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正文
“海归硕士”回乡种菜 实现现代农业梦
发布时间: 来源: 南方+

  原标题:“海归硕士”回乡种菜,是躺平还是?

  虽然生长于斯,决定回乡创业前,家乡韶关新丰——在“海归青年”潘伟的记忆中并不深刻。在对华南众多地区深入调研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家乡就是一块宝地,气候适宜、海拔较高、环境优良、高速通达,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现代农业梦!

  一个“海归硕士”居然返乡种菜?潘伟的决定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对,爷爷甚至此后三年都不愿跟孙子交流。

  家人的反对没有挡住潘伟回乡的脚步。创业是他大学时就选定的职业方向,留学经历和市场调研,让他对现代农业信心满怀。而且,留学回来第一年在广州赚到的上百万元,解决了创业启动资金的难题,也给了潘伟底气。

  2017年,潘伟毅然回到了家乡。

  七年的时光,很多的人和事都发生了改变,但潘伟的梦想却始终如一,家人也从最初的坚决抵制变为慢慢理解和默默支持。

  七年的浸润其中,潘伟对家乡韶关新丰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热爱,“接触的人和事多了,我越来越看好家乡的发展。新丰的自然条件优越,十分适合发展生态农业,希望能有更多的企业家来这里投资兴业。”

  走出山区的学子,带着“生态种植”的理念回来了

  新丰县城四周,群山环绕。  

  “九山半水半分田”,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境内九连山脉、青云山脉纵横交错,东江主干流发源于此,年平均无霜期320天。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让一代代客家人在此安居乐业。“走出山区去拼一番事业”是几代新丰人对孩子们的期许和厚望。

  县城长大的潘伟,在初中就踏上了“走出山区”的求学路,“弯弯绕绕的山路要四五个小时才能到韶关市区的学校。”从新丰到韶关,再到广州读大学,前往美国攻读硕士,潘伟带着家人的期许一路前行。

  让家人跌碎眼镜的是,学有所成、见过世面的潘伟毕业回国后,不在大城市闯荡,兜兜转转居然要返回家乡种菜,在他们眼中这实在不可思议!

  事业小有所成的父亲一方面觉得种田很苦、赚不到钱,另一方面认为留学归来的潘伟应从事商业、互联网、金融等行业。

  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爷爷奶奶更是强烈反对,“出去跟朋友聊天,别人的孙子都是律师、老师、公务员。我的孙子在家里种田,你让我怎么说得出口?”

  但于潘伟而言,这并非突发奇想,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在广东工业大学就读本科期间,潘伟就曾参加创业大赛,从此便在心中埋下了创业的种子;生态种植,则源于他留学期间的观察和思考。

  在美国匹兹堡的寄宿家庭中,潘伟第一次接触到了CSA社区支持农业。每到周末,寄宿家庭的老奶奶都会带上儿孙开车去80公里外的农村帮忙浇水、除草,玩三四个小时的同时把下周全家人要吃的蔬菜瓜果带回来。

  “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农户、土地的关系很和谐。国内很多时候我们吃的菜不知道是谁种的,在哪里种出来的。”这段经历,让潘伟坚定了回国从事农业的方向。

  回国后,他走访各地农业种植项目,持续开展市场和消费者行为分析,并预判有机蔬菜的需求会在未来十年左右爆发。

  2017年,潘伟下定决心,躬身入局。

  选择新丰,对他而言当初只是一种商业考量。多地比较,综合考虑环境、交通等因素,家乡新丰进入了潘伟的视野,“这里温差大、水土条件优越,平均海拔位居全省前列。”这是以前的他未曾了解过的家乡。

  为了寻找合适的农场所在地,几个搭档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走遍新丰的山山水水,最终在横坑村“安家落户”。在这里,他们租下100多亩地,创建了“蔬东坡”农场。

  “不靠谱”的学生娃,种出父亲口中“小时候的味道”

  在离县城不过数公里的一处小山坡旁,小溪从农场旁流过,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如今,这片不算大的土地,一年四季盛产着逾百种时鲜瓜果、青菜和鸡鸭,稳定地向珠三角地区近300多个家庭、餐厅和饭堂供应当季新鲜健康食材。

  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返乡种地的日子里,还是让这位新农人吃了不少苦头。

  生态种植并不容易,面对夏天高温、冬天霜冻等问题,潘伟和伙伴们慢慢摸索,建起了大棚。遇到虫害,潘伟翻了很多国外的论文,才辨别出虫害的种类,从而找到解决办法。

  有一次,一阵急风骤雨把农场吹垮了,十几个大棚只剩下一个摇摇欲坠。满心无奈的潘伟看着一片狼藉的农场,天空中挂起的两道彩虹才短暂安抚了他的心绪。

  台风“苏拉”袭来的那晚,潘伟彻夜难眠。大半夜在县城的家里踱步,不时把手和身子探出窗外,只为感受一下风力。如果台风正面来袭,他将要做出选择:是划破大棚膜损失几十万元保住骨架,又或是硬扛,但极大可能面临几百万元的损失。万幸的是,台风拐了个弯,他的农场才没有遭受更大的损失。

