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后前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深造,随后前往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燕园初绽到海外深造,再到心系祖国、回归燕园的坚定信念,以预防医学为舟,以科学精神为帆,她破浪前行,守护健康。
2008年秋天的一个周五下午,在北京大学理科教学楼最大的107教室里,举行了一场名为《中国的卫生事业》的讲座,主讲者是李立明教授。18岁的庞元捷坐在台下,和同学们一起频频激动地鼓掌。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她即将在北大本部接受一年的医学预科教育,而每周五下午的系列讲座,正是医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整十年之后,李立明教授成为了庞元捷的博士后合作导师。举着火把引领无数人投身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泰山北斗”, 年少时点燃一腔心火的引路者,逐渐成了与自己并肩前行的同路人。在预防医学这片研究与实践的沃土上,庞元捷扎实、稳健地一步步向前,从环境流行病学的关切,到慢性病流行病学与系统流行病学的攻坚,再到教书育人的细腻、严谨、求新,她的每一步,都走向一个国民更健康、国家更强盛的未来。
一、点燃预防医学的信念
最初选择预防医学作为报考专业时,庞元捷尚有些懵懂,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亦未明确。她只是知道,自己将来可能会在疾控系统工作,社会对这一专业的认知往往仅限于“防疫站”这样浅显的标签;而李立明教授的这场讲座,真正拓宽了她的视野,让她第一次知道了预防医学究竟能干什么,了解了我国卫生事业的历史与未来。
那天下午,预防医学本科班的六十多名同学,早早地坐在了前排,教室内座无虚席,连续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掌声不断。庞元捷至今仍能清晰地回忆起,讲座间隙,李立明老师诙谐地评论道:“鼓掌最热烈的一看就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同学。”
李立明教授颇具感召力的演讲,确实让庞元捷在内心深处悄然种下了信念的种子。对预防医学的理解,从略显含混的“职业”认知,逐渐转变为志向坚定的“事业”理想。她心中涌动着的感受是:“总算有人看到了我们。”
大一期间,庞元捷最常去的地方是图书馆,她被那里浓厚的学习氛围深深吸引。随着一年的预科课程结束,庞元捷回到了医学部。彼时的医学部图书馆尚未翻新,有些老旧,于是逸夫楼便成了医学部同学钟爱的自习去处。在紧凑的课业节奏之中,庞元捷养成了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早上八点上课,晚上一直自习到十点教学楼关门,回宿舍后继续学习一小时。高度自律的作息伴随着庞元捷跨越时空,延续到了现在:每天六点起床,七点前到达办公室,九点前她已经能给学生改完一篇文章。
从勤勉的学生到成熟的科研工作者,专注、高效、自律、坚韧,是庞元捷不变的内核与底色。在北大医学部的五年中,她经历了一年通识教育、三年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学习和医院实习,以及一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课程的锤炼,扎实紧凑的培养模式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她后续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本科的最后一年,庞元捷已决定继续深造,目标方向是流行病学。虽然那时的她还从未接触过实验,但抱着学习的心态,庞元捷主动找到了专攻职业卫生的贾光教授,在她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尽管当时她只是个本科生,贾光老师仍亲力亲为地进行指导,鼓励她“勇于思考,敢于实践”,建议她阅读最前沿的英文文献,学习如何写作综述文章。后来,这篇综述发表在了《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上,这份小小的学术产出对当时的庞元捷而言,无疑是莫大的鼓舞。
庞元捷(二排右二)与公共卫生学院贾光教授课题组师生合影
良师的指点与努力后的正反馈,让她做好了面对更大挑战、去到更广阔世界的准备。
二、走入多样的“人群”
关于深造的去处,庞元捷很早就有了一个坚定的目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这一目标的确立得益于本科期间的一次集体参访,学院组织同学们前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交流。作为公共卫生专业在美国连续30年排名第一的学府,正是在这短短的一周中,庞元捷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坚定了本科毕业后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深造的决心。
