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正文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闯
“做科研,还是回国好”
发布时间: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见到王闯时,他正在办公室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最近事情比较多,主要是科研项目上的。”

  说起工作上的事,王闯理性的声音中透着兴奋:“近期将人工智能动力学建模方法应用到了风电场功率预测问题上,这是提高我国风电能源利用率、减少弃风弃电的核心技术之一。最近我们的模型正在一家国内风电头部企业的6个风电场进行部署测试,对现用欧洲预报服务实现了部分替代。”

  2019年8月,王闯结束在哈佛大学四年的博士后研究,回到中国进入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实验室工作。“现在我的工作和当时回国的期待是一致的,没有心理落差。”对于这次人生重大选择,王闯觉得“路线发展还是很顺的”。

  回想为什么选择回国,他坦言:“实打实地说,我两边都有考虑,如果留美就是进IT公司,如果做学术肯定是回国。我喜欢做科研,所以,回国是首选,进美国IT公司是备选。”整个过程中,王闯规划清晰、目标明确。结果虽然理想,却来之不易。王闯分享了他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分析形势,提前谋划。”

  在回国的前一年,王闯已经感到,美国给华人做学术的机会大幅减少,而中国基础性研究的学术环境改善很多。做基础理论和机理原创科研,一直是王闯的梦想。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科学院考察。此时还是中科院大学一名博士研究生的王闯,站在人群中,深深地记住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一句话,“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伟大的目标,可谓生逢其时、责任重大。”

  多年过去,王闯记忆犹新,信念更加坚定。“我喜欢科研工作,希望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原创和交叉新兴领域方面做出一些成果。对比国际国内环境,当然还是回国好。”

  目标明确,王闯就开始和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对接。一对接,王闯庆幸自己动手早。“回国的不少,竞争性还是很大的,前前后后找了一年,在北京、成都、广州、南京接触了四五家,中间回国4次面试。”王闯说,“不管你来自哈佛大学还是剑桥大学,大家都是一样去应聘,凭硬实力,看你的科研成果、科研水平怎么样。”

  经过多方考察和多轮洽谈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决定引进王闯,王闯也觉得中科院提供的条件和平台很适合自己。“当时也有国外IT公司给我offer(录用通知),但我已经和中科院谈好了,就放弃了IT公司。”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期间,王闯已成家,并生育了两个小孩,回国不仅要考虑事业发展,还要兼顾家庭需求。“中科院提供了一套两居室住房,免费住五年,还解决了北京户口和小孩上学问题,对于我们有家室的,这样的政策非常重要。不同的政策,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吸引力会不同。”

  不仅解决后顾之忧,中科院还给予安静宽松的科研环境。“科研条件和硬环境与国外几乎没有差距,有些应用研究方面可能还更好一些。在出科研成果上,没有‘去留’的压力,但是有‘向上走’的压力。我们会关注同一领域科研工作者们的进展,希望自己能尽快多出一些标志性成果,但整体来说这种竞争合作关系是比较良性的。”

  回国5年,王闯一边专注人工智模理论研究,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动力学方面潜心挖掘,开展推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底层机理原创性工作;另一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参与自动化研究所重点项目,开展模型训练算法、视觉特征学习的研究。

  “搞科研就要坐得住‘冷板凳’。做学术会挣得比企业多吗?肯定不会,但工作自由度会更高,做什么事自己安排,即使加班也是自己主动加。在工作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热爱的事情,就会很有获得感幸福感。”

  国外留学的师弟师妹遇到回国就业困惑,找到王闯咨询时,他总说:“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忘记留学身份,我们就是在不同国家地区读了学位而已,和国内毕业生一样正常找工作,然后想清楚心中所期。祖国广阔天地,行有所动,定有所成。”


责任编辑:刘晓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