物SBC003在治疗视神经萎缩疾病上具有优异的成果。最后,他们表达了希望将项目在中国落地的热忱。彭博士就该药的药效和毒性测试等方面进行了提问。
洛桑联邦理工和保罗谢尔研究所的陈文的项目是材料服务寿命智能监控。为解决材料疲劳监测领域错误分析、动态因素和无疲劳预告问题而导致巨大经济损失的问题,提出通过机器学习来监测材料疲劳性,提高材料耐久性并降低成本。戴勇博士就疲劳监测的难点进行了提问。
最终,管和昌和刘恬/韩达新团队获得一等奖,黄栎颖、杨舒然和刘扬团队获二等奖,李喆/王曼、管雯、李婧、王巧和陈文团队获三等奖。
活动中,科协分别与新瑞学院和北京启迪之星签署了旨在携手创新,合作共赢的合作协议。(供稿/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