2011年暑期,庞元捷(二排左三)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人群研究+实验研究。作为一名主攻“人群”的研究者,拥有多样文化背景的美国对庞元捷来说,仿佛是一片全新的沃土。在这里,她有机会参与到不同人群的健康研究中。庞元捷深刻意识到,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往往因种族、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每一个研究项目都能根据种族和文化进行细致的划分。
庞元捷的硕士导师AnaNavas-Acien是一位西班牙籍的内科医生兼流行病学家。Ana最触动庞元捷的是她对少数族裔健康问题研究的执着,以及她对环境健康研究的使命感。授课时,Ana常分享她作为美国拉丁美裔的“族裔认同感”,这使得她在调查研究中全身心地投入少数族裔的健康问题,尤其是美国印第安人的环境暴露的研究,参与美国印第安社区中的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等多项研究时,Ana往往思考得更深。
在她的指导下,庞元捷的硕士论文研究揭示了美国印第安裔人群中过高的砷与铀元素暴露来自饮水,而镉暴露的原因未明。为了理解美国印第安裔人群过高的镉暴露原因,Ana曾多次驱车深入美国印第安裔聚集的北达科他州,途经地区人口密度低、沿途公路人迹罕至,荒凉的无人区之间零散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超市。走进这些超市,Ana发现,货架上超过一半的食品都是罐头,这与当地居民获取健康食物的途径受限密切相关。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闭塞和经济条件落后,当地居民往往只能以价格低廉、保质期长的罐头食品(即“加工肉制品”)为肉食来源,而这些罐头食品常常使用镉元素富集的动物肝脏、肾脏,从而导致该地人群的高镉暴露。
这些没有写在课本里、文献里,而需要深入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方能得知的内容,深深触动了庞元捷。在Ana的指导下,庞元捷参加了2015年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的国际环境流行病学学会年会,以口头汇报的形式向国际环境健康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们分享了有关印第安裔人群高镉暴露原因的研究成果。
2015年5月,庞元捷(左一)在硕士毕业典礼上与导师AnaNavas-Acien教授合影
在美国,当她接触到越来越多样的人群研究之后,却愈发感到了认同感的缺乏。作为一个中国人,庞元捷心中一直渴望研究中国人群的健康问题。过去,她希望通过切身的感知、在地的调研,理性地认识流行病学中的人群丰富性和异质性。随着学科知识的积累与认识的深入、长期身居海外的体验与个人心智的成长,庞元捷逐渐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建立起一份坚定的族裔认同感,那不仅会让她更有动力和希望,也能让她在流行病学这一学术领域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个偶然的机会,庞元捷了解到了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ChinaKadoorieBiobank,简称CKB),这是一个涉及51万余人的大型人群队列研究。该项目于2002年经原卫生部批准立项,先后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开展的一项大型慢性病前瞻性国际合作研究。
怀着对中国人群研究的兴趣与责任感,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后,庞元捷跨越大西洋,前往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三、深入中国的“体内”
不同于以上课和做课题为主的美国硕士培养体系,庞元捷在牛津大学体验到更为自由的“私塾”式的博士生活。上课不再是必需,而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的选择。牛津的博士研究生可以旁听任何课程,参加各种专业工作坊,还能针对英语写作、实验技术、学术海报制作、统计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这种灵活的学习环境,给予了庞元捷极大的自由度和探索空间。在牛津,庞元捷拥有三位导师,既有资历深厚的大教授,也有相对年轻的学者,她能够灵活预约导师的时间,推进自己的科研。
2015年10月,庞元捷与牛津大学人群健康学院新生在Richard
Doll Building合影