  “农业人打不死,但还是希望少点挨打。”经历过农业看天吃饭的苦楚,潘伟于春节拜祠堂的祈祷词都变了,从祈祷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到如今的“期待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

  在潘伟的打理下,“蔬东坡农场”坚持无农药化肥的传统农法和现代有机种植标准,有意识地进行轮作和间作。

  渐渐地,大家发现,曾经离开过几年的白鹭又回来了,蛾蝶蝇蜂在此安家,各种野菜杂草也能共存。“对于扎根在这片土地的动植物来说,我们的的确确保护了一方水土。”

  父亲的质疑与不解在品尝了潘伟种出来的第一批黄瓜后开始慢慢改观,“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

  附近村民也从质疑变为理解,利用闲余时间主动加入农场帮忙。

  6年过去,潘伟的农场从130亩扩大到了300亩,并规划明年扩展全机械化水稻种植500-800亩,预计2024年产值可达800万元。

  从最初的露天种植,过渡到简易棚,到圆拱棚、锯齿棚+水肥一体化,再到如今的双锯齿大棚、物联网智能环控、荷兰进口浇灌系统,几乎每年都在更新换代。

  潘伟和他的“蔬东坡农场”,正在茁壮成长。

  原住民的新乡情,重新发现和爱上自己的家乡

  “很多人觉得我是本地人,是带着情怀返乡创业,实际上并不是,只是因为要做农业,我才选择回到新丰。”在一些人眼里,县城是躺平、养老、安逸的代名词,但对创业者潘伟而言,他闲不下来。

  刚创业时,潘伟每天早上7点送菜到县里的医院。搬着一大筐菜从医院的走廊穿过,看着医院的人来人往。“当时就在想自己会不会就这样成为小城市里面的一部分,跟着大家过着平凡的生活,体验生老病死。”

  有段时间,“蔬东坡”项目陷入“叫好不叫座”的状况:在家乡小有名气,但不赚钱。相比朋友在大城市一年几十万元的收入,潘伟心里有落差。

  “不出去多看看就会泯然众人了。”那段时间,他更加频繁地外出看项目,去看各种类型的生态农场是怎么去管理的,参加国内生态农业的会议、展会、论坛。

  作为创业者他会焦虑,担心项目在竞争中落后。“一个星期不出新丰,都会觉得落后了一些。”潘伟说,农业是重资产行业,如果走错一个弯路,可能造成几百万元的损失和几年的时间成本。

  除了“蔬东坡”农场,潘伟还兼任着广州一家千亩农场的顾问工作。对他而言,新丰、广州两地跑是这些年生活常态。“150公里的距离,我开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广州市中心。”潘伟说,从心理上便觉得县城离一线城市也不远。

  在新丰生活工作久了,潘伟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与日俱增。

  与大城市不同,在新丰潘伟有更多的时间、机会可以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每年政府都会专门举办座谈会,让我们给县里的发展提建议。参与社会事务越多,对家乡的发展更在意。”社区的志愿活动,慰问老人家、创文创卫、洪水救灾,他都会参与其中,出钱出力、捐赠物资。

  从政府部门到乡人的善意,以及深度参与县城的事务,让潘伟对家乡的情怀和羁绊更深了。“在广州的农场,优先考虑的是盈利、是企业的生存。但在新丰,如果盈利少一点,但是可以带动村集体、村民增收,我会更愿意去做。”

  有时候,他也会发现自己与县城的节奏格格不入。无论是走路的步伐、干活的动作都似乎比县城里的人快一拍。这是长期在大城市生活留下的烙印。

  潘伟在新丰的朋友们,每天早上8点起床,走路15分钟就到了单位;中午回父母家吃饭、午休;晚上下班后去体育馆打篮球、羽毛球;晚上十点再跟朋友吃个宵夜喝点啤酒。“相比大城市被工作、通勤占据的时间,新丰这样的生活节奏更宜居。”

  尽管还兼顾广州的千亩大农场,但潘伟更在意自己打造的“蔬东坡”农场。这里是“试验田”,他细心地照看,不断地尝试新产品、新技术,“虽然是在一个小县城里面,在这里我依然觉得离世界很近。我们种出来的百香果,最远卖到迪拜了。”(摄像/陈锴进)


责任编辑:刘晓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