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正文
中国金属物理学开创者葛庭燧:无私无我 赤诚报国
发布时间: 来源: 《留学生》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这些成就中,有欧美同学会会员和归国留学人员作出的一份贡献。这一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在中国科技领域开辟了一系列新学科,创造了许多国内第一,填补了大量空白,数量之多,贡献之大,不胜枚举。

  他是少有的几位参与研发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中国人;他发明用于测量金属内耗的扭摆仪被国际上命名为“葛氏扭摆”;他利用该仪器发现的晶粒间界内耗峰被科学界定义为“葛峰”……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庭燧,中国金属物理学开创者。

  “我与共和国同龄”

  1913年5月3日,葛庭燧出生在山东蓬莱大葛家村。葛庭燧的父亲葛启彬年幼时,曾在北京一家面粉厂里当学徒。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他徒步逃回家乡。从小就听父亲讲外国列强以洋枪洋炮侵略中国的故事,在葛庭燧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种子。

  葛庭燧年少聪慧,勤学苦读,并帮助家人干农活,在家乡读完初中后,于1927年到北平求学,先后就读于京师大学堂预科、北京师范大学预科。1930年,葛庭燧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其间,他依靠勤工俭学、翻译书籍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

  受到同班同学胡乔木等人先进思想的影响,葛庭燧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35年他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担任一个中队的中队长。

  1938年,葛庭燧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并担任助教。当时,中国第一位女物理学博士何怡贞从美国回国,在燕京大学物理系任教,他们由此结识。何怡贞才华横溢,温婉雅致,极富人性光彩,她的父亲何澄是早年追随孙中山的老同盟会成员,她的妹妹是何泽慧院士,妹夫是钱三强院士。

  1941年7月,葛庭燧和何怡贞在上海结婚。8月,他们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同赴美国。

  在异国他乡,葛庭燧开始了向科学进军的艰难历程。他仅用两年时间完成博士论文工作,1943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应麻省理工学院(MIT)理学院邀请,他参与了美国国防委员会绝密项目“铀及其化合物的光谱化学分析和远程雷达两用天线开关的气体放电”研究,又在该学院的辐射实验室,进行远程雷达发射和接收两用天线自动开关的研究。由于出色的工作业绩,葛庭燧获得了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颁发的两张奖状、一枚奖章,并获得一项专利。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葛庭燧应金属物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克拉伦斯·甄纳(Clarence Zener)的邀请参加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筹建工作。在设备简陋、条件困难的情况下,他很快在仪器研制和科学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葛庭燧以扭摆内耗仪、晶界内耗峰的成果让研究所名气大增,国际上以他姓氏命名为“葛氏扭摆”和“葛氏峰”,他还提出了晶粒间界无序原子群模型“葛氏晶界模型”,以解释晶界内耗峰的机制。

葛庭燧在美国研制成功的“葛氏扭摆”原始装置

  短短几年时间里,葛庭燧独立取得了一系列奠基性和开拓性的科研成就,跻身于世界科学名人之列,成为国际固体内耗领域的创始人之一。然而,正当他在科学事业上如日中天之时,葛庭燧把目光转向了万里之外的祖国。

  在留美同学丁儆、陈立的积极推动下,葛庭燧于1949年2月牵头组织“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美中科协),加强了同世界各地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推动了留美学人参加新中国建设的高潮。

  美国朋友劝告葛庭燧,“你回去将会断送你的科研事业”“在现代科技书籍里,能找到几个中国人的名字?”,葛庭燧不予理会并致信钱学森:“每思我等久滞国外,对于国内伟大的生存斗争犹如隔岸观火,辄觉凄惨而自惭”,建议钱学森要“早日返国,领导国内建立航空工业”,同时大造归国舆论,鼓励留学生为新中国作贡献。1993年,钱学森在给葛庭燧80寿诞的贺信中写道,“我永远也不能忘记是你引导我回到祖国的怀抱”。葛庭燧作为新中国成立早期归国的科学家,始终遵循无我无私、热血报国的价值追求,令后辈学者十分感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在这一天,葛庭燧在芝加哥以留美科协的名义,主持召开了一个纪念会,并冒着生命危险举起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他还邀集了34位在芝加哥的清华同学,打电报给国内的叶企孙教授,转致对新中国的祝贺。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同年11月,葛庭燧和夫人何怡贞毅然带领在美国出生的7岁的女儿葛运培和2岁的儿子葛运建冲破重重阻挠,从旧金山乘船转道香港回到了祖国。

  这一年,葛庭燧36岁。后来,有人问起他的年龄,葛庭燧总是说,“新中国的成立使我获得了新生,我与共和国同龄。”

  “在中国国土上培养世界一流人才”

  回国后,葛庭燧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随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他在清华园建立金属物理研究室,揭开了我国金属内耗研究的第一页。

  1952年,葛庭燧和何怡贞响应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号召,举家前往沈阳参加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筹建工作,还针对鞍钢、抚钢实际生产中面临的难题进行研究,做到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深度融合,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1975年,葛庭燧(右二)与鞍钢工人同志一起攻关解难

  中国科学院第一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于1955年在北京召开。葛庭燧作为第三代中国留学生中的一员,成为第一届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葛庭燧以《金属中的内耗与力学性质的研究》一系列论文,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当时颁发的三个一等奖和五个二等奖中,这是唯一在国内进行实验研究的成果。

  1979年,葛庭燧实现了毕生的追求,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入党志愿书上,他庄严地表达了决心:余生交给党安排,在科技现代化的征途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1980年,葛庭燧从沈阳举家南迁合肥,参加合肥科研基地的建设,任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副院长,负责筹建固体物理研究所。葛庭燧决心在中国的实验室里培养出自己的人才,创造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

  1982年,固体物理所招收15名研究生,他在录取通知书上提出以下问题,要考生一一回答:你在固体物理所如何为四化建设和振兴中华服务?在实验室的创建中,你能否适应滚打摸爬的艰苦环境?你对研究工作要强调团结合作、集体讨论和个人钻研相结合,持何看法?显然,他是在要求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是有了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攻关不畏难的拼搏精神,团结奋斗的优良作风,固体物理所由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集体,始终保持着坚强的战斗力,坚持不懈地钻研科学难关,最终走向了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

葛庭燧在指导学生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葛庭燧坚信,古诗中的这个哲理,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他从来不追求个人享受,连办公用纸都非常节约,一张纸用了又用,直到不能用为止,千方百计节约开支,一分一厘积攒外汇,想方设法支援祖国建设。

  然而,在合肥科学岛听了京剧演出后,他为了支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慷慨捐赠一台进口收录机。他还通过希望工程救助贫困学生。他热衷科普工作,撰写科普读本印发给大家。20世纪末期,长江发生洪涝灾害,安徽遭受特大洪灾,他先后4次捐款,把中国科学院颁发的2万元奖金也捐赠给了合肥分院实验室和子弟学校。他说,作为共产党员应该尽力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弹指一挥间,22年后的今天,葛庭燧亲手创建和领导的“内耗与固体缺陷开放实验室”,早已成为国际上知名的研究中心之一。


责任编辑:刘晓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