庞元捷的博士导师,同时也是CKB项目的英方负责人的陈铮鸣教授,带领她认识了基于CKB这样的生物银行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的无限可能。在他的指导下,庞元捷与团队基于CKB队列进行代谢组研究,并于2017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以口头汇报的形式向国际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们分享了研究成果。
2017年8月,庞元捷在欧洲心脏病学大会上做口头汇报
正如她本科期间的学术启蒙者贾光老师那样,陈铮鸣老师也总是鼓励她“大胆去想、放手去做”,与此同时,陈老师也常常强调两点原则:学术写作中“less is more”(凝练)和“attention to details”(重视细节)。他不仅会亲自操刀修改学生的文章,还给予细致的批改建议。
良师助益之下,庞元捷培养了良好的科研习惯。在博士三年的时间内,她共发表了10余篇SCI论文,更重要的是,陈铮鸣老师为学施教的方式,对庞元捷的学术生涯和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庞元捷感慨道,“陈铮鸣老师是我跨越重洋、远赴他乡求学的指引灯塔,从美国到英国,再从英国毅然回国,持续深造与科研探索的不竭动力与核心缘由皆源于他的悉心教诲与深远影响。”
从2004年至今,CKB项目已建立世界领先的、高质量的、内容极为丰富的51万余人成人健康基础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成为全球最大的涉及生物样本长期保存的前瞻性大型人群队列研究之一,不仅解决了黄种人缺乏科学证据的窘境,也为全球范围内主要慢性病的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提供了科学价值巨大的基础人群。
2024年9月,CKB项目二十周年庆典上,北京大学与牛津大学团队合影
在北大医学部,庞元捷完成了从高中生到大学生再到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在寻找科研认同感时又幸运地接触到母校与牛津的合作项目。可以说,从庞元捷决定远赴牛津投入到CKB项目时开始,她就已经同时在为回到中国、回到北大而趱程铆劲。
庞元捷毫不犹豫地说道,“每一位曾在北京大学深造过的学子,无不心怀归意,皆因这里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学术魅力,令人魂牵梦绕,渴望再次沉浸于这片知识的沃土之中。我也期望能够回归祖国,为CKB项目继续添砖加瓦,致力于为我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领域积累更为丰富且高质量的研究证据,同时,我也渴望借此机会弥补自己在流行病学现场工作中的不足。”
虽然在本硕博阶段都专注于流行病学与人群研究,但庞元捷意识到自己从未真正做过现场调查。她认为,仅依靠已有的数据开展研究,这样的科研训练是不够完善的。所以,她希望能回到国内,深入CKB项目覆盖的十个地区进行调研,对当地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督导,以帮助项目调查更好地开展和落地。
2021年5月,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庞元捷参与CKB项目第三次重复调查的现场工作
目前,庞元捷专注于心血管代谢疾病的系统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关注脂肪肝。她基于组学数据与因果推断方法,解析肥胖是如何通过不同“机制”驱动脂肪肝的发生及其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转归。一直以来,庞元捷的研究主要基于大规模一般人群队列开展病因学研究,即CKB项目所涵盖的人群;未来,她希望能够在研究中整合一些特殊人群队列,如双生子队列与体检队列,也加入一些专病队列,如肥胖专病队列,以深入挖掘分子机制。
在庞元捷看来,一个优秀的科研课题,首先应该有清晰凝练的科学问题,其次这些问题要能切实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二者缺一不可。庞元捷所在的课题组如今便基于CKB队列,以解决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防诊治难题为重点,围绕形成慢病防治“中国方案”,回应和落实了这几年国家关注的“四大慢病”防治需求。
四、传承教育的理想
作为一名教师回到北大公共卫生学院,庞元捷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教师队伍更加年轻化,师生关系愈加亲近,学院内营造出开放、融洽的学术氛围。同时,学生们的机会也增多了,例如“大创”(北京大学医学部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挑战杯”、“春晖计划”(“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春晖研学计划”)、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生暑期科研项目……这些活动帮助学生们提前接触并参与科研,拉近大家与导师的距离。
