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正文
许元诚:非遗中的海归传承人为乡村振兴“加油”
发布时间: 来源: 金台资讯

  原标题:非遗中的海归传承人:为乡村振兴“加油”

  徽式牌楼,门脸不大,步入其中,曲径通幽,简约小巧的中式院落,树影婆娑。

  站在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的街口,“益然香”木榨文化产业园就静静坐落在街边,这个不起眼的油坊,迄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

  许元诚是一名95后,湾沚六郎人,出生在一个榨油世家,父亲许祚文是传统木榨油的好把式,也是许氏“溢香油坊”的第四代传承人。

  百余年来,许家凭借精湛的榨油手艺,在当地享有“开榨十里香、油香透半城”的美誉。为了传承好木榨技艺,到了许元诚父亲这一代,又恢复了油坊老字号。

木榨车间打油忙。六郎镇宣传办供图

  其实,许元诚并非从小就对木榨油感兴趣,更多的记忆只是停留在家里有座油坊。在懵懂的年纪,依稀记得清楚的,莫过于师傅们的打油喊号声。就这样,他从小学念到高中,直至2015年出国。

  2021年,许元诚学成归来,和他一起回到六郎镇的,还有重庆妹子胡婷。如今俩人已结为伉俪,在油坊里,一直以“小香哥”和“小香妹”互称。

  “在国外的求学和生活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文化自信。”正因为此,许元诚和胡婷作为学校中国学联的一员,持续组织了多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分享活动,并吸引了不少海外留学生参加。

  虽然学的是市场管理,但回国返乡,看到父亲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之后,许元诚开始关注起父亲的榨油手艺,渐渐的,由过去看热闹,变成了如今看门道,内心也多了一份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担当。

  “炕籽火候的把握,碎碾细匀的掌控,蒸粉生熟的拿捏,做饼装榨的巧力……一招一式,一环一节,都要求技艺精熟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源于传统师承和经验自觉的娴熟手法。”许元诚如是说。

  在榨油车间,三十几度的室温,只见老师傅们挥动着铁锤,在撞击木楔的瞬间,听到的是嘭嘭的声响,看到的,则是一缕缕金黄的清油,从油槽中如落雨般流下,发出阵阵清香。

在直播镜头面前的许元诚(左)和胡婷。六郎镇宣传办供图

  “一台木榨机有127块零部件,大的重达2吨,满榨的话,500斤油菜籽能出油150-160斤菜籽油。”胡婷来到六郎不到一年,但话里话外,对传统木榨的介绍是有模有样。

  “为了能出好油,我们从全国知名产地采购特级油籽,比如新疆阿克苏的核桃、河南驻马店的芝麻、黄山祁门的山茶以及内蒙古的亚麻籽。”说到兴头上,胡婷还会时不时冒出两句家乡话,“好籽出好油,巴适得很!”

  回国跟木榨油打起交道,起初家里确实不理解,但胡婷认为,传统文化不应停留在父辈那一代,而是需要年轻人的加入,守正创新,让更多人认识到老手艺。

  结伴回国后,许元诚和胡婷凭借在外留学期间的开阔视野和经历的文化碰撞,也在用新理念、新方法理解和改变着传统技艺。

  许元诚还把传统木榨油的过程通过直播记录下来,胡婷则充当解说员的角色,镜头前,声情并茂地介绍木榨油的前世今生和工艺流程。“每周一三五早上准点开播,上个月十场直播累计吸引观众300万人次,单场最高观看记录接近60万。”

  “决定子承父业,是因为回来后和老手艺人朝夕相处,让我切身感受到了木榨油这种小众工艺的可贵之处。”许元诚坦言,“有了我们的加入,不仅让传统手艺后继有人,也为木榨油带来了更多活力和创新。”

  身为“溢香油坊”的第五代传承人,许元诚表示:“老一辈打油师傅上了年纪逐渐退休,我们应当扛起更重的担子,在传承非遗中,为乡村振兴‘加油’。”


责任编辑:刘晓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