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留学生到火腿新生代 “95后”新农人逐梦新赛道
冬日的阳光倾泻在晾晒场上,一条条火腿沐浴其中,静静酝酿着时间的味道。在与晾晒场同一幢楼里,十万级无尘净化车间、现代化控温控湿车间齐备。而在后者内部,一批火腿依赖着时令和自然环境进行着发酵与熟成。
“火腿腌制的最佳温度在5℃至10℃之间,湿度在70%至80%之间,现在的自然条件恰到好处,所以没有启用调控设施。”金华大拇指火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龚俊孝熟稔地介绍起火腿生产,脸上洋溢着自信。
从远方转向故乡
“95后”龚俊孝是婺城区蒋堂镇前源村人。9年前,他走出家乡、寻找远方,前往澳大利亚留学、工作;4年前,他返回家乡,重新认识金华火腿的“前世今生”;2年前,他从父亲的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了企业的第三代传承人。他用在他乡收获的能力,传承金华火腿文化,助力金华火腿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金华大拇指火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婺城区雅畈镇竹园工业区。这里山岳相连、田园相接,武义江蜿蜒穿过,风光秀丽。“优越的山水环境,为制作金华火腿提供了地理优势。”他说,再加上交通便捷带来区位优势,这些都是他回来发展的原因。
不过,最终让龚俊孝下定决心的,还是对产业文化的一份认同,以及对产业传承的一份责任。
2022年,一个为期1个月的传统工艺传承创新专题培训班,系统讲述了金华火腿的历史文化,让他深受触动。金华火腿被誉为“世界三大名腿”之一,其声名历时1400余年不衰。唐代开元年间,陈藏器就在《本草拾遗》中写道:“火腿,产金华者佳。”可见,金华火腿的名气之盛。“从名称的由来,到与历代名人的渊源,再到成为人情往来的‘硬通货’,金华火腿的故事耐人寻味。”这次培训,为他打开了重新认识金华火腿的一扇窗。
那么,该如何传承与发展这个古老的产业呢?
早在1974年,他的爷爷龚益芝就开始制作金华火腿,一直做了近30年。1998年,他的爸爸龚斌福负责企业的产品销售,凭借几年努力,把金华火腿推销进了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商超,属于把金华火腿推入商超的第一批人。
“爷爷依赖自然条件做火腿,积累了制作经验;爸爸在线下销售领域敢闯敢干,为产品走出去打开销路。”龚俊孝说,如今,他返乡创业,是时候趁着金华火腿产业振兴的东风,把产业传承好、发展好。
从传统迈向创新
传统金华火腿用的是“正冬腿”,经过8大工序48道工艺步骤,历经四季,方能完成。穿越千年时光的金华火腿,还能保持原来的味道,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传承传统技艺。
为掌握火腿腌制技艺,龚俊孝拜师学艺,沉下心来琢磨,硬是在几个月内掌握了基本工艺,从一个腌制“小白”成长为金华火腿高级技工。
“传统技艺是企业赖以生存之本,创新是企业发展动力之源。”龚俊孝说,这两年企业坚持两条腿走路,既有传统发酵生产线,又有现代化生产线,让发展更有后劲。
走进参观连廊,隔着玻璃,笔者看到,十万级无尘净化车间里,地面干净、空间宽敞,分割、包装等设施摆放整齐。“这个生产车间用于即食火腿的分割处理,对空气洁净度、温湿度、洁净措施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保证了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龚俊孝介绍。
随着低脂轻盐饮食习惯的发展,以即食发酵肉制品工艺制作的即食火腿走红市场。“传统火腿的盐度一般在10%及以上,即食火腿通过控温控湿措施能将盐度降到3%至4%,而且风味不减。”摸清市场需求后,龚俊孝对企业的生产区域进行深度改造,建成十万级无尘净化车间,以生产即食火腿切片、切块为主,一批可生产5000条即食型火腿。
“即食火腿发酵时间长达2至3年,用时这么久就是为了把风味发酵到最佳。就像奶酪、葡萄酒一样,越酿越醇。”龚俊孝说。
除了即食火腿,企业还开发了涮火锅的火腿。这种火腿肉经过切割以后薄到透光,只要烫一下即可入口,在保留火腿风味的同时,还使火腿的口感变得脆嫩。
受近年来年轻消费者饮食习惯变化及消费升级、产品结构升级等诸多因素影响,历经千年的金华火腿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今年,金华市推出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产业振兴系列政策,金华火腿产业迎来重要契机。
“大环境的变化,让我对产业发展充满信心。”龚俊孝说,一方面,企业抢抓政策机遇,不断延长产业链;另一方面,在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产业振兴工作专班的牵线下,企业积极拓展金华两头乌肉制品深加工。不久前,公司接到了一批金华两头乌酱猪肉、风干肉的订单,目前正在抓紧打磨风味。
“今年9月,一场西班牙火腿考察活动,让我看到了行业的最终形态。”采访的最后,龚俊孝憧憬着未来, 在西班牙,火腿就像橄榄油一样,融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中国,金华火腿的蒸、煮、炖、炒还没有完全开发,空间很大,大有可为。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