2020年2月,庞元捷作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支援国家疾控志愿者队带队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与汇报
在学院内,庞元捷主讲了两门课程,研究生的必修课《医学统计学基础》和选修课《医学统计学专题-医学统计分析及应用-Stata软件应用基础》(简称“Stata软件应用基础”),这两门课看似都在讲软件分析,但其实更多涉及医学统计学原理在医学科研领域的应用。在教学中,庞元捷非常看重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大家提出问题与质疑,二是避免照本宣科,给学生留下自学的空间,最后便是实际的应用能力,她常将自己在中国、美国及英国从事科研工作的真实案例融入教学之中,通过生动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们了解课程内容在科研中的切实应用。
2019年,刚回国的庞元捷便在博士后工作期间,得到了学院的鼓励与支持,开始指导本科生科研,与学生们展开交流。王鑫宇作为庞元捷回国后指导的第一批学生,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老师坦言“自己第一次带学生,很紧张”。她心中对自己能否胜任这个重要角色充满疑虑,因为当年的本科生导师不仅在学术上对她给予了指导,更在“人生规划与抉择”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庞元捷把自己在成长历程中汲取的养分反哺给他们。她不仅关心学生们的科研,也会关心他们的生活,她希望自己能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到学业上,无论是选课题,还是实施科研或写论文,她都会给学生们制定详细的大纲,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提出每一步的建议,从而助力学生高效推进工作进程。以“大纲式”的指导方法,将问题与方案都落实到纸面,是庞元捷在读博阶段与导师的交流方式,她从中获益,因此也希望将之传承下去。
距离第一次见面五年过去了,王鑫宇想对庞元捷说,“她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她身体力行地、完美地诠释了这样一个角色,是学术启蒙导师,更是人生榜样。”在王鑫宇的印象里,庞元捷从不“push”学生,却是一个对自己很严格的老师,学业上消息的反馈时间从未超过24小时。
庞元捷手把手带着王鑫宇做的第一个小课题,是大一时一篇预防医学相关话题的文献综述。基于兴趣确定选题之后,王鑫宇自认为已详尽完成文献分析,庞老师返回的文档却给她“泼了盆冷水”——“大到组织架构,小到标点符号,密密麻麻的批注和修订符号让我看到了老师对待科研工作严谨细致的态度。”这堂庞老师的“学术第一课”,让王鑫宇认识到学术成果背后充满了大量枯燥、琐碎的工作,唯有沉下心来,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有可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果实。这一感悟,正如庞元捷在牛津时从自己的博导那里领悟到的“attention to details”,于字里行间的细致批改、详尽建议中传递下去。
作为年轻教师,庞元捷从不拘泥于常规,经常提出新颖的点子,带着学生发掘各种前沿先进的工具。在庞元捷的指导下,王鑫宇开始越来越享受科研工作的过程,大三开始的两年内,她就发表了5篇SCI论文,获得了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并3次获得北京大学国家奖学金。如今,王鑫宇正在哈佛大学攻读流行病学硕士,她希望能在流行病学学术领域继续深耕。“在许多灰暗的不确定中,唯有学术目标像一支明亮的火烛在心中摇曳,引领我前进的方向。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成为庞老师那样坚定而又温暖的人,成为教书育人Pay it forward接力中的一环。”
2024年7月,庞元捷与指导的第一位本科生王鑫宇在本科毕业答辩会合影
展望未来,庞元捷希望能在科学研究之余,深入开展医学教育研究,她主持的两项教育教学课题围绕“新医科”目标进行《医学统计学基础》课程改革初探,学习并借鉴国外临床医学课程围绕“器官系统整合”改革的经验,将在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整合式教学理念方面进行积极尝试,以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国际化和国内最新理念,激发临床医学生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为他们未来的医学科研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年7月,庞元捷参加公共卫生学院教学比赛
传承预防医学的火把,从赶路者转变为引路人,跨越太平洋与大西洋,新燕出巢,再度归来。这段路,庞元捷已走过十余年,并将一直一直走下去。(图片/李香花、受访者提